第十章 決定留下
作者:有限無敵      更新:2020-05-22 16:17      字數:2174
  趙和既然已經下定決心離開,就不會為了一點點感激之情留下,趙和拍了拍趙小虎的肩膀笑道:“小虎,哥哥要去趟縣城,應該怎麽走?”

  趙和的打算是先到常熟縣,然後再去南都,畢竟南都現在是南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那裏機會很多,很容易弄到第一桶金。

  趙小虎還沉浸在得了銀子的喜悅中,並沒有發現趙和要走,他指著不遠處的官道說道:“二哥,那就是通往縣城的官道,往西走二十裏就是縣城,往東走五裏就是梅李鎮!”

  梅李鎮趙和昨天已經去過,他聽趙小虎說完後,點點頭離開空地,來到官道旁。

  明代的官道就是一條還算平整的土路,因為車輛走的多了,地上都是深深的車轍。趙和站在官道上看著往來的行人,正要離開的時候心中那種波動又來了。

  這次趙和可是感覺的清清楚楚,這種感覺與趙和當年離開北方小城去南都念書的情況一樣,就是那種不舍與悲傷。

  趙和心中歎了口氣,看來死鬼趙滿倉還心有不甘,對那個破家還心有執念。想到這趙和突然對死鬼趙滿倉可憐起來,這家夥二十歲的年紀,正是人生最好的歲月,偏偏被自己奪舍,真是要多倒黴就多倒黴。

  “好吧,既然如此老子就讓你滿意,臨走前去看一下你的老娘!”

  趙和打定主意重新回來找到趙小虎:“小虎,你知道我家塋地在哪嗎?”

  吳官村一共才七十多戶人家,趙小虎自然知道:“二哥,不年不節你要幹什麽?”

  “沒什麽,就是想念我娘,想要去看看!”

  孝子不管什麽時代都受人尊重,趙小虎聽趙和這麽說讚道:“二哥果然仁孝!二哥家的塋地我自然知道,請二哥跟我走!”

  趙和跟著趙小虎離開吳官村,往北走了不到二裏,趙家祖墳就在一處小山下。

  這裏風景十分優美,山前不遠處就是一彎溪水,曲曲折折流入蘿卜涇。小山上種滿了榆樹,山腳下五六個高大的墳塋,正是趙家祖墳所在。

  距離塋地一百多米,趙小虎說道:“二哥,小弟不便進去,小弟在這裏等著吧!”

  趙和也知道規矩,點點頭答應,接著趙和獨自一人走入趙家塋地。

  趙家塋地居中的是一個高大的墳塋,大概是老祖宗的墳,前麵立著石碑,上麵寫著:先考弘治十二年己未科舉人趙氏孟九公之墓!

  趙和一看大吃一驚,沒想到自己家的老祖宗還挺厲害,竟然是己未科舉人,要知道金舉人銀進士,在南直隸這舉人可是值錢的很。

  趙和又看了看其他幾個墳塋,除了老祖宗的其他幾人都是讀書人,舉人有一個,其他都是秀才。來到倒數第二個墳塋,石碑上寫著:先考常熟縣戶房經承趙氏德修公之墓!

  趙和看了看知道這是趙滿倉的爺爺,戶房經承相當於縣財政局、稅務局、糧食局一把手,也算個人物。

  最後一個墳塋就是趙滿倉老娘之墓,不過趙誌高還活著,石碑上隻能寫先妣趙門孫氏之墓!

  來到這個墳塋前,趙和心中那股悲傷感更加劇烈,雖然趙和與趙孫氏並沒有什麽感情,但被這股悲傷感弄得鼻子直發酸。同時趙和想到自己穿越到這個拉屎隻能用木棍、樹葉擦屁股的朝代,又想到自己還在後世的老爹、老娘和兒子,趙和也悲上心頭,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

  趙和哭了足有十多分鍾,才慢慢止住哭聲,同時他在心中默念:趙滿倉,現在你的願望得到滿足,應該早早投胎去吧!

  趙和說完後心中那股感覺還在,趙和知道死鬼趙滿倉還不滿意,沒辦法趙和隻好接著說道:趙滿倉,老子答應你,幫助你爹渡過這次危機總行了吧!

  可是趙和說完感覺還在,沒辦法趙和隻好再次加碼:趙滿倉,老子保證你家發財富貴,這樣總行了吧!

  這次有了動靜,趙和剛說完,就感覺在心中一陣輕鬆,那個沉重的感覺沒有了,同時腦海中傳來一句輕輕的歎息,趙和知道死鬼趙滿倉徹底離開了這具肉身。

  感覺輕鬆了趙和大喜,他從地上爬起來,收拾一下拿著布包走出趙家塋地。

  趙小虎正在外麵等待,看到趙和出來,臉上還有淚痕,趕緊上前勸解。

  趙和剛才隻是騙死鬼趙滿倉,趙誌高的死活才不會放在他心上,自己趕緊離開這個破家才是正道。

  在回去的路上,趙和閑著沒事與趙小虎閑聊,不免問起了如果稅款補不齊能怎麽辦。

  趙小虎歎了口氣說道:“二哥,其實縣裏五十都二百一十四個裏,多多少少都會欠款的,隻是咱們太平裏欠的最多而已!去年慶安鎮石橋裏的糧長因為欠了稅款,全家被判流放兩千裏,聽說送到甘肅去了!”

  趙和聽趙小虎這麽說心頭一驚,倒不是他擔心趙誌高與趙滿全,他們死不死與趙和沒有關係,趙和擔心的是那個寶貝侄子趙惇。

  趙惇與趙和的兒子趙子嶠十分相像,趙和那裏能眼看趙惇小小年紀就去甘肅吃苦?這個時代可不是後世高鐵通遍全國,南直隸到大西北數千公裏,能不能活著走到都兩說。

  聽到這趙和猶豫再三,最後決定還是留下來幫助趙家渡過這個危機。趙惇現在是趙和與後世唯一的聯係,也是趙和心中唯一的感情寄托,為了趙惇趙和什麽事情都願意幹。

  主意打定,趙和心中輕快不少,其實趙和對自己去南都能不能吃得開也不托底,明代和講法治的後世可不一樣,沒有家族的幫助很難在明代立足下去,雖然趙誌高隻是一個小小的糧長。

  趙和這麽做也算錯有錯著,他有超過這時代的知識不假,可到了南都他所有的依仗如同水中浮萍一樣,隨便一個低級小吏就能讓趙和吃不了兜著走,更不要說南都城中還有大批的明代寄生蟲,那些與國同享的宗室、勳貴呢!

  趙和就算在南都混出個樣子,沒有功名護體的他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在那些宗室和勳貴眼中,與砧板上的肉沒什麽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