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排查
作者:無盡風燈      更新:2020-05-22 14:47      字數:3218
  我的實力,從人禍級巔峰極其圓潤地過渡到了妖煞級初期。

  似乎,我的實力會隨著我的心性而發生變化。

  因為度過了八苦輪回,內心飽經人世滄桑,使得我的實力到了人禍級巔峰。而現在,我又被公良聽雨的話觸動,實力再度飛躍了一個台階。

  還真是……不可思議呢。

  貌似其他人的實力增長不可能這麽快吧?

  “聽雨姐,言歸正傳吧。你打算怎麽尋找車小之呢?”我說著,也掏出手機,打開手電筒,四處照了照,“如果犯人將車小之給藏起來了的話,那對方一定會加以掩飾,防止讓外人察覺到車小之的所在位置吧?”

  我倒是可以用「讀魂」的能力給任大哥來一下子。但是「讀魂」的副作用讓我有點怵。

  實際上,現在公良聽雨找不找得到車小之都無所謂,畢竟到了事不得已的時候,我就算忍著惡心也會用讀魂的能力從任大哥等人的腦海中找到車小之的所在位置。現在讓公良聽雨等人盡快離開黃丞嶺村才是良策。

  “做掩飾是一定的,隻要他們不傻。”

  公良聽雨推了一下眼鏡,不疾不徐地說道:“當然咯,若非經驗老道,又擁有獨特眼光與智慧的罪犯。一般的犯罪者在掩蓋犯罪現場時,會著重掩飾「人眼能看到」的東西,並製造一定的「錯誤邏輯」,旨在從「視覺」和「邏輯」這兩方麵誤導他人。”

  說到這裏,她微微一頓,“當然,犯罪者也會掩飾一些特殊的氣味,比如會試著清除屍臭味、血腥味、藥物味道等等,但犯罪者在掩飾「氣味」的時候,遠不如掩飾「人眼能看到的東西」那般細致——不貼近仔細聞就聞不到——差不多都隻會做到這種程度。”

  “這是哪兒來的歪理?”我不解地問道。

  “陳天燈,我認為呢,人認知世界時最直觀的一種感知就是視覺。”說著,公良聽雨指了指自己的眼睛,“一個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會選擇「視覺」、「聽覺」、「嗅覺」三者中效果最強烈的一者進行印象刻畫。比如來到嘈雜的工地,機器吵鬧震耳的「聲音」是效果最強烈的,所以人首先會通過「聽覺」去認識工地這一「場景」。再比如來到公廁,臭味最明顯,所以效果最強烈的正是「嗅覺」,人們會首先通過「嗅覺」去認識公廁這一場景。而當一個場景無明顯氣味、無聲音、並且沒有什麽醒目的物體映入眼簾時,即便「視覺」的效果與「嗅覺」「聽覺」都一樣是平平淡淡,但人們還是會選擇以「視覺」所見的事物搭配感性認識來刻畫第一印象。”

  嗯……

  我按照公良聽雨的說法認真想了想。

  好像有點批道理。

  “所以我向來都很重視氣味。”公良聽雨用自己的手指點了下自己的鼻尖,“順便一提,我對聲音的微妙變化也能把握得很準確。”

  她並沒有被常識拘束在視覺邏輯這兩者之上。她的眼光很全麵,同時重視視覺、邏輯、氣味與聲音,甚至遠不局限於此。

  “所以,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將我們的五感放大。”公良聽雨一邊說著,一邊彎下腰,認真聞了聞木頭架子的味道,“用眼睛搜尋蛛絲馬跡,用鼻子嗅探氣味,用耳朵聆聽聲音,用皮膚感知溫度與材質……嘔!”

  她話還沒說完,就幹嘔了一聲。

  Emmm,好像是被木頭架子上的臭味給惡心到了。

  在我注視智障般的視線下,公良聽雨以詭異的姿勢坐在地上,將頭枕在菜墩子上,在以一種奇妙的角度觀察著木頭架子對麵的區域。

  “如果是將手表扔到菜墩子後麵的話……”公良聽雨自言自語道,“八成是從那附近扔的吧。至少說明,車小之在那裏就已經知道自己要被帶到表麵上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她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塵,走到木頭架子的對麵。

  先是用燈光照射牆壁和地麵,觀察了半天。

  沒觀察出什麽來,又爬下去聞了聞。

  牆根那裏放著個大蒜臼子,裏麵還沾著新鮮的蒜沫,明顯孫定山等人剛剛用過這個蒜臼子。

  奇了怪了。

  如果他們剛剛用過這個蒜臼子的話,那他們為什麽要將這個蒜臼子放在這裏,轉而用起另一個蒜臼子了呢?

  我可記得,在我們進入飯堂子的時候,孫定山是捧著個大石蒜臼子從廚房那裏走出來的。

  “蒜味很重呢。”公良聽雨微微攏起眼睛,“明顯是為了掩蓋氣味,才將蒜臼子放在這裏的。”

  換言之,為了掩蓋住這裏的某些氣味,犯人搗了一些蒜,將殘留有濃重蒜味的沉重蒜臼子放在這裏——放這裏就是為了掩蓋氣味的,自然不能再將它抱走。

  所以,孫定山隻能拿起另一個蒜臼子準備飯菜。

  因為吃飯的人很多,需要搗的蒜泥也多。他們怕搗蒜搗到一半就有人過來飯堂子這邊,就隻拿這裏的蒜臼子簡簡單單地搗了幾下,染上氣味就放好。轉而才拿起另一個蒜臼子,去廚房那邊裝作準備飯菜的模樣。

  “孫定山跟人販子一夥……”我眯縫起了眼睛,“就算不是一夥的,也一定跑不了關係。”

  “哼。”公良聽雨冷哼一聲,抬起手來,想試著將蒜臼子搬走,“嗯嗯嗯嗯嗯!嘿咻!嗯嗯嗯嗯嗯!”

  她使出了吃奶的力氣。

  然而蒜臼子紋絲不動。

  畢竟跟城裏的那些塑料蒜臼子玻璃蒜臼子不同,農村裏的蒜臼子,都是莊稼漢們親自拿沉甸甸的大石頭一點點鑿出來的。搗蒜用的搗子也是同樣的材質,全都是大沉石頭。這樣的家夥,用起來的效果自然比城裏的那些塑料蒜臼子好上太多——當然弊端也很明顯,又大又沉,而且長得不好看。

  就眼前這個蒜臼子,個頭有一個籃球大,分量少說也得三十斤!

  公良聽雨畢竟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大學生,雖然個子長得比我還高,但是身體極其瘦削,肯定是沒力氣挪動這個大塊頭的。

  我無奈地聳了聳肩,將手機放在一旁,走過去幫她把蒜臼子抬走了。

  移走蒜臼子之後,公良聽雨便再次蹲下來,認真觀察了一下原本被蒜臼子蓋住的那一小塊地麵。

  “陳天燈你快過來看,地上的灰塵有痕跡。”

  是竹掃帚掃動灰塵後,將灰塵掃出來的一條一條的亂荊狀的痕跡。

  “他們特意掃過這裏?”我明白了什麽,“他們掃什麽?”

  “或許是掙紮過程中扯下來的發絲、衣服紐扣之類的東西吧。”公良聽雨推測了一下,“小之要想背過犯人們的視線,偷偷將手表扔到木頭架子那邊的話,肯定要製造點動靜來吸引住他們的注意。你能把蒜臼子翻過來,看看它的底麵嗎?”

  “OK。”

  畢竟一般人也不會想到把數十斤的蒜臼子抬過頭頂觀察它的底麵。

  一個不小心都有可能把腦袋瓜子砸碎。

  當然,這點小重量對於已經踏入妖煞級的我來說,跟羽毛差不了多少。

  我輕而易舉地將蒜臼子抬起來,觀察了一下它的底麵——果然。微微受潮的蒜臼子表麵本就帶有薄薄一層的水漬,而一根彎彎曲曲的長發正被這水漬給站在底部!

  我將發絲揪了下來,遞給公良聽雨。

  她試著拉扯了一下那根頭發,“韌性很強,這點符合車小之的頭發特點。而氣味方麵……一根頭發,還黏在蒜臼子底,聞不出什麽氣味了。”

  同樣,地麵上也沒有什麽氣味。

  “線索斷了啊。”我皺皺眉頭,看了看這附近,“除了蒜臼子以外,這裏好像也沒什麽特殊的擺設了。”

  “確實,視覺和嗅覺方麵的線索斷了。”公良聽雨笑著搖了搖頭,“但是聽覺和觸覺方麵呢?”

  “觸覺你想怎麽搞?”我感到十分疑惑。

  “我說過,感受所觸摸物體的材質和溫度。”說著,公良聽雨將手附在牆壁上,任憑手臂將手掌心中的溫度熱傳遞到土牆壁上——“看來我運氣不錯呢。”

  “怎麽?”

  “陳天燈同學,你剛高一,應該沒學過熱學吧。但是作為一般常識,你應該知道不同的物體導熱能力是不同的。”

  “這我知道。”

  公良聽雨盯著牆根處那一小塊黃不拉幾的牆壁,“我把具有溫度的手貼上去,結果是半個手掌所蓋住的牆壁熱得快,另半個手掌所蓋住的區域熱的慢。”

  她一邊說,一邊將耳朵貼到了牆上,手指敲了敲兩邊的區域。

  聲音有所不同。

  她用手指來來回回地叩擊聽聲音,敲了一會兒,便就通過聲音的不同,確定出了一個見方一寸的方形小區域。

  總感覺……跟我想象中的‘神探破案’相比,她的做法有點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