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六章 伶牙合君意
作者:大蘋果      更新:2020-03-05 04:18      字數:5798
  (二合一)總的來說,今日雙方不勝不負打個平手,若真要分個勝負的話,倒是郭旭勝了一籌,但那也是因為郭衝的力挺。

  宮女內侍引導眾人就坐,男賓有五十餘人,坐滿了五張大圓桌。不出所料,林覺這個親王郡馬派不上號,坐在最末一張圓桌上。同桌的七老八小,看上去也都是些沒什麽太高身份的皇室遠親。能進來赴宴,怕也是皇上的恩惠。林覺心中頗有些不忿,自己好歹也是親王的女婿,論起來可不是遠親,憑什麽這麽對自己?但想一想,便也作罷。想想那天八月十五的中秋宴,自己連進宮的機會都沒有呢。這一次若非采薇不在,自己根本就沒資格。能坐在這裏,可知足吧。

  “各位都是皇室宗親和國戚,說起來咱們都是一家人。新年時節,百姓之家團聚歡慶,咱們皇家也該如此才是。所以呢,哀家便跟皇上說了這麽一嘴,皇上孝順,記在了心裏,便請了諸位進宮來吃頓飯。你們也都別拘束,盡情的吃喝,盡情的高興,不要擔心犯什麽忌諱。好好的樂一樂就好。都聽到了沒有?”衛太後的聲音在前方響起。

  “遵太後懿旨!”眾人紛紛起身高聲道。

  “哎,你們怎麽又這樣?說了今日不拘禮節,不用這麽正式。皇上,我看,開席吧,都快正午了。”衛太後嗬嗬笑道。

  郭衝笑道:“好,母後說開席便開席。開席!”

  “開席!”內侍的大嗓門又叫了起來。話音落下,四周回廊之側絲竹鼓樂之聲頓起,一片喜氣洋洋的樂聲之中,一排排宮女流水介捧著菜盤婀娜而至。因為是冬天,這些菜都是做好了用炭火煨著,所以還是熱氣騰騰香味四溢。片刻之後,桌案上都擺滿了菜。酒水斟上之後,眾人起身敬太後皇上皇後三杯酒,之後便在太後的吩咐之下,相互敬酒,吃喝起來。

  林覺隻吃了些熱菜,沒有多喝酒。倒不是怕自己喝醉後失態,而是這酒淡而無味,林覺不愛喝。林覺喜歡喝有勁的酒,但在皇宮之中,喝的都是淡酒,所以沒什麽意思。倒是菜燒的挺好吃的,禦膳的廚子果然是有些門道,這年頭調味料並不齊全,比如最基本的味精便根本沒有,也沒有替代品。雞鴨魚肉倒也沒什麽區別,畢竟本身便鮮味十足,但素菜也能炒的鮮美可口,怕是有什麽秘訣,林覺吃的很開心。

  座上眾人相互起身敬酒,來來去去的甚是熱鬧。酒下肚之後,氣氛也活絡起來。太後和皇上皇後座前,敬酒的人排著隊去,林覺也沒那個打算。自己這第五桌上的人,跟著湊什麽熱鬧去?

  大皇子晉王郭冕在座上喝了幾杯酒,身子坐不住,起身來到廊下向郭衝躬身行禮。郭衝笑道:“冕兒有什麽話說麽?”

  郭冕笑道:“父皇,今日大年初一,萬名歡慶新春,普天同慶之日,兒臣有感於此,適才得詩一首。想獻給祖母和父皇母後。”

  林覺遠遠的聽著,眼珠子在地上亂滾,這郭冕真是會來事,又要顯擺自己了。不過事不關己,他要顯擺便顯擺,跟自己無幹,隻管聽著便是。

  郭衝嗬嗬笑道:“好啊,吟來聽聽?冕兒文采甚高,翰林學士院的夫子們都交口稱讚,父皇今日也來聽聽。”

  “兒臣鬥膽獻醜了。”郭冕咳嗽一聲,做足了做派,高聲吟道:“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好!好詩,晉王殿下文采斐然,這般才思,在我大周不排第一,也起碼前三。”幾名駙馬爺忙不迭的鼓掌道。

  郭衝也微微點頭,袁氏不懂詩文,見皇上點頭,心中也自歡喜,輕聲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皇兒如此文才,不枉皇上對他一番教誨和苦心。”

  衛太後雖然也不太懂,但聽這麽一說,也嗬嗬笑道:“好個郭冕,賞我這葡萄酒一杯叫他嚐嚐,長臉了。”

  內侍忙上前捧了一杯太後專喝的葡萄酒送給郭冕,郭冕滿麵紅光一口喝幹。得意無比。

  “二弟,你也作一首詩助助興啊?今日難得好日子,你不能光坐著啊。你作一首。”郭冕朝著郭旭叫道。

  林覺差點一口菜噴出來,郭冕可真是過分的很,這是要給郭旭難堪麽?明知道郭旭不善於此,還要這麽幹,這便是故意找郭旭的茬,讓他出醜了。

  郭旭心中慍怒,但卻也沒法發作。皇兄點了自己的名,他也沒辦法,隻得起身道:“皇兄,你知道我文才一般,可沒皇兄這般才能,我做不出詩來。”

  “哎,詩作的好壞是其次,關鍵是心意,是讓太後和父皇母後開心。也沒人說你做的不好。要不這樣,你不作詩也成,你不是喜歡舞槍弄棒麽?在這裏給太後父皇舞一套劍法也成,給咱們在座的助助酒興。這總可以了吧。”郭冕笑道。

  林覺又差點一口菜噴出來,沒想到郭冕還如此陰損,這樣的場合,怎麽能舞刀弄劍?這不是煞風景麽?郭旭倘若答應了,那便上了郭冕的當了。郭旭應該不會上當吧,他應該沒那麽傻。

  郭旭果然沒讓林覺失望,沉聲道:“皇兄,這等場合,動凶器可不吉利,這便免了。改日隨父皇皇兄去狩獵,我必舞劍助興。那種場合才可如此。”

  郭冕的陷阱被識破,絲毫不以為意,笑道:“說的也是,但你既不吟詩助興,又不能舞劍,文不成武也不成,這可如何是好?”

  郭冕一語雙關,指桑罵槐,猶言郭旭文不成武不就。郭旭如何聽不懂。但郭旭很能沉得住氣,拱手對郭衝道:“父皇,兒臣不是不願獻醜,隻是兒臣以為,什麽人擅長做什麽,便去做什麽。不擅長做的事情偏要去做,那便是自不量力。就像父皇平素教導朝中官員任命用人一般,知人善用,用其長處。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其擅長之處。兒臣不擅詩文,兒臣便不去自不量力。”

  “郭旭所言甚有道理,這幾句話甚是入耳。”郭衝笑道。

  袁皇後微笑道:“確實有道理,不過這等場合,隻是湊湊熱鬧,也不必這麽較真吧。”

  “母後,這等場合更是要聽好詩好詞方可助興,父皇,此刻座上便有我大周文壇翹楚在此,既要欣賞詩文,何不讓他來作一首給太後父皇母後助興?”郭旭沉聲道。

  “哦?這裏便有?是誰?”郭衝問道。

  林覺遠遠的聽著,心中一沉,暗叫糟糕。就聽著郭旭的聲音清晰傳來:“父皇忘了麽?新科狀元林覺啊,皇叔的女婿啊。今天他也在酒宴之上呢。”

  “噗!”林覺第三次差點將口中的菜噴了出來。

  ……

  “林覺?他也來了麽?今日這場合……”郭衝皺眉道。

  “父皇忘了麽?林覺是皇叔的女婿呢。采薇郡主的郡馬爺啊。”郭旭道。

  “哦哦哦,想起來了,之前還是朕準他代替采薇進攻赴宴的呢,我這記性,真是糟糕了。”郭衝拍著額頭道。

  林覺心裏氣的要命,顯然,自己這個郡馬的身份根本就在郭衝的心目中了無印象。說新科狀元或許他還知道自己,說郭采薇的丈夫,那是根本沒有印象。

  “叫他來見朕,怎麽沒見他給朕來敬酒呢。”郭衝笑道。

  郭旭轉頭朝林覺這邊張望,有人立刻匆匆來到林覺旁邊,提醒他皇上要他上前去。林覺無可奈何,隻得硬著頭皮穿過人群來到階前行禮。

  “微臣林覺,給太後、皇上、皇後娘娘見禮並恭祝新年。”

  “嗬嗬嗬,起來吧,起來吧。林覺,坐在哪裏啊?怎麽朕沒見到你啊。”郭衝擺手笑道。

  “回稟皇上,微臣坐在第五席上,距離甚遠,皇上恐未見到。微臣準備來敬酒的,但總的按照席次順序來,還沒輪到我呢。”林覺答道。

  “哦,原來如此。那也怪不得你。”郭衝笑盈盈的道,絲毫也沒覺得將林覺安排在最遠的坐席上有什麽不妥。

  郭旭在旁笑道:“林覺,適才我和父皇說話你都聽到了吧。今日這場合,你身為我大周文壇翹楚,怎可無好詩助興?適才皇兄作了一首,現在你作一首吧。”

  郭衝點頭笑道:“對對對,林覺,你的詩文朕是很喜歡的,朕都能背下幾首。但朕還真的沒有當麵看過你寫詩呢。如何?今日讓朕開開眼界?”

  林覺很想說:老子不幹。口上卻道:“遵旨。”

  郭衝喜道:“好,那便作一首應景之作。”

  郭旭在旁道:“適才我兄長作了一首辭歲詩,我覺得甚是工整,你再做一首,一會兒可以讓人評個高下。看看是我兄長寫的好,還是你林覺寫的好。”

  林覺心中一凜,心道:你想得美,這是要讓我得罪人麽?於是笑道:“淮王殿下,所謂文無第一,詩詞之道是拿來鑒賞和品評的,不是拿來比試的。”

  郭旭愣了愣,笑道:“你不說,我還真不知道。”

  郭冕在旁淡淡道:“你自然是不知道的。林覺,你不用顧忌,寫的比我好也沒什麽。論文才,我不如你,我心裏自是知曉,不用諱言。”

  郭衝點頭道:“冕兒好心胸。林覺,這麽著,光是寫新年應景之作,對你恐沒有什麽難度。朕希望你寫出我大周新氣象來,不僅應景,而且要有對新的一年我大周新氣象的期許。你可以麽?”

  眾人都傻了眼,皇上這要求太高了,本來口占應景之作便已經很難了,偏偏要加上這麽多的噱頭來。這可是難為人了。

  郭衝確實有些難為人的意思,不過在他看來,林覺是去年的新科狀元郎,自然不能隨隨便便的寫一首了事。所以他要加大難度,考驗一下這狀元郎的成色。雖然林覺的詩文,特別是科舉時寫的《六國論》和《赤壁賦》已經是輝煌文章,早已證明了實力,但郭衝還是想考驗一下他。

  林覺知道無可推辭,索性朗聲道:“臣遵旨。”

  “好,開始吧。”郭衝叫道。

  林覺緩緩踱步,隻走了兩三步,林覺便拱手道:“臣有了。”

  “哦?這麽快?”郭衝笑道:“念來聽聽。”

  林覺緩緩吟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眾人靜靜的沒出聲,倒是衛太後鼓掌道:“好詩,好詩,哀家都聽懂了,應景的很,這不正是說新年放爆竹,貼對聯麽?喜慶,熱鬧!”

  “是啊,太後說的很是,妾身也聽出來了,正是說的這個事兒呢。確實喜慶。”袁皇後附和道。

  郭衝卻有些失望,這詩淺顯的很,雖然應景,但卻離自己的要求相差太遠。狀元之才,便隻得這四句詩麽?

  “林覺,沒了?就這四句?”

  “啟稟聖上,就這四句。”林覺躬身道。

  “好是好,寫的也應景生動,然而……太過淺顯了吧。朕要求的你好像沒做到啊。”郭衝撫須道。

  林覺躬身道:“臣做到了啊,此詩看似是應景辭舊迎新,實則是為陛下正在進行的宏偉大業而作。陛下正授命條例司戮力變法,革舊鼎新。這便好比一聲驚雷響徹大地,破舊的革除,以新法代之,新的一年,不但千家萬戶煥然一新,朝政也會因為變法而煥然一新。這便是‘新桃換舊符’之意。看似是辭舊迎新,臣寫的卻是變法之事,革故鼎新,大周新年新氣象之意。”

  “啊,原來如此。”眾人發出恍然大悟的聲音。

  郭衝也一臉的恍然,默默將這四句是誦讀了數遍,大聲笑道:“果真如此,朕居然沒品出來。哈哈哈,好詩,好詩,確實是有這層意思。朕錯怪你了,看來朕是該多讀書了,這可不鬧了笑話麽?”

  郭冕笑道:“父皇,這可不是父皇讀書少,而是林覺的這首詩太隱晦而已。這四句全是寫實,毫無情緒,教人如何解讀?他不說,沒人明白。便是聖人在世,怕也無法聯想。”

  林覺也笑道:“大皇子說的是,確實太過寫實。這是臣的錯,倘若再能續四句,表達出延伸的意思來,便不會這樣了。”

  郭衝擺手笑道:“不加了,不加了,這四句正好。加了反而不好。現在朕知道這內中之意了,朕越來越喜歡這首詩了。過幾日得將這首詩給嚴正肅和方敦孺瞧瞧去,他們也必是喜歡的。林覺,你果然沒讓人失望。朕賞你一杯酒,與朕同飲。”

  內侍捧了一杯酒下來,林覺忙接過,和郭衝共飲而下。郭衝放下酒盅道:“將林覺的席位調到首席來,那麽遠怎麽說話?下次安排席位,可不能安排那麽後。這可是狀元郎呢。”

  ……

  位於西側的另一個庭院中,另一場新年宴席也正在熱熱鬧鬧的進行著。隻不過此處都是皇家女眷,妃嬪公主,王妃郡主,以及一些皇親國戚攜進宮來的家眷。

  主持這女眷宴會的是兩位貴妃,一位是備受榮寵的梅貴妃。她是二皇子淮王郭旭的生母,也是當今宰相呂中天的女兒。另一位是容貴妃,她也是郭衝最為寵愛的妃子之一。可以這麽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容貴妃在郭衝心目中的位置甚是比梅妃還高。因為這容妃是衛老太後的侄女兒。在某一個時間段,容貴妃甚至有取代皇後袁氏的勢頭。

  不過,世間之事往往冥冥中似乎都有定數。袁皇後生大皇子,人又賢德淑儀,為百官所尊崇。即便她出身一般,隻是官宦之女,但郭衝登基之後,便被百官推為皇後。呂中天的女兒呂梅是側王妃,生二皇子郭冕有功,被封為梅貴妃。而側王妃容妃也曾生過一子。說她一度有取代皇後之位的機會,那是基於容妃之子活著情形下所言。倘若容妃生的三皇子能活到郭衝登基的那天,那麽皇後之位恐怕非衛幼容不可。隻可惜,三皇子郭昊年幼夭折,這一下便徹底斷了她成為皇後的可能。即便有太後為後盾,但後宮之中一個不變的鐵律便是母憑子貴。沒生皇子的統統都得往後站。為皇上生下子女的那便等同於戰場上將士攻城掠地殺敵的功勞,後宮這個戰場往往便是子宮的戰場。

  當然,皇上對太後孝順,自然也不會對太後的侄女兒容妃太冷落。即便她膝下無子女,登基之後依舊冊封她為貴妃,依舊是兩位僅次於皇後的貴妃之一,後宮中依舊地位顯赫。

  此時此刻,梅妃和容妃兩人一左一右的坐在上首的軟榻上,麵前的桌案上擺著各色的果品酒菜。兩人年紀相仿,相貌也都很標致。梅妃是那種體態婀娜,風姿綽約,聲音嬌柔的那種。這種女子其實很多男人都喜歡。男人喜歡的就是這種媚態入骨的女子,能激起他們雄性的欲望和占有欲。容妃則不同,她相貌端莊,不苟言笑,給人一種拒人於千裏之外的感覺。或許因為是太後的侄女兒,自小便身份尊貴,自然而然生出一種頤指氣使的氣質。又或許此刻處境不佳,心情不好,所以臉上沒什麽笑容。

  和林覺一樣,綠舞的坐席在遠遠的角落裏。她倒也沒什麽抱怨,寧願坐在這角落不吸引人目光的地方。即便如此,她還是全程垂首,不敢抬頭有任何多餘的動作,生恐做錯事情,說錯話。這倒也可以理解,畢竟她隻是個丫鬟出身,一下子放到這麽個大場麵中來,又是規矩眾多的場合,不崩潰已經是很好了。綠舞想著的便是,趕緊熬過這宴會,趕緊隨公子出宮去。

  可是,這樣的宴席豈是你可以一直坐在那裏安安穩穩的,兩位貴妃進場的時候,叩拜時綠舞便差點出錯了。宮裏的禮儀跟外邊的禮儀不同,宮裏女子要行單膝跪拜之禮。綠舞趴在地上磕頭的時候,周圍幾名女子便發出了偷偷的嘲笑聲。一名女官上前來還說了綠舞幾句。宮人們都是知道這些人的身份的的,綠舞是郡馬林覺的側室,隻是跟著來湊人數的,那郡馬爺也不是什麽重要的皇親國戚,這些宮人們心中都明鏡兒似的。所以對綠舞也敢斥責。

  綠舞倒不是那麽計較的人,做錯了被人說兩句也就罷了,隻是這麽一來,她的心理壓力便更大了。

  然而,該來的總是要來。到了眾女眷上前給兩位貴妃敬酒的環節。綠舞心裏便一直一直的打鼓。一批一批的人上前,一批批的下來,眼看便輪到自己了,綠舞的心咚咚跳的厲害。終於兩名宮人點了幾名後首席位的女眷上前,綠舞也在其中。她捧著酒杯戰戰兢兢的跟隨著幾名女子上前,到了兩位貴妃之前跪倒行禮敬酒。本來一切都已經快結束的時候,起身時因為太過緊張,綠舞的腳踩到了自己的裙據,整個人一下子失去重心,尖叫一聲撲倒在容貴妃麵前的酒案上。

  這一下,滿桌的酒水菜肴飛濺而起,哐當嘁哩喀嚓散落一地。這還罷了,酒水菜湯飛濺而起,容貴妃身上華貴的袍子遭了秧,連側首的梅妃臉上也濺了數點湯汁和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