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謀劃
作者:東皇龍公子      更新:2020-05-22 09:00      字數:2156
  “阿兄,你猜怎麽著?”

  周九如眨巴著眼睛,一臉的八卦與狡黠:“崔老夫人竟然沒有生病,她是自絕飲食,我估摸著太醫回來肯定向父皇稟報了崔老夫人的脈案。

  說不定父皇已經有了打算。”

  “崔老夫人病重,聖上體恤,放關押在大理寺的裴燁回府侍疾,成全他為人子女的孝心,這不是什麽大事。”

  太子說罷,目光不帶任何鋒棱地瞥著周九如,似笑非笑道:“反正他也活不了多長時間。”

  “你別這樣看我,又不是我要殺他。”周九如端著茶,慢慢啜了兩口:“壞事做多了自然有報應,我暗示過督國公世子,他若想不明白,那就怨不得別人。”

  看著妹妹兩眼晶晶亮,一派清純無辜的模樣,太子直言道:“你挖坑讓人跳的時候,通常都笑的很甜美,一般人都想不到。”

  這毒舌兄,又戳她的肺管子,周九如“砰”的一聲放下茶盞:“阿兄,我這可是在幫你做事。你要是好好的,這些事哪用我親自上手。”

  她氣鼓鼓的說道:“這大冬天,我就應該待在暖烘烘的房間裏,看個書繡個花,吃著水果,品著茶。

  至於到現在還餓著肚子嗎?”

  見她呲牙抱怨,太子立即順著她的話道:“是是是,委屈妹妹了,我這一倒下,宮裏宮外不知多少人盯著我的太子之位,全靠妹妹一心一意的維護我。

  說吧,想吃什麽?我讓小安子去傳膳。”

  周九如這才滿意,嘀嘀咕咕道:“衛二不知吃了沒有,這每天陪我忙出忙進的,母後見了他還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受了委屈都沒地方說理。”

  太子聞言了然一笑,吩咐候在門外的宮人:“去請衛二公子過來用膳。”

  ………

  在東宮蹭飽了飯,衛斯年便去前麵的禁軍營找衛博文,他想讓大兄幫他畫一副胭脂巷各通道的小地圖,方便明天的行動。

  周九如回到太初宮時,隻見闔宮上下一片忙碌。

  柳青柳紅帶著一幫宮人,正在準備明天臘八粥的食材。攙在白米中的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鬆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紅豆、花生等。

  需要泡的、撥皮的、去核的都要先做好,不然明天來不及,最後一天施粥,務必要仔細了。

  臘八節是個傳統的節日,不管是大秦還是曆代皇朝,到了這一天,上至皇宮、官府,下到寺院、普通百姓家裏都要做臘八粥。

  各宮主子,包括皇帝皇後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一些米糧水果等供僧侶自用或施粥。

  普通民眾,除了合家聚在一起吃,也會贈送左鄰右舍、親朋好友品嚐。

  翌日,周九如出門的時候,宮裏的賞賜都送到了各府,督國公府自然也沒落下。

  管事指揮著一眾奴婢搬了香案香爐,督國公帶著家人接了聖旨賞賜。

  看到二弟歸來,督國公激動的直流眼淚,連連叩謝皇恩!

  要不是昨天公主的醫女來了,給母親服了一粒藥丸,保住了母親的命,恐怕母親就等不到二弟回來了。

  “二弟,你可回來了,快洗漱幹淨,陪我去見母親。”

  ………

  阿金到了胭脂巷施粥的地方,見了周九如。

  聽從吩咐化了妝,裝扮成工部修繕民居的工匠,在胭脂巷的幾條主通道和岔道轉悠了一番,觀察並記下地形。

  ………

  吳三清前腳去了飄香樓,到了自己包下的一座小院,後腳心宿與蘇讓也跟了過來。

  看著他倆,吳三清無奈道:“你們能不能別整天跟著我,我不是你們萬神宮的人,我幫你們,是看在大家同屬昆侖宗門下弟子的份上。

  若你們繼續殺人放火,千萬別算上我。”

  心宿揚眉一笑:“師弟,現在撇清,是不是太晚了。”

  說罷看到桌上放置的臘八粥,就像走進了自己屋裏,拿著碗分了一份出來,坐那坦然吃著。

  蘇讓也隨之坐了下來。

  吳三清拍拍桌子:“紫玉師妹還能少了你們的臘八粥,說吧,找我什麽事?”

  心宿反問他:“你有沒有發現,這幾天在胭脂巷巡邏的官兵有點多?”

  吳三清打開左邊的窗戶,隻見對麵街道設的粥場人山人海,禁軍與五城兵馬司的人正在那維持秩序。

  “皇後降恩於民是大事,這粥場出不得半點差錯,何況胭脂巷的民居被大雪壓塌,正在修繕,兵馬來往多了點這很正常。”

  吳三清蹙著眉,道:“我實在沒看出有什麽異常之處啊。”

  蘇讓坐那沉吟道:“我也說不清楚,我們修道之人對於危險具有一種天生的感知力。前天晚上,心宿師弟還發現有人夜探我們藏身的南風館。”

  “兩位師兄是有什麽打算嗎?”吳三清想了想道:“要不要我卜上一卦?”

  “不用了。”

  心宿擺手:“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狩獵之後,龍椅上的那位把京城內外翻了個遍,宗門來俗世遊曆的人,相貌年齡,手印、包括身上的特征都被各州府登記了個遍。

  我們能想到藏身風月之所,就是看中這裏消息靈通,迎來送往的人又比較複雜,官府不太好盤查,宮裏的那位醒過神來,想必也能想到這地方。”

  吳三清頭都大了,既然危險臨近,當務之急應該趕緊跑路才對。

  可他知道,這兩位師兄都堵上門了,他是跑不了:“那師兄的意思……”

  心宿應道:“我們打算今晚出城,聽說你跟京郊的幾座道觀有交情。我看不如到道觀做個寄名弟子,等風頭過了再回來。”

  吳三清愁道:“即使去道觀掛單,也掛不了那麽多人,算上兩位師兄足足有二十六人之多,沒有身份路引,這城門也出不去啊。”

  “這有什麽難的?”蘇讓接過話茬:“胭脂巷那麽多百姓,他們都是有戶帖的人家,把那些經常外出,辦了路引的全殺了,肯定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