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分化
作者:東皇龍公子      更新:2020-05-22 09:00      字數:2212
  “子豪,你這步棋走得實在是妙。”

  文國公聽了,讚不絕口:“下棋,就是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若賀家沒個主心骨,一味聽從裴尚書與江南其他門閥的安排,這樣的人家既是出了個太子妃,也是扶不起的阿鬥。”

  “倒不如選督國公之女。”

  他笑歎:“這樣以來……江南門閥必定會與裴尚書起嫌隙。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說不定哪天就會生根發芽。”

  這是一個分化門閥黨的絕好機會,也難怪文國公會如此高興。

  建元帝端起茶盞,愜意地淺啜了一口,神色淡然道:“這個分化計策,對裴家也同樣有效,裴燁因他父親的死,一直對他母親崔老夫人懷有恨意。

  我就想看看,假如他兄長的女兒當了太子妃,以他的自負,他該如何向江南的門閥交待?又該怎樣與自己的兄長相處?

  畢竟,要好長一段時間,他們兄弟倆都要同處一個屋簷下。”

  文國公聞言一怔:“你想讓督國公留在建鄴城?”

  建元帝點了點頭。

  “也是,這太子妃一旦選定,身為大秦三大國公之一的裴燦,自然是要等太子大婚之後,才能回涼州。”說罷,文國公又不放心地追問了一句,“你設了捧殺裴燁的陷阱,就等他自個掉下來,不怕崔老夫人知曉?”

  建元帝一手撐著下巴,一手拿著棋子,意態閑適,出口的話卻如冰雪般沁人:“裴家曆代先祖積攢下來的榮光,他們膽敢一腳踩下去,朕,就一定會好好的成全!”

  文國公愕然,心道:終是按捺不住了。

  他指著棋盤,溫聲道:“子豪,你身處尊位,這弈棋呢,有時倒不如觀棋,觀棋不語固然痛苦,但因觀者不在局中,卻更能一目了然地洞察到疏露之處,把控住全局。

  這樣也更有利於及時扭轉頹勢,讓自己處於不敗之地。”

  “我也一直以為,你連天壽的刺殺,都能忍下來不追究,是聽進了我的話,要潛移默化,想辦法分化江南的世族。

  沒想到,你至始至終的目標都是裴家。”

  “不錯,樹倒猢猻散。”建元帝笑道:“隻要裴家敗了,江南的門閥不足為懼,我有的是辦法收拾他們。”

  文國公輕歎了一聲,終是不再言語。

  ……

  周九如拉著太子剛出東殿的茶室,就甩開了他的手往偏殿奔去,太子追上前,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臂。

  甩又甩不掉,跑又跑不了,周九如嘟著嘴,很是無辜地看向太子。

  太子把受傷的手伸到妹妹的眼前,抬抬下巴,雪玉般的臉上,透著棱角分明的冷俊。

  兩人僵著都不退讓,相似的鳳眸,一個清冽幽邃如寒玉,一個澄藍水潤如碧湖。

  看著眼前修竹般的手指,骨節分明,色若白玉,隻是手背上的那個牙齒印,硬生生地破壞了美感。

  周九如訕訕地道:“剛才……那個,不是彩衣娛親嘛!太子殿下,你大人有大量,就不要這麽計較了吧!”

  “不計較也行。”

  太子麵無表情地說道:“我現在回東宮更衣,你跟我過去,拿點你太初宮的好藥,把這牙印給我仔細地塗抹塗抹。”

  “塗……塗抹塗抹?連皮都沒破,塗抹什麽?”周九如終於掙脫了太子的手,一蹦三尺高,“虧你也是軍營裏摸滾打爬出來的,什麽時候變的比我一個小姑娘還要嬌貴啦。”

  太子上前,指著她的腦門,教訓道:“母後與外祖母明明有事要議,你一個公主去偷聽牆根,你也不怕宮人們看了笑話。”

  “誰敢笑?”周九如隨意一瞥,跟隨他們的宮人早就退到八丈開外了。

  “阿兄,”周九如巴著太子的手臂,搖來晃去地道:“照你話裏的意思,定是知道了外祖父與外祖母,擇了哪位堂舅做嗣子是吧?

  既然知道了,就快點告訴我,你若不說,我就去偷聽。”

  見她這般賴皮,太子緊繃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頷首道:“是二舅舅。”

  “啊。”

  周九如心中雖愕然,但比起木訥板正的三舅,她更喜歡狂狷瀟灑的二舅。

  孟家三兄弟的長相都隨了承恩侯,高挑的眉毛,細長的狐狸眼,中等偏瘦的身材,隻是皮膚沒有承恩侯黑。

  二舅性情不羈,又有武技傍身,整個人看上去風姿瀟灑,俊逸飛揚,算是詩禮之家開出的一朵奇葩。

  論長相氣質,孟氏三兄弟最好看的當屬他了,他不像大舅那般拘謹自守,也不像三舅那樣的板正端肅。

  “外祖父和外祖母要傷心了,每個人都有私心,三舅是跟著他們二老身邊長大的,雖說都是侄子,過繼哪個當兒子都一樣。但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自是比其他的孩子感情要深厚些。”

  周九如還真說準了。

  ……

  打發了身邊跟隨的宮人,孟皇後和盧晴扶著盧老夫人進了東殿的休息室,沒有了外人在場,老夫人自是不用端著,枕著大迎枕,靠在紫檀雕花的床頭,臉上布滿了陰鬱疲憊。

  孟皇後在一旁心疼地勸道:“母親何必生這個閑氣?你明明知道嬸娘就是看出了,三弟不出五年,便會升任工部尚書。

  跟三弟的官運亨通相比,二哥這個蔭補的翰林院五經博士,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現任的工部尚書年邁體弱,孟光峻身為工部左侍郎,是最有希望成為下一任的工部主官的。

  “二哥表麵上不羈,實際最重情義,守孝悌。不然,也不會怕壓過大哥這個世子,故意不在仕途上奮進,接了府裏的庶務打理。”孟皇後眉眼清冷地說道。

  “嬸娘為了長房嫡支一脈的榮耀,便把原先定好的三弟換成了二哥。如此算計,她就不怕寒了二哥的心嗎?”

  盧老夫人嗤道:“在她眼裏,盤算利益得失是人之常情,不算個什麽事,反正都是她生的。”

  “母親,二哥生漫,不重名利,又極會打理庶務,有他承繼文國公府,想來更為合適。”語罷,見母親仍不能釋懷。

  孟皇後遂把聲音放低,“您要是……實在不願意,我可以下道懿旨,咱們直接從族裏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