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聲東擊西(中)
作者:龍吟森森      更新:2021-04-19 17:18      字數:3510
  格裏戈裏是留裏克王朝留在羅曼諾夫王朝少有的幾個能夠繼續獲得沙皇信任的大貴族,這其中除了他的軍事能力,自然還有與現任沙皇七拐八拐的親戚關係,何況他身上既有以前留裏克王朝賜予的貴族頭銜,又獲得了羅曼諾夫王朝賜予的大波雅爾稱號,否則也不會讓他鎮守重地斯摩棱斯克。

  說起來,格裏戈裏、切爾卡斯基兩人在帝國的地位差不多,切爾卡斯基雖然是沙皇的表哥,還是有一定可能繼承沙皇大位的親戚,但連續兩任沙皇對親戚都有過扒光了扔到冰窟窿的舉動,故此,他這位表哥雖然看起來尊貴無比,實際上卻與格裏戈裏差不多。

  在連續兩任沙皇眼裏,格裏戈裏是帝國僅次於“拯救者”波紮爾斯基的軍事天才,阿列克謝更是將接近十萬大軍全部交給他統領。

  “親愛的尼基塔,怎麽樣,你覺得陛下的籌劃如何?”,格裏戈裏端起葡萄酒杯,輕輕搖了搖,然後抿了一口。

  切爾卡斯基搖搖頭,“雖然一切都在陛下的算計中,但我還是遺憾得很,大大的遺憾,這一次,如果各方同時發動,就算不能徹底擊敗大夏國,還是能讓他元氣大傷的,可惜啊,可惜啊,連教皇都參與進來了,沒想到最後還是功虧一簣”

  格裏戈裏正要說話,突然想到了什麽,他拍拍手,從大廳轉角處閃出一位約莫二十出頭的憨厚小夥。

  “庫茲馬,給我換一杯伏特加,哎呀,俄羅斯人,天生是喝伏特加的,這葡萄酒還是留給你喝吧”

  原來那人叫庫茲馬.米寧二世,是前俄羅斯民族英雄庫茲馬.米寧的兒子,庫茲馬.米寧與波紮爾斯基兩人曾在波蘭人滅亡俄羅斯帝國的邊緣挽救了俄羅斯,後來被俄羅斯人尊稱為民族英雄,波紮爾斯基本身就是大貴族,而庫茲馬卻是一個屠夫,後來被米哈伊爾一世提拔為貴族,眼下他的兒子庫茲馬.米寧二世就在格裏戈裏軍中從軍,實際上是他的勤務兵,庫茲馬.米寧雖然是民族英雄,但在格裏戈裏這位家族傳承了上千年的老貴族眼裏,他依舊是一個屠夫的兒子。

  讓庫茲馬留在軍中,自然是給其它士兵看的。

  “看啊,這就是大英雄米寧的兒子,你們都要向他的父親一樣報效帝國,報效沙皇陛下!”

  一個圖騰,一個象征,這就是庫茲馬的角色,雖然如此,能夠給前諾夫哥羅德伯爵,後斯摩棱斯克伯爵擔任勤務兵,前屠夫的兒子,後來掛著男爵身份的庫茲馬還是甘之如飴。

  幾倍伏特加下肚後,格裏戈裏開始正式回應切爾卡斯基的話了。

  “親愛的尼基塔,事情不是這樣簡單的,別的不說,就說這普斯科夫,在幾百年前,這裏是蒙古人唯一沒有涉及到的俄羅斯大城,為什麽?因為當時條頓騎士團正在進攻此地,不是蒙古人沒有能力打到這裏,而是因為條頓騎士團秘密向蒙古人臣服了”

  “蒙古人肆虐整個歐洲時,在頭五十年,整個東歐絲毫看不到有掙脫他們統治的跡象,火器,就是那時候從他們那裏傳過來的,眼下大夏國進入東歐或者西伯利亞也不過二十年,一切都尚早,蒙古人在拔都死後漸漸失去了東歐的控製,大夏國在尼堪死後是否也會出現這一跡象?”

  “我看懸,他們施行的是一套既不同於蒙古人,又不同於歐洲人的體係,將這套體係連接起來的是他們的馳道、鐵道、水道以及強大的工坊、士兵,他們既是加強版的蒙古騎兵,又是增強版的荷蘭海軍,還是加強版的法國工坊集群,這樣的帝國,除非出現內亂,否則是不會驟然消亡的”

  “這一切都要等尼堪死後才行,在這之前,想要單靠某國擊敗大夏國,莫說整個大夏,就算整個歐洲加起來恐怕也不是他們那什麽安西大都護府的對手,但是不是我們就完全沒有希望了?”

  “自然不是,親愛的尼基塔,你看到沒有,尼堪以前在明斯克設置了大公國,但最後又撤銷了,將其變成了大夏國的一個行省,還將他的兒子罷黜了,這就是內亂的開始”

  “不見得吧,聽說尼堪將他這個兒子發配到遙遠的地方了,根本不會對本土產生太大的影響”

  “嗬嗬,不能這麽看,以前蒙古人在歐亞大陸建起了好幾個汗國,一開始各汗國間還相安無事,不過到了最後還不是互相攻伐不休,大夏國占了這麽大的地方,全部靠中央政府來管轄如何管得過來?如果離本土太遠,獨立的心思自然肯定會占據上風,如果他們是一個有著強烈宗教信仰的國度還好說,但他們卻不是這樣,我估摸著,一旦尼堪死去,這個帝國很快就會陷入混亂”

  “那時候,我國若是有機會拿下大夏國在烏拉爾山以西、黑海以北的土地,整個帝國的實力就會上一個新台階,那時候整個歐洲都會匍匐在帝國腳下瑟瑟發抖,誰叫帝國距離大夏國最近呢”

  “您的意思是在尼堪在健在之前就不能主動進攻大夏國,一旦他死去就要時刻準備著?”

  “差不多,原本在他健在的時候也是有機會的,那就是整個歐洲聯合起來,可惜現在這一點明顯不可能的,在這種情形下,隻能退而求其次了,尼基塔”

  切爾卡斯基將手中的酒杯放下了,阿列克謝能將他放到這裏與名將格裏戈裏配合,不是看中他親戚的身份,而是看中他的軍事能力以及能夠主動與他人配合的性格。

  也就是說,在如今的帝國諸人中,他是唯一一個既有資格統帥三萬新軍,又有可能與格裏戈裏配合好打一場大戰的人選。

  切爾卡斯基知道格裏戈裏要進行正式的安排了,便端坐起來。

  “威廉此人不可小覷,但他現在首先要麵臨的是奧地利的責難,以及其它選帝侯剩餘軍力和貴族的挑戰,德累斯頓一戰過後,他就隻能繼續在德意誌打下去,想要全身而退完全不可能,他就是想停歇一下也做不到了,隻能硬著頭皮打下去”

  “於是他不可能將主要精力放在拉脫維亞,原本在這裏駐守的是他的兩萬主力軍,但最近一個月,他已經用次一等的軍力將其置換了,非但如此,這裏還隻剩下一個軍團,哼,原本歐洲都用‘師’來稱呼萬人規模的新軍的,自從大夏國使用‘軍團’的稱呼後,歐洲人都不約而同開始使用‘軍團’稱呼了”

  “不過這樣的稱呼也很正常,在大量使用火器後,一個萬人的軍團確實能獨當一麵,而大夏國又是騎兵眾多的國度,這樣一來,一個軍團既能堅守,又能很快援助他處”

  “如今整個拉脫維亞隻有一個並不是主力的新軍軍團,加上民間力量,最多三個軍團,何況威廉明顯低估了我們,他將新軍團全部布置在裏加附近,其它地方還是老式的騎士團鎮守製度,你帶著三萬大軍攻入後應該很快可以推進到裏加,記住,不要在其它地方耽誤時間,隻要拿下了裏加城,並殲滅那個唯一的新軍軍團,剩下的慢慢攻打就是了”

  “可普魯士畢竟與大夏國簽訂了盟約……”

  “嗬嗬,尼堪那廝有一句名言,什麽‘盟約就是用來撕毀的’,何況,三大宗教首領齊聚梵蒂岡,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裏麵的意思,何況是密探遍布整個歐洲的大夏國?在這一幕出現後,威廉並沒有派人去柯尼斯堡向大夏人解釋,還向華沙加派了一萬新軍,這自然惹惱了大夏人,事實上,在他向拉脫維亞、華沙各增派了一萬新軍的那一刻起,他們的盟約便失效了”

  “放心大膽去吧,就算大夏國有何異動,這裏還有我的幾萬大軍,他們也會掂量掂量的”

  “好的,您還有什麽要說的?”

  “親愛的尼基塔,你的新軍是整個帝國火力最強大的力量,其中更有一萬騎兵,別的我不用擔心,但有一點你要注意”

  “請說”

  “原本柯尼斯堡是普魯士人的老巢,在送給大夏國後,威廉名義上將普魯士人全部遷回到勃蘭登堡,實際上都安置在靠海的地方,這些人都是條頓騎士團的後裔,有著極為堅強的信仰,根據我的情報,他們拿下拉脫維亞後,這些人中的相當部分又回到了拉脫維亞”

  “尼基塔,我以前長期待在諾夫哥羅德-普斯科夫一帶,對於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的曆史十分熟悉,幾百年前,這裏都是條頓騎士團的領土,當地人的信仰就是他們用刀劍和盾牌逼著灌輸起來的,當時他們叫日耳曼十字軍,可見他們對宗教的狂熱”

  “眼下雖然不如以前狂熱了,但他們依舊是整個德意誌地區最狂熱的信徒,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就像天方教世界的聖戰者,就是基督教世界的聖戰者,以前在柯尼斯堡地區有十萬戶普魯士人,其中至少有一萬戶是狂熱的、虔誠的宗教信徒,這些人多半全部來到了拉脫維亞”

  “他們都是標準的、經過長時間訓練的騎馬騎士,他們不隸屬於任何城堡,隻聽命於威廉的拉脫維亞總督,隻分布於幾個大的城堡,能很快聚集起來作戰,自從威廉與大夏國交好後,普魯士也獲得了大量先進的火器,甚至連騎兵戰術也有了改進,他們雖然在明麵上隻有一個軍團,但有各城堡的力量,還要神秘的騎士團,還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我記住了,伯爵大人,放心吧,我切爾卡西亞家族是整個俄羅斯唯一一個在森林裏擅長騎兵族戰的家族,都說帝國的騎兵以前主要靠著哥薩克和卡爾梅克人,實際上真正的主導力量還是我們切爾卡西亞人!”

  (切爾卡西亞,來自北高加索遊牧部族的一支,擅長騎兵作戰,後來融入俄羅斯民族,是羅曼諾夫王朝的核心力量之一。卡爾梅克人,俄羅斯人對土爾扈特人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