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6 內閣減員嚴重】
作者:軒樟      更新:2020-03-05 02:00      字數:4033
  依著皇帝剛才的口氣,和皇帝說出來的做法,皇帝若是鐵了心保韋寶,剛才的四條是很有希望達成的!

  在客巴巴看來,也頂多是封爵和皇帝認韋寶的小妾為皇妹的事情麻煩一些,至於韋寶想從正四品升遷為正三品,還有吳襄升任山海關總兵,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難道魏忠賢轉了性子,不想要錢了不成?

  按道理說不應該啊,要是魏忠賢為大明朝廷著想的話,其實韋寶封爵,和韋寶的小妾被皇帝認為皇妹,其實對於大明朝廷的影響微乎其微,頂多是讓大臣們覺得皇帝對韋寶太寵愛了一些罷了,這兩條,你魏忠賢不必阻撓的吧?

  朱由校一聽,皺了皺眉頭,想到朝堂之上言官們吵鬧不休,而且動不動就要在金殿一頭碰死的場麵,也是不勝其煩。

  “魏公公,王公公,你們去一趟內閣,先和他們幾個大學士通通氣吧,朕不想見他們,一切等明日朝堂再說,隻有一條,告訴他們,朕要給韋寶的封賞,誰都別攔著,攔著朕給韋寶封賞,就讓他們自己上關外打建奴去。”朱由校笑了笑,感覺自己這個主意很好,隨即擺擺手道:“你們去辦事吧,朕還要把手頭的活兒忙完。”

  魏忠賢與王體乾互相看了一眼,兩個人齊聲道:“是,陛下。”

  然後一起退下了。

  客巴巴、魏忠賢和王體乾都感覺皇帝近來似乎有所長進了,好像能理清楚很多事情,就拿這次要封賞韋寶的事來說,皇帝似乎腦子特別清醒,該怎麽做,決策的很對,並沒有被魏忠賢牽著鼻子走。

  魏忠賢是想通過內閣的阻礙,讓對韋寶的封賞打點折扣。

  其實魏忠賢是想阻撓吳襄出任山海關總兵這件事,魏忠賢很清楚,這件事是韋寶獲利最大的!

  但魏忠賢沒法明著說,因為在韋寶要求的這四個條件當中,這件事其實也是難度最低的。

  魏忠賢希望內閣的人能看明白這一點。

  而且,孫承宗上的奏本,雖然對韋寶大加褒獎,請求朝廷重賞韋寶,卻對吳襄隻字不提,而且隱晦的指出山海關責任重大,最好是由韋寶親自掌軍,不要假手旁人。

  在魏忠賢看來,韋寶親自掌軍,那還不如交給吳襄。

  因為不管是韋寶控製山海關兵馬,還是吳襄控製山海關兵馬,都等於是韋寶控製。

  吳襄控製山海關兵馬,等於他完成了韋寶的要求,不但韋寶的銀子能得,以魏忠賢對吳襄的了解,吳襄事後也肯定會少不得敬獻一大筆銀子給自己。

  算了,不想了,就看內閣幾個大臣怎麽說吧。

  魏忠賢幽幽歎口氣。

  “廠公,事情不是很順利,都在按照廠公設想的走嗎?廠公似乎還不滿意?”王體乾奇怪的問道。

  “不是,讓韋寶得了山海關軍權,咱家還是有些不放心!”魏忠賢道。

  “廠公擔心韋寶對大明不利?”王體乾奇道。

  “那倒不至於,但是山海關是天下第一關,誰控製了山海關,等於控製了大半個薊遼,等於控製關內關外咽喉要地。”魏忠賢道。

  王體乾點點頭,“那剛才廠公當著陛下為何不說,或者之前就不要讓我提出吳襄出掌山海關總兵一事啊。”

  “算了,吳襄那人咱家有過接觸,很膽小的一個人,根本不是帶兵之才,他掌軍,畢竟與韋寶親自掌軍不同。咱家聽聞韋寶與遼東將門的關係不睦,遼東將門都是一起的,即便吳襄與韋寶是翁婿關係,一旦牽扯到權力和利益,也不能當成一個人看。”魏忠賢自我安慰道。

  王體乾笑著點頭:“廠公說的是,管好朝廷的事情就成了,廠公操心的事情太多了,關外那些犄角旮旯的事兒,隻要他們懂得孝順,廠公就由著他們自己來吧。”

  魏忠賢笑道:“孝順是不影響的,不管誰掌軍,都不能少了孝敬咱家!當然,你們也都有份。”

  “多謝廠公!”王體乾急忙笑道。

  王體乾也清楚其中利害關係,知道最容易辦到的吳襄升遷為山海關總兵這一條,其實是對韋寶獲利最大的一條,見魏忠賢不再糾結於此,暗暗鬆口氣。

  王體乾不像魏忠賢,魏忠賢誌在保持大明朝廷,權力欲望太大!

  王體乾隻要能偷偷弄點好處,能保住自己的位置,保住利益,就可以了。

  就算以後魏忠賢倒台,不要牽扯他就可以了。

  至於韋寶在外麵混的好,權勢越來越大,韋寶是自己偷偷認的幹侄子,對自己隻有好處,沒有任何壞處。

  魏忠賢想到皇帝要給韋寶封個侯爵,苦笑著搖了搖頭,“不知道等會那幫閣臣知道陛下要給韋寶一個侯爵,他們會如何反應。”

  “侯爵也不為過吧?畢竟如此大的功勞。”王體乾笑道:“這事廠公不用太費心了,反正是陛下自己提出來的,咱們隻管傳個話,讓閣臣有事去找陛下說去,廠公也不必攬上身。”

  魏忠賢笑著點了點頭,“咱家估計這些人能跳起來!要知道,大明百餘年了,隻有李成梁得了個伯爵。陛下居然上來就給韋寶一個侯爵,還是世襲的,李成梁的伯爵還是人一死,啥都沒有落下的伯爵。陛下對韋寶的寵愛可見一斑。”

  “我還以為是廠公早有此意,對陛下說過爵位的事呢?否則陛下如何對爵位如此清楚?”王體乾試探道。感覺自己今天似乎為韋寶說的話太多了,正好推到魏忠賢身上去。

  “沒有,咱家從未有對陛下說過這方麵的事,大明有哪些個爵位,咱家自己也不是很搞的清楚。”魏忠賢道。

  魏忠賢也有些奇怪,陛下今天有點反常啊?

  到底是誰對陛下說過爵位的事兒?

  沒有人知道,因為是客巴巴偶然對皇帝說過幾句。

  客巴巴之所以偶然說過幾句,其實是想給兒子討要個爵位。

  這下沒想到歪打正著,無形當中成就了韋寶。

  王體乾點了點頭。

  “估計是客夫人吧。”魏忠賢歎口氣,笑道:“記得她跟我提過一次,可能想給她兒子弄個爵位。”

  王體乾笑了笑,沒有說什麽。

  魏忠賢的侄子魏良卿也想弄個爵位。

  在原本的曆史中,天啟六年,1626年袁崇煥寧遠大捷,論功崇煥反遭斥逐,因魏忠賢之勢,封良卿肅寧伯,予誥券,加賜莊田一千頃。後進封肅寧侯。是年十月,朝廷興修三殿告成,太監李永貞上奏魏忠賢有功,進爵上公,良卿亦封寧國公,加太師。

  現在是1625年的深秋,這個時候的魏忠賢還沒有那麽瘋狂,等到了1626年,一手遮天的魏忠賢什麽都幹的出來,包括給侄子在爵位上連升三級,從伯爵一下幹到公爵!

  這次如果立下大功的不是韋寶,而是魏良卿,以斬殺建奴上萬人這麽大的功勞,公爵是基本款了。

  魏忠賢和王體乾到了內閣辦公的大院。

  這段時間,內閣的人員有些變化。

  顧秉謙仍然是首輔,次輔朱延禧走人了,在楊漣左光鬥的案子中受到了牽連。

  閹黨大臣魏廣微仍然在。

  東林黨大臣周如磐和朱延禧一樣,也走人了。

  閹黨大臣黃立極仍然在。

  東林黨大臣丁紹軾是唯一留在內閣的東林黨大臣。

  閹黨大臣馮銓仍然在。

  等於就是去掉了朱延禧和周如磐,還剩下顧秉謙、魏廣微、黃立極、馮銓和丁紹軾五人。

  丁紹軾現在是唯一的東林黨大臣,有點孤掌難鳴。

  所以,魏忠賢其實根本就不需要去和內閣通什麽氣,內閣已經等於是閹黨一家獨大。

  但是把東林黨所有大臣都趕出內閣也是不可能的。

  隻要朝廷中有東林黨的勢力存在,內閣就需要有東林黨大臣。

  需要一個發言人。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大明體製具備了一定現代議會製度的雛形,是非常先進的。

  就算是韋寶,韋寶清理了言官衙門,清理了都察院和大理寺,韋寶也沒有辦法清除所有東林黨的存在。

  魏忠賢想讓丁紹軾充當阻擋韋寶提出的四個條件的那個人,至少阻擋吳襄升任山海關總兵!

  魏忠賢猜想,丁紹軾肯定會這麽做。

  王體乾首先將陛下的意思說了,並且詳細說了獎勵韋寶的四個方麵。

  顧秉謙、魏廣微、黃立極和馮銓看了看魏忠賢,又互相看了看,都在揣摩是啥意思?

  他們知道皇帝恩寵韋寶,韋寶與魏公公的關係似乎也很親近!

  這就不用發話了吧?照辦不就是了嗎?

  雖然賞拔的有點稍顯誇張,但是憑韋寶這趟立了這麽大的功勞,也不是說不過去啊。

  魏忠賢對眾人道:“怎麽?這次內閣看法如此一致?大家都覺得可行?”

  魏忠賢本來想直接問丁紹軾,不過忍住了,隻是看了眼丁紹軾。

  丁紹軾腦子飛快轉動,盤算韋寶升遷,韋寶的嶽父出任山海關總兵,韋寶封爵,皇帝給韋寶主持婚事,認韋寶小妾為皇妹這幾件事對朝廷的影響,對東林黨的影響。

  其實帶了立場的話,東林黨人的朝廷就是和東林黨分不開的,閹黨的朝廷是閹黨分不開的,這等於是一碼事。

  丁紹軾到現在為止也鬧不清楚這個韋寶到底屬於哪頭的,韋寶得到過朱延禧老大人的提拔,又是孫承宗的弟子,而且這次孫承宗也上奏本為韋寶請功,丁紹軾已經看過奏本了。

  還有,韋寶救過楊漣左光鬥,並且將楊漣的女兒,熊廷弼的女兒留在了身邊,還有一幫東林黨言官的子弟,都是因為韋寶的關係才得以保全。

  說韋寶是東林黨可能都說的過去。

  但是如果韋寶是東林黨,就不可能在魏忠賢手裏一路飛升,入仕才剛剛半年,已經從一個七品官,升遷到了正四品,並且才隻有十五歲,這些都是很不合乎常理的,也是大明曆史上聞所未聞的事情。

  說韋寶和閹黨沒關係,鬼都不信。

  所以,丁紹軾認為韋寶很有可能就是一個風吹兩麵倒的投機品,中立派偏閹黨成員的這麽一個人。

  可以看出大半個閹黨的人,至少肯定已經是一隻腳跨入了魏忠賢門第的人。

  這樣的人權勢過大,魏忠賢不是更要一手遮天了?

  但是韋寶取得的戰績是實打實的,人頭都送入京師了,不存在虛假的可能,再說如果是假的,薊遼、遼西、遼東所有的將領和官員,難道一起作假?

  難道孫承宗也跟著弄虛作假?

  顧秉謙、魏廣微、黃立極、馮銓相互之間又看了看。

  丁紹軾始終低垂著腦袋,看著眼前的地麵,一副走神模樣。

  丁紹軾絕對不是怕了魏忠賢,他現在作為東林黨大員,一個人在內閣孤身奮戰,若是怕了魏忠賢,早就選擇告老還鄉了。

  “九千歲到底啥意思?”魏廣微輕聲問黃立極和馮銓。

  黃立極沒說話,馮銓輕聲道:“估計不是問咱們的。”說著對丁紹軾努了努嘴,意思是問丁紹軾的。

  魏廣微和黃立極恍然大悟,也覺得應該是這樣。

  “王公公,這幾條都是陛下自己提出來的?還是韋寶向陛下請求的?”黃立極問王體乾。

  王體乾看了眼魏忠賢,不知道該如何說。

  “都是陛下自己的意思。”魏忠賢代王體乾回答道。

  幾個人哦了一聲,卻都不信,陛下怎麽可能知道韋寶要娶小妾的事兒?明星是韋寶先求,陛下再順水推舟答應嘛。

  黃立極之所以這麽問,隻是想弄清楚,哪些是韋寶主動求的,哪些是陛下主動要給的。

  丁紹軾還在想孫承宗上的奏本。

  孫承宗雖然不是東林黨,但是不管是東林黨的人,還是中立派官員,還是閹黨,其實都挺敬重孫承宗的為人,知道孫承宗不會搞誇大冒功這一套。

  既然有這麽大的功勞,升官是順理成章的,其他三條就太誇張了。

  再大的功勞,也沒有到十五歲的人就封爵的地步吧?

  封了爵位的話,那就不是幾品官的問題了,最低階的伯爵,在官位上與一二品大員也是無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