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春夏秋冬(求收藏求推薦)
作者:神情悠然      更新:2020-06-03 13:08      字數:2421
  冬日的陽光怏怏不振,一片烏雲飄來,寒意便能衝散積聚許久的全部暖意。

  臨近春節,奉安城中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然而與上一年不同,此時的奉安城內,那些酒坊客棧商鋪的主仆都換了一批,雖然貨還是一樣,甚至菜品酒水的味道也沒有改變,但離開的人,終究沒有一個回來。

  鄔奎是雅士酒坊的新掌櫃,他生的高壯,說話能讓人耳膜鼓噪,頭皮嗡嗡作響。

  這一日晚,他正清點賬目,忽然聽見酒坊後麵的小院中傳來聲響。

  緊接著,有道蒼老而雄渾的聲音響起:“近來如何?”

  鄔奎聞言,麵色一凜,卻不敢挪動腳步,隻原地作答:“稟國舅爺,一切都好,天機宗沒有再繼續追究了。”

  “嗯,你繼續做事吧。”

  院中的聲音再度響起。

  但接著,便寂靜下去。

  鄔奎在原地硬站了半個時辰,動也不敢動,直到汗流浹背時,才顫顫巍巍的抬起手,拭去額頭汗珠,忍不住歎一句:“這哪是妖過的日子……”

  大冬天的,他身上冒的汗卻比夏天還多。

  ……

  ……

  東江上的雷已經打了兩個多月。

  從春末一直響到盛夏。

  卻愣是一滴雨也沒轟下來。

  沿岸百姓整日惴惴不安,供奉江神的祠廟如雨後春筍般一個接著一個的建了起來,然而在彌彌的禱告聲中,這前所未有的天象,依然沒有半點要改變的意思。

  有人說,這是江底的龍神在渡劫,苦了今年,往後百年都會是風調雨順。

  有人說,這是江底的龍母在生子,有不得了的新龍即將誕生,老天爺這是在放鞭炮哩。

  有人說,這是江底的龍神在娶親,雷鳴其實是迎親的炮響。

  百姓的智慧總在於他們能把看到的一切都代入自己能理解的方式,且加以美好的修飾。就如同田中農夫會在揮汗如雨時想象,皇帝老爺種菜時,使的是不是金鋤頭?

  隻可惜,這樣的想象往往都嚴重脫離現實。

  所以,沒有人會去想,江底的龍神已經命不久矣,江底的龍母早已逃去,而龍神與龍母的那三個龍子,連回家相救的念頭都沒有,依然在縱日盡歡,享受著美妙龍生。

  ……

  ……

  大夏國,雲京城。

  一位遠道而來的老先生自清晨時入城後,就對沿街張燈結彩之景感到詫異。

  他不明白,這又不是過年過節,為何城中到處都是喜氣洋洋。

  然而還沒等他找人詢問,路邊的行人就已經給了他答案。

  一青衣男子道:“如此盛景,有五年多沒見過了啊!”

  他旁邊的黃衣男子跟著反駁:“唔……兄弟你此言差矣,眼前這雖是盛景,但與前兩次相比,還是差了些。”

  青衣男子有些不信,反問道:“真的?我五年前不在雲京,你和我說說,與今日相比,有多少區別?”

  黃衣男子笑了笑:“你當日不在雲京?那你可吃了大虧,當日有百花宗百花仙子過來,出手便是香滿整個雲京城的酈蘭香,我聽人說,但凡是聞到那香味的,至少增壽一旬,而除此之外,當日雲京城上還有金龍出現。你就想吧,光是這兩樣,豈是今日可比的?”

  青衣男子聞言一愣,半響才道:“那真是吃了天大的虧!不過想來也是,今日不過是錢家大少爺的成親之日,而那天卻是錢家小少爺的拜師之日,若真是一模一樣,反而還奇怪了。”

  豈料黃衣男子聽青衣男子這一聲歎,卻是連忙擺了擺手,阻止道:“兄弟,這話不可說,我們是受人恩惠,你那日不在雲京,你家人也不在?不管如何,錢家於我們整個雲京城的百姓都是有恩,你若再信口開河,說些錢家不好聽的話,我就不與你同行了。”

  青衣男子連忙捂嘴,賠笑道:“兄弟莫怪,莫怪。說起來,錢將軍今日迎娶的是哪位公主?沒聽說陛下有適齡的女兒待字閨中啊。”

  “公主?兄弟,這消息早就在城裏傳開了,怎麽你還不知?”

  黃衣男子高深莫測一笑,接著道,“咱們陛下可是把他妹妹嫁給了錢將軍,以後錢將軍可就是天字第一號的大駙馬咯。”

  “天啊!竟是長公主?”

  青衣男子猛然一呼,接著卻表情一滯。

  他掙紮了會兒,還是沒忍住,悄悄與黃衣男子問道,“錢將軍今年才過十五吧?長公主不是已經十六了嗎?這夫人比老爺大,錢家就不覺得奇怪?”

  “有何奇怪?”

  黃衣男子冷冷看了眼同伴,心中越覺這家夥不上道。

  “當真是皇恩浩蕩啊!”

  青衣男子反應過來,匆忙高聲一呼,隻是眼神中有強烈的忌憚情緒出現,同時喃喃道,“也不知錢家小少爺會不會回來,家中兄長成親,怎麽說都要回來看一看的吧?”

  豈料黃衣男子又是一昂下巴,道:“兄弟,你又不知了。這事我聽說錢家根本就沒托人捎信,為的是不叨擾錢家小少爺修行,一些事你我都知,錢家人豈會不知?”

  頓了頓,黃衣男子看到身旁有位老先生一直偷聽,不由麵露不滿。

  他忙壓低聲音和同伴道:“咱們快過去吧,我聽說上次在錢府外麵那些送禮的客人打的不可開交,今日雖說不比上次,但去晚了還是一樣連臉都混不熟。”

  “對對對,這是正事,快走快走。”

  青衣男子臉色一正,跟黃衣男子一路小跑離開。

  而那老先生,卻依然站在原地。

  隻是神色有些微妙起來。

  他輕聲自語:“這算是誤打誤撞,碰上了?那小子他兄長成親,還真找不到理由不上門……罷了罷了,就當是還他一份情,去討杯酒水喝!”

  ……

  ……

  又是一年初春時節。

  清晨時,錢小樂走出黑祠,沐浴著朝陽,伸了個懶腰。

  如今的他,已經有一米五六的個頭,滿頭青絲挽在腦後束成了發髻,插了根小木簽子。

  他穿著一身象征黑祠的黑色長袍,眉宇間稚氣已脫,青澀有餘,卻是因為生而知之的緣故,一雙眼睛卻顯得格外沉穩。

  尤其是在剛入宗時,被齊淵刻意安排參與了一些事,讓他在沉穩之餘,還多了不少內斂。

  他嘴角噙著微笑,看日出有種天然氣度。

  他腰胯著柄木劍,行走間有股俠客之風。

  “不知不覺,都十二了啊!”

  錢小樂輕聲自歎。

  手不自覺的搭在了劍柄之上。

  緊接著,他心生一念。

  忽的縱身向山下俯衝而去。

  而在山腳,一個高不過一柞的黑亮小人剛從泥土裏鑽出。

  手中,有一粒銀色金屬。

  “尋了整整兩年,終於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