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
作者:夜懷空      更新:2020-12-14 21:13      字數:2979
  兩萬朔方軍在曳落河騎兵的打擊之下險些潰敗,郭子儀連忙組織陣型,高聲呼喊道:“別亂!別自亂了陣腳,他們隻有三千人!”

  然而這三千曳落河卻勢若瘋虎,銳不可當,他們組織起鋒矢陣型隻是佯裝衝擊,也足以使得接近的敵軍退散。郭子儀麾下的騎兵更不是對手,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他急得在馬上破口大罵:“李嗣業你丫真是坑人呐!竟然拋給我這麽一個燙手的山芋!難道我兩萬朔方精銳,連區區三千胡騎都不能奈何嗎!”

  曳落河騎兵也處在危急之中,他們經曆數場大戰沒有歇息,又接連奔行了數百裏,無論人馬都疲累到了極點,全憑著求生欲和一股氣強撐著。

  然而安守忠卻犯了一個決策性的錯誤,他誤以為朔方軍還有很強的戰鬥力,一時難以消滅,自己卻快撐不下去了。而此刻蒲津渡口防禦已經空虛,不如直接衝過去奪了船泊到對岸順流而下。

  “走,占了渡口搶船!”

  三千曳落河揚起千麵旗幟,朝著渡口的方向奔去,駐守在渡口的唐軍士兵紛紛撤退到土堡之上,手執弓箭在女牆垛口還擊。

  曳落河騎兵衝入空虛的營寨之後,也並未穩固戰果將堡壘攻下來,這又是一個致命性的錯誤。他們忍著箭矢的騷擾撲到河邊,紛紛舍棄馬匹攀上了渡船,隻留下少數人在岸邊斷後。

  郭子儀重整旗鼓之後率軍衝到了渡口,依托土堡列成陣型,將數千名弓弩手梯次排列開來,又以幾十架伏遠弩接連拋射箭矢。留在岸邊斷後的百餘曳落河騎兵硬頂著箭矢衝鋒,但這樣的強弩之末還無法動搖朔方軍的陣型,被步槊兵攔截後,陌刀隊蜂擁上來砍殺在血泊之中,隻剩下一地馬屍和碎屍。

  郭子儀大喜過望,他沒想到勝利竟然以這種方式來臨,全憑對方出昏招,我自巋然不動。他興奮地大喊:“快!給我把伏遠弩架到河邊,裝上火油箭矢,給我射!”

  沒有了馬匹的北方勇士還叫勇士嗎?曳落河騎兵可以在馬背上做出無數花哨的動作,他們的雙手不需要抓馬韁,就可以使馬匹轉向,加速和停下。但對於劃船渡河,他們卻是一無所知。

  他們擠在船上用力地撥動著船槳,船隻卻在水中打轉,耗費半天功夫隻往河中央飄了十餘丈。

  郭子儀調集數千長弓手和弩兵,在岸邊一字排開朝黃河上攢射,將曳落河變為了活生生的靶子。他們剛開始還可以用角弓還擊,但距離一旦拉開,角弓六十多步的射程已經不足以構成威脅,但岸上的手執長弓和擘張弩的朔方軍卻可以繼續攢射,許多曳落河兵卒身中數箭倒入水中。

  更可怕的是伏遠弩,它能夠輕鬆地射穿船幫,油脂順著船身向上燃燒,兵卒們不斷地撲打火焰,又有一支強弩射來,竟將兩人齊齊洞穿。

  安守忠坐在船中央喊道:“擺正船身!順水去下遊!”

  黃河經過蒲津渡口流速緩慢,他低頭望著暗黃的水麵,幾乎感受不到流動。朔方軍沿著岸邊不斷往下追射,最終隻有六艘船接近了對岸,其餘不是滿船屍體就是被火焰吞沒。然而蒲津渡對岸的渡口也有數千唐軍冒出來,彎起了長弓射殺船上的曳落河勇士。

  安守忠慌忙命眾人往河中央劃,這樣能夠得著他們的就隻剩下幾十架伏遠弩,他們不斷調整弩車的方向,又一艘渡船中箭後起火沉沒。

  過了蒲津渡再往下,黃河流速變快,追在岸邊的朔方軍兵卒們也再也追趕不上,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三四艘船順著河水漸行漸遠,最終還是讓安守忠逃了。

  安守忠坐在船側驚魂甫定,再回頭看看這些船上的士卒,除去屍體就是傷兵,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插著箭矢,脫力的校尉胸口甲胄上如同刺蝟,閉目躺靠著船幫,臉上中箭的軍士把頭朝向船外,血水在船板上鋪了一層,痛楚的呻吟不絕於耳。

  八千曳落河他帶到關中有五千,結果返回時卻隻剩下這百餘人,他們可是義父從軍中選拔上來的親衛,想必他老人家知曉後定會大發雷霆,他不死也要被扒層皮了。

  岸上的朔方軍損失也尤為慘重,郭子儀統計了一下傷亡竟然在七千左右,若不是安守忠頭腦秀逗放棄了戰馬登船,今日潰敗的必然是他。

  朝廷派來的中使騎馬趕到了渡口,太監騎在馬上叉手說道:“陛下已經從靈武回到長安,特命我來傳口諭,郭大夫若戰事結束,就請立即回長安聽封受賞。”

  “這麽著急?”郭子儀訝異地張大了嘴巴。

  “當然,封賞功臣乃是大事,自然是一刻也不能緩。”

  ……

  李嗣業進駐商洛縣之後,又迅速率軍南下,在商洛縣以南的桃花驛兩側依山下寨,將通往武關的道路堵死。

  李歸仁連著三日叩關不克,決定撤回商洛縣再搜刮一些糧食,誰知李嗣業已經將歸路截斷,他仿佛被堵進死胡同中的老鼠,徹底斷絕了逃出生天的機會。

  他認為進攻李嗣業是沒有任何希望的,鳳翔郡和細柳原兩戰已經充分認識到河西軍的戰鬥力,真是強得不像話。現在唯一的可能就是攻克武關後迅速南下,這樣才有可能徹底把唐軍甩在身後。

  守在武關的王思禮可能是個能捏扁的軟柿子,他連忙命軍士在層峰驛附近大肆砍伐樹木,然後做成攻城梯和攻城錘,又開始連續強攻武關。

  王思禮日夜在城牆上巡守,寒冬裏手執長槍,甲上冰霜迸落,鏗然有聲。叛軍日夜叩關不止,唐軍折損嚴重,他張望遠方翹首以盼,心想李嗣業怎麽還不來!我已經快堅持不住了。

  李嗣業命令士卒在桃花驛兵寨加固防禦,遲遲不肯出動進攻。隻要多熬李歸仁一天,他到時候就垮得越快。

  等到了第十日,叛軍開始宰殺馬匹充饑,兵員數量也急劇銳減,多少人黑夜裏還圍著篝火,第二日卻已經凍斃在關下。

  李嗣業站在寨牆內的瞭望塔上遙望,叛軍在武關道間搭建不少無數木棚,馬匹的骨架扔得到處都是,地麵上橫七豎八躺滿了人,也不知有多少是死人,又有多少活人。

  “可以了!騎兵三路出寨進攻李歸仁,與武關王思禮匯合。”

  在這十日等待中焦躁的何止是王思禮,臧希液和段秀實等人也磨刀霍霍,數次請求出戰卻不得允許。李嗣業這一聲令下後,他們所率領的飛虎騎與瀚海軍宛如猛虎出牢籠,朝駐紮在層峰驛的李歸仁中軍直撲而去。

  經過短暫的戰鬥之後,叛將李歸仁率部投降,隻可惜他率領的一萬餘騎兵,經過連番攻城折騰之後,隻剩下不足四千人。至此,安祿山遣入關中的十萬軍隊已經全部消滅,沒有一丁點的水分。

  李嗣業把他裝進了囚車中,也派人送往了長安。

  王思禮雙眼通紅,麵皮浮腫走出武關城,他頂著蓬鬆的發髻來到李嗣業麵前,躬身叉手道:“李大夫,你若再遲來一步,武關必然要失守,李歸仁也必然要放跑了。”

  “錯了,王尚書,李歸仁已經是強弩之末,你以為你快堅守不住,但是他已經連一次像樣的進攻也無法組織。打仗就是這樣,誰能夠堅持下去,誰便能夠獲得最後的勝利。所以說活捉李歸仁,消滅叛軍騎兵是你的功勞,等我們回到長安,我定要在陛下麵前為你請功。”

  王思禮尷尬地咳嗽了一聲:“大夫何須如此,我豈敢獨占此功?”

  “沒關係,我手裏有張通儒和孫孝哲,你有李歸仁,郭子儀有安守忠,你我為同僚,應當平分秋色才是。”

  好一個平分秋色!王思禮和郭子儀若是知道他這幾場贏得輕鬆寫意,心裏不知又是什麽感覺。

  皇帝派出的中使程元振來到了武關,見到西涼郡王和兵部尚書後也不下馬,倨傲地揮動著拂塵說道:“陛下已經入了長安,命我前來召兩位前往京師接受封賞。”

  李嗣業顰起眉頭,現在不正是乘勝從潼關入陝郡,收複洛陽的大好時機嗎?非要叫他們回去領什麽功勞封賞?

  等程元振帶隨從離去後,行軍主薄戴望在他身旁叉手低聲說道:“如若我所猜不錯的話,皇帝此次召喚你們入長安,表麵是要獎勵封賞,實則是瞄準了大夫手中的河西北庭安西三軍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