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一個兒媳半個女(33)
作者:寒無衣      更新:2020-05-21 00:36      字數:2301
  牛村長聽見了以後,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他是牛家村的村長,和附近幾個村子的村長都十分熟悉,有時候會因為春耕秋收的事情討論事情。

  所以和見過張村長的孫子,那孩子才七歲大,是一個可愛機靈的孩子,雖然年紀小,但是已經非常懂事。

  聽說,張村長去年已經把他送進學堂了。

  沒想到,竟然就這樣死了。

  牛村長難免有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我又能護孫子多久呢?

  見牛村長發呆,張村長以為他不同意,就直直地跪了下去,要給牛村長磕頭。

  牛村長的兒子牛新強反應極快,一把接住他的頭。

  “張叔,你不要這樣。”

  張村長說什麽也不起來,他自己年紀大了,死了也沒事,可是那些年輕人,那些孩子,才過了多少歲月呢?

  他身體就像是黏在了地上,喘著氣說:“牛村長,你們就行行好吧,給我們借點糧食吧。也不用太多,能讓年輕人活下來就好。哪怕是一口米湯也好。”

  張村長的身體很虛弱,看樣子很久沒吃飯了,扶著他的牛新強完全不敢用勁,隻能求助地看向牛村長。

  其餘的人看到張村長跪了下來,也跟著跪了下來。

  村子周圍跪倒了一片人。

  人很多,可是這時候卻很安靜,就連往日裏最喜歡玩鬧的孩子都靜靜地抱著父母的手臂,怯怯地望著牛村長。

  薑如在後麵站著,看著這副場景,喉嚨像是堵了一塊石頭一樣,難受得讓他想要不顧一切地拿出糧食來救人。

  可是,她很快就清醒了。

  她不能這麽做。

  如果她把糧食拿出來,要怎麽解釋糧食的來源呢?

  她必須得想個辦法才行。

  牛村長也心又不忍,撇開眼讓牛新強把張村長扶了起來。

  “張村長,你容我們討論一下。”

  如果真的什麽也不出,是不可能的。

  那麽多人,哪怕是好久沒有吃飽,拚了命也足夠讓他們的村子元氣大傷。

  何況,這些村子裏或多或少都有姻親,怎麽也沒法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餓死。

  村長找了村子裏眾多有名望的人來商討,很快就拿出章程。

  每家每戶都捐一點,量力而為。

  薑如得了消息就回家說了。

  段小梅知道後,沉默了一會兒,看著糧缸發愁道:“娘,天災還不知道要到什麽時候才會結束呢。這些糧食還不夠我們自己吃,沒有多的給別人啊。”

  薑如看了看糧缸裏還剩下的小半缸糧食,“這些都捐了吧,我們還有新收的糧食,可以堅持不少時間了。況且,朝廷現在也該出政策了,不可能讓百姓全都餓死。”

  “娘,要不還是少捐一些吧。”

  牛新章聽了,蹙眉道:“小梅,娘既然做了決定,肯定早就有打算了,你就不要多話了。而且那些人那麽可憐,娘子你不想幫一幫他們嗎?”

  段小梅聽到夫君也這麽說,便按捺住心裏的不安,“我知道了。”

  段小梅也是個心善之人。

  可是她還有兩個孩子,夫君是個身體弱的,婆婆的年紀也大了,這讓她不得不多思慮一些。

  她見無法改變婆婆和夫君的決定,心裏下定決心,之後要吃得更少一些,不管怎麽樣,都要節省一些。

  薑如看牛新章的表現,挑了挑眉。

  渣兒子果然是渣兒子,慨他人之康,做的到是順手。那話說得好像是多孝順她,多聽她的話,其實不過是覺得我無論如何也不會讓他餓著。

  看來還是吃苦頭吃少了!

  薑如之所以那麽大方,是因為她早有準備,藏了一地窖的糧食。

  可是這些東西的存在,她沒有告訴任何人。

  渣兒子作為家裏唯一的男人,自從學堂停了課,每天在家裏什麽也不做隻知道吃吃喝喝睡睡,偶爾拿本書裝模作樣,從來都沒有考慮過糧食夠不夠的問題。

  薑如用一個麻布袋子把糧食裝好,提在手上說:“我去送糧了。”

  牛新章依靠在門上揮了揮手,“娘快去快回。”

  段小梅抱著孩子把薑如送到門口。

  “我去送糧食的時候,你在家別開門知道嗎?”薑如反複囑咐道。

  段小梅點了點頭,娘每次出門都要這麽囑咐,她都聽熟了。

  “娘,你快去快回。”

  薑如知道自己給的糧食肯定算是多的,隻是沒想到竟然比其餘人給的要多了一倍。

  由此,便分外矚目。

  可是這個時候再拿回去也不可能了,隻能把糧食倒在了村長提供的籮筐裏。

  她的袋子肯定是不能留下來的,這麻布袋子要十幾文一個呢。他們家裏就不到十個袋子。

  回去的路上,李大姐悄悄地拉住她,“新章娘,你是怎麽想的,怎麽拿了那麽多糧食出來?你們以後不吃飯了?”

  看她滿臉擔心,薑如聲說:“你忘了,我們家比別人都要早收糧食,產量要多一些。而且我們家隻有三個大人,兩個小孩,吃得不多,節約著吃雖然吃不了多飽,但是也不至於讓人餓死。”

  “可是誰知道這天災什麽時候過去?”李大姐恨鐵不成鋼地點了點她的肩膀。

  “對啊,不知道天氣什麽時候才能轉涼,這都已經十月份了,還不見下雨。”

  “你別跟我轉移話題!”眼看著到了自個兒家,李大姐扯著她進了屋,站在陰涼處才說話。

  “李大姐你也看到了,那些人有多慘,我們家好歹比別人家好一些,所以能幫一把就幫一把吧,那麽多人,都是人命啊。”薑如說。

  她自認為給的糧食不過是小半袋黍米,並不值錢,分量也不算多。

  可是對於李大姐來說,薑如捐出去的黍米夠他們家吃十多天了。

  “誰不是拴緊了褲腰帶過呢?”李大姐歎了一口氣,“就你大方!以後你餓的時候才知道苦呢。”

  薑如笑道:“朝廷總不能不管我們,再過段時間,鎮上應該就會有措施了。”

  李大姐搖了搖頭,“那麽多人,朝廷哪裏管的過來?算了,不說這個了,你快些回去吧。”

  薑如從懷裏掏出來一本書,遞給李大姐,“這是給小江帶的。不管怎麽樣,不能把學習落下了。我們新章說小江是個有天賦的,反正現在也不能做別的,不如讓他看看書,轉移注意力,說不定也就不那麽餓了。”

  說著,她就低頭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