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免賦
作者:禪心菩提      更新:2020-05-19 13:03      字數:2213
  “臣建議,免賦。.”

  什麽,所有人大吃一驚,免賦意味著這一年沒有稅收,也意味著國庫時刻可能會空虛。最主要的是,這些大臣的俸祿沒了。每個人從心裏一萬個不願意,但又不敢反駁無忌的話。

  無忌雖然不搞黨派,一心隻為秦國。但在秦國的根基之深,是任何一個人都沒有辦法撼動的。而且深受皇帝喜歡。盡管曾經李斯和範雎想盡辦法想動搖無忌的位置,但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最主要的是他女兒是當今皇帝唯一的妃子,而且還是皇後,母儀天下,無人能撼動。

  大家隻能腹誹,不敢聲張。

  “老師,可以說說為什麽?”

  “既然減賦了,就得讓百姓感恩,減三成,百姓會講大部分糧食上交,自己以後一年會怎麽樣呢,會新生怨恨。減五成,好,不上不下,苦了軍隊,作戰時糧草不夠,百姓雖然勉強夠一年的糧草吧,但想拿出更多是不可能的了。所以打起仗來,百姓不會再捐糧,因為他們會覺得朝廷已經收過糧草了。而軍隊則會怪朝廷,連口飽飯都不給吃。”

  “嗯有道理,但完全免賦的話,未來一年部隊就會很苦了。.”

  “不苦,第一部隊有屯田,雖然大旱,但也有收成。第二部隊可以輪休,這樣一大部分時間就在家裏了,那麽他們的口糧其實百姓已經負擔了一部分。根本不會斷糧。而一旦發生戰爭,那麽朝廷征收糧草,各個家庭都會支持,因為朝廷免了賦稅後才沒有糧草打仗,而且國庫的糧食都支援受災嚴重的地方了。百姓感恩戴德,就會怨言極少。”

  群臣小聲的商討著,有些喜歡拍馬屁的已經開始尋找各種支持的理由了,一些反對的大臣也在反複醞釀,就是不敢吭聲,無忌看著一群人可笑的表情包心中也是無奈。

  “陛下,至於百官的俸祿,可先行由各城的商旅稅費墊付,今年大旱,糧草緊張,其他可充饑的物品緊俏,一定有大量商旅買東賣西。我們可以加收一部分的稅款,來解燃眉之急。”

  “嗯,有道理。不過這些商家會不會因為稅款高了,不願來秦國。”

  “不會,商人謀利。今秦國水利改造很成功,而且原先秦國貧瘠,有很多耐旱的食物,肯定有大量的商家為了謀利而來秦國。而且秦國征收的關稅,他們會加到成本裏,實際上誰需要這個商品,誰就要為此買單。.”

  “這樣啊。”征明從來沒有經過商,所以對此中門道不是很了解。如今聽無忌一說,想想應該也是這樣操作的“怪不得聖賢都反感商旅。”

  “無奸不商,雖然商人講誠信,但畢竟是為了掙錢,不可能做虧本的買賣。”

  “好,那就依老師所言,加收商旅的稅費。”

  群臣稱讚方才退朝。

  第二日,朝廷下發明文減免賦稅。百姓歡呼雀躍,同時秦國的一種野菜受到追捧,這種野菜耐旱,曬幹後,清炒味道十分不錯,而且可以久存。於是各國客商,紛紛前來購買,一時間不值錢的野菜,被人炒到了天價。漫山遍野全都是挖野菜的人,野菜快被挖完了。

  秦人們有點開始瘋狂,征明聽到匯報,很是擔心。可百官很開心,因為有了稅收,就有了俸祿。這日,征明找無忌來商量。

  “老師,朕怎麽覺得這回,有點危險呢?”

  “回陛下,臣想過了,並且讓呂不韋去查了,背後沒人操作,不過情況確實太瘋狂了。秦人原先淳樸,現在卻變得如此唯利是圖。”

  “是不是該出手製止一下,”

  “臣想再看看,看看這樣的商業行為到底有多厲害。”

  “這有用嗎。”

  “臣,覺得,有用。而且用好了,說不定會有很大的作用。”

  接下來,越來越多的秦人參與到野菜的挖掘中。附近的野菜被挖完了,就挖遠的,遠的挖完了,就挖無人區的。總之哪有就去哪挖,很多人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秦人的瘋狂逐漸引起了部分官員的重視,有些直接出麵製止,有的不停上書,希望皇帝下令製止這一切。

  征明每天收到大量的奏章,但一直壓著,他要看看最終的結果是什麽。

  終於,所有的野菜挖完了,已經是有價無市了。再高的價錢也買不到想要的東西。

  很多秦人在家翻箱倒櫃,找自己家裏儲存的野菜,開始販賣,又有一部分窮人,一夜致富。其他人眼紅,發誓來年一定也要儲存大量的野菜。

  在這種情況下,無忌麵聖,希望征明開始控製局麵。

  “老師,就這樣結束了嗎?朕還沒看出門道呢?”

  “陛下已經夠了,再下去要動搖根本的。”

  “哦,現在看來秦國很多百姓,一夜致富。完全沒有受災的痛苦。反而還很慶幸。”

  “對,這就是危害。今年致富的人,會覺得財富來的太簡單,明年不會再辛苦勞作,肯定會上山挖野菜。而今年眼紅的人,明年也會去挖野菜,挖的人多了,剩下的人都會跟風,就會越來越多的人去挖,這樣大量的勞動力都投入到這個事情上,就不會有人去種地。關鍵問題是,明年風調雨順了,其他國家豐收了。誰還需要野菜?那我們秦國豈不是撐過了天災,卻沒有躲過人禍。這樣兩年,秦國改革的所有成果都會沒有了。”

  “嗯”征明仔細思考了一下,“朕就說這件事情上,老是覺得心裏隱隱擔心著什麽。看來就是這個。但如何阻止呢?”

  “阻止是沒用的,越阻止,大家就會覺得奇貨可居,反而大規模的去做。我們要做引導。比如計劃明年收多少糧食作為規劃,或者用其他的東西去引導。”

  “老師可有好的辦法。”

  “政府調劑每項東西的價格,然後同時控製東西的產量,對於這種投機的行為進行嚴懲。對其他國家的商人,也要進行幹涉,隻要哄抬價格,或者囤積貨物,就要進行嚴懲。”

  “這樣可行?”

  “不能阻止,但能遏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