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更好
作者:禪心菩提      更新:2020-05-19 13:03      字數:2202
  “這”任遠一直再回想法律條文。“按照秦律的規定,丙並無任何過錯,而且也付出了勞動,這馬糞應該歸他所有。但甲乙沒有必要說假話,那就是他們也付出了勞動,這馬糞應該也有他們的份。學生覺得平分最好。”

  “嗯,那如果三人都不願平分呢。必須讓你判給其中一方。因為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對的。”

  “這”任遠知道這道考題沒那麽簡單。但自己確實給不出什麽答案。兩方都有理,而且也都占了法律依據。不可能有一個合理的中心點。

  “那這是最後一課,這次案件你的處理非常好,找到了一個有力的依據。但並不是每個案子都有一個中心點。大部分的案子就像這樣,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所以你要看,哪個判罰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好的方向發展”任遠認真思考著

  “對,你看甲乙收馬糞的時候沒人看到,丙收馬糞的時候不知道是甲乙的。其實雙方都沒有證明自己當時的情況。所以這時你把馬糞判給甲乙,有一種結果。判給丙又有另一種結果。”

  “兩種結果是肯定的,但老師你怎麽判定這兩種結果所帶來的,是我們所要的。”

  “你看,丙在馬路上拿了東西,並沒有付出勞動,或者說付出了少量勞動。.而甲乙卻是付出了很大的勞動。如果你判給甲乙,那麽天下人就會知道政府是根據誰勞動誰所得的原則。那麽天下人就不會想著不勞而獲。而如果判給丙,那麽天下都會知道,政府支持的是誰最後所得,就是誰的,那麽是不是人人到大街上,看見無主之物就去拿,然後就說根本不知道是誰的。每個人都想著如何鑽空子,竊取別人的勞動成果。你說說看這導向還不明顯嗎?”

  “有道理,這點學生真沒想到。我們每次判罰都會有這麽大的引導作用。學無止境,學生記住了。”

  “嗯,至於你之前探討的法到底應不應該變,要因時因地的去看。這也是我當初執意要將所有人斬殺得原因。一是告訴天下,秦國之法很嚴,一旦觸犯無論原因都要受到懲罰。二是,新法設立初期,如果變來變去法就沒課威信。也就不會讓人信服。但法也需要變通,一條法律如果過時了,那麽不改就會拖累社會進步,甚至可能亡國。”

  “這道理老師以前講過,學生明白,這些時日看過老師的批文,感受頗深。”

  “嗯,好,老師老了,秦國一統天下,和平治世恐難見到,你還年輕,記住了,一定要在關鍵時刻力挺變法,別成了稀裏糊塗的衛道者。.覺得現今輝煌的一切就必須一成不變。記住,變則生,不變則亡。”

  “學生明白。”

  “好了,為師也累了,下去吧。”

  任遠恭恭敬敬的退出房間,衛鞅很欣慰也很擔心。任遠太過聰明,又受陛下青睞,不知道長期下去,會不會變。如果成為一代權臣,將會禍害無窮啊。但世事無常,他又能如何阻礙呢。

  夜深了,征明還在批改奏章,小蝶坐在一旁剝著水果。征明將最後一份批改完成,活動了一下。

  “怎麽最近這麽多奏折?”小蝶好奇的問道。

  “今夏大旱,好多地方顆粒無收,全都是申請減稅的。”

  “顆粒無收?這麽嚴重,沒有申請救助,反而申請減稅?”

  “哈哈,你不知道這兩年,農家在秦國一直興修水利,所以即使大旱,也能保證收成。所謂的顆粒無收,隻不過是誇大其詞。形成了習慣。”

  “這樣啊,那就減唄,那還能怎麽樣呢?”

  “是啊,帝王也隻能這樣,也變不出花來。”

  “天下大旱,那其他各國豈不是也一樣。那我們豈不是有機會。”

  “嗯,最近他們大力研究火炮,國庫本不充盈,再加上此次大旱,估計每個國家都夠喝一壺的。不過像齊國,楚國,這些大國,應該是沒多大問題的。”

  “嗯,隻要秦國把握好每一次上天給的機會,就肯定能超越其他各國。”

  “好了,時候不早了,就寢吧。”

  第二日,早朝,征明聽完大臣們的奏報,認真思考了一下。接下來的減稅標準。

  “剛擴完軍,現在如果稅負減的太厲害,部隊恐怕無法支撐。所以眾位愛卿提提意見,將辦法想一想。看看該如何處置當前得局麵。”

  “稟陛下,部隊剛擴充完畢,但現在施行的是囤田製,軍隊也有部分收成,雖然今夏大旱,但糧草應該缺的不多,臣提議減少稅負五成。剩餘的提供國防建設”李斯建議到。

  眾位大臣開始討論,五成,就是減少一半。部隊增加了一倍有餘,賦稅減少一半,意味著國庫要用很多來填補空白。那麽國庫空虛,萬一再發生什麽,恐怕根本無法應對。

  “臣反對,按照丞相的意思,秦國無法抗住接下來可能麵對的危險。”戶部第一個提出反對。

  “臣等也是這麽認為的”很多大臣符合道。

  征明看著兩邊爭的麵紅耳赤,唯有無忌一句話不吭,證明他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征明頓時更加踏實。老師的主意一向管用。

  範雎很聰明,它本身是支持減稅三成的,但看到無忌沒有發言,硬生生將話吞了進去。隻靜觀其變。

  李斯發完言看到無忌的表現,知道自己有點出風頭了。很危險。後悔自己當時應該找個人先試試水的。

  底下大臣也有聰明的,立馬閉了嘴。還有些人比較耿直還在爭吵。征明看著百官的變化,心中卻在感歎,當時設計朝堂的人,君王高高在上底下每個人的一舉一動全都盡收眼底。聰明的帝王就可以看出每個人的心裏變化的看看有沒有人欺瞞自己。

  待大臣們吵的差不多了,征明覺得很無聊了,才打斷大家的爭吵。

  “老師,你對減負怎麽看。”

  “老臣不敢說,怕群臣用口水淹死我。”

  “哈哈,有朕在,不會的。”

  “那老臣說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