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南衙南衙(十二)
作者:塵都乞兒      更新:2020-05-19 11:54      字數:2629
  看圖說話,是一種極端重要的能力。

  關乎性命。

  權策拿到了上官婉兒傳出來的消息,一幅畫,裏頭一個白衣士子,端坐桌案前,悠閑品茗,有個女子,兩隻手幻影成了四隻,在忙碌著擦桌子收拾餐盤,汗滴四濺,不可開交。

  “君且安坐旁觀,此事由妾身處分”

  大抵是這麽個意思。

  權策搖搖頭,並非他不信任上官婉兒,隻是她在政治運作和文壇論戰之上,長袖善舞,調理穩當,進退裕如,頗見功力,但在陰私之事上,卻是失之爛漫,常有旁逸斜出,激情一到,總會衝擾了冷靜判斷。

  “花奴,你傳消息進宮,告訴瑤環……罷了,請她找個機會出宮一趟,我要與她晤麵”

  權策揉了揉眉心,戎裝宮女是謝瑤環的人,但卻有一批在上官婉兒身邊當差,難保消息不會走漏,這種事,說小也小,說大也大,上官婉兒是他的女人,但也自成一方勢力,他寧願多費些手腳,也不願傷了上官婉兒的心。

  “是,主人”花奴屈膝應命,臉上有些羞羞的模樣,顯然對權策和謝瑤環的關係一清二楚,想到了歪處去。

  權策也不在意,又對絕地吩咐,“這段時日加派人手,嚴控神都四門,有東宮方麵人馬出京,無論何人,定要嚴密監視跟蹤,絕不容有差”

  “主人放心,我已經安排妥當”絕地跟了權策這許多年,深知他的習慣,每每遇事,撒網搜集信息和掌握行蹤,永遠都是第一步操作,謹慎已經滲透到了無字碑的毛發之中,從不打無準備之仗。

  “主人,崇敏郎君來了”書房外,姚佾款步行來,朗聲稟報,她今日穿著一身青色胡服,挽著道士發髻,顯得很是幹練。

  權策唔了一聲,揚聲讓他進來。

  絕地和花奴退出幾步,到門外恭候。

  他們敬重的是自家主人疼愛的崇敏郎君,而不是勞什子信陽王。

  武崇敏快步衝了進來,神情惶急,“大兄,大理寺的官差又抓了父王府中的錄事參軍”

  “莫要驚慌,堂堂郡王,臨大事要有靜氣,陣腳先亂,如何成事?”權策瞪了他一眼,開口就嗬斥了幾句,板著臉道,“大理寺奉旨辦差,依流程拘提罪嫌,有何出奇之處?”

  這段時日,秋官衙門、大理寺和禦史台三法司,依著武後的旨意,分頭徹查彈章奏明的罪過,陸續抓了十數人,都是來自地官衙門、太平公主邑司、定王府的中下級官吏,蘇州離神都路遠,派下去的監察禦史,尚且沒有到地方,暫時無人入獄。

  武崇敏氣息一滯,權策的反應與他的預期反差太大,心神卻莫名安定了下來,訕訕的摸了摸後腦勺,皮實地湊上前來,“大兄,會抓到什麽程度,會抓盧郎君麽?”

  他是知曉盧炯的重要性的,以蘇州刺史,俯扼整個江南道,地位不下於劍南道的益州刺史鮮於士簡和河北道的並州都督來衝,這三人都是權策精心布局,以一隅掌控一道的要衝人物,若有閃失,損失必重。

  “休要胡言”權策用筆杆敲了敲他的腦門兒,微有些不滿。

  姚佾在旁咯咯一笑,遞上一塊絲巾,柔聲安撫道,“崇敏郎君莫要憂心,法司自有章程,抓誰不抓誰,自有分寸,終歸要有證據才能定罪,沒有證據,抓了誰,還不是要原樣放回?”

  武崇敏也是關心則亂,拿著絲巾擦了擦額頭的汗漬,衝著姚佾嘿嘿笑,躊躇了下,“終是崇敏惹出來的禍端,連父親、母親都牽連了,大兄,可有差事分派給我,也好盡盡心力?”

  權策不由失笑,思索了下,眼中厲光一閃而過,肅容道,“崇敏,我正有一件事要安排你,你現在是相王府長史,既是遇到了難處,就該多尋些助力,崇胤來信說,相王明日就將回京,你該多去拜會拜會”

  武崇敏眨巴眨巴眼睛,有些不解,他要求助,橫著豎著排,相王府都排不上號,想不明白,便聽大兄的,這是他長這麽大的習慣了,“是,大兄,我明日去安喜門迎候相王”

  權策微笑點頭,一臉孺子可教的驕傲,叮囑了句,“你去吧,左右都是長輩,莫要太在意麵皮”

  武崇敏點頭應下,轉身又匆匆忙忙地跑了。

  權策微微搖頭,他和弟弟武崇行是兩個極端,武崇敏動手能力強,風風火火,武崇行卻是越發懶惰,有捷徑走絕不費力,做事也是慢悠悠的。

  姚佾看了權策一眼,撇撇嘴,他正瞧著上官婉兒笨拙的畫作發呆,“主人,我們可還有旁的動作,策應一下崇敏郎君?”

  “沒有了”權策淡定搖頭,他從武後的措置中,感覺到了試探,沒有感覺到殺氣,要不然也不會將姚崇和盧炯從風波中剝離開來。

  東宮的攻勢繞開他,故意擺出一副忌憚他權勢的模樣,令武後心生狐疑,這種情形下,被動挨打,是最好的應對姿勢。

  “那為何讓崇敏郎君去求助相王?”姚佾見他回應冷淡,不依了,擰身坐到他懷中,攬著他的脖頸,趴在他懷中吐氣如蘭。

  “崇敏啊,他還年輕,需要,多看清一些東西”權策伸出雙臂,將她擁住,幽幽說道。

  姚佾蜷了蜷身子,嘴角噙著甜笑,不再多問。

  太初宮,雙曜城,東宮。

  氣壓極低,整個宮中,敢大聲說話的,實在不多,太子李顯和太孫李重潤都不敢大聲喘息。

  安樂郡主李裹兒出於憤怒頂峰,無人敢攖其鋒,她的一個嫡親姐姐,在她麵前打鬧嬉笑了幾聲,居然拎了鞭子,追殺上門,到姐姐殿裏暴虐抽打了一圈兒,若不是有宮女死命攔著,用身體保護,她那個姐姐也免不了毀容破相的下場。

  彼時,她凶狠嗜血的眼神,烙印在所有人的心中,無人敢於招惹。

  太子側妃董氏在此時為平恩郡王李重福議親,本也存了別苗頭的心思,有刻意撮火之嫌,韋氏強行控製住李裹兒再度發飆,親手施了家法,李裹兒挨了二十棍子,愣是一聲未吭。

  無論李顯和韋氏還有李重潤等人如何安撫勸慰,隻是不肯搭理人,一張臉冷若冰霜,眼中看誰,都滿是戒備。

  愁雲慘淡。

  “看起來,還應再加把勁,此番定要給權策點顏色看”李顯也是動了真火,李裹兒是他掌上明珠,遭到如此欺辱,他這個做父親的,又怎能輕饒?

  “哼,母皇護著,加把勁有什麽用?”韋氏尚且冷靜,她不以為然,武後輕易就允許武崇敏毀婚,定然掌握了李裹兒的把柄,更何況,秋官尚書宋璟、禦史中丞葛繪,大理寺卿狄光遠,三法司主官齊刷刷都是權策黨羽。

  “那便彈劾權策,此獠口蜜腹劍,實在陰險”李顯站起身踱步,按捺不住了。

  韋氏冷哼一聲,嗬斥道,“你若是還想給裹兒做主,就莫要添亂”

  武後會允許查問,關節就在於她繞開了權策,示敵以弱,若是真對權策下手,隻會適得其反。

  李顯頹然歎息,像個老農一般蹲在地上,唉聲歎氣,心疼不已。

  韋氏看得實在看不下去,移開眼去,邁步走開,隻留下一句,“你且照管好裹兒,我自有辦法給權策教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