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金銀金銀 二十一
作者:塵都乞兒      更新:2020-05-19 11:54      字數:2476
  萬歲登封元年三月初,武後終於出關,在嵩山行宮召見後突厥、鐵勒九姓和吐蕃各方人等。

  席間君臣和樂融融,武後言辭溫和,先後提及天朝對後突厥內戰,鐵勒九姓和吐蕃的商道等事憂心忡忡,藩屬各方體察皇帝陛下聖心,競相表達忠心,各自退讓,達成了一係列共識。

  後突厥兩部之間劃設緩衝區,緩衝區內突厥兩部人丁悉數撤出,由鐵勒九姓中的葛邏祿部與天朝拓跋司餘、趙與歡所率兵馬共同戍守,準許葛邏祿部移民充實該地。

  回紇部為大周與鐵勒九姓貿易通商中轉,後突厥默棘連部為大周與後突厥通商中轉。

  吐蕃自願讓出西峪石穀城,當作商埠,退出東蝸關,由大周軍隊與吐蕃軍隊共管,以保商道安全,自此,吐蕃邏些城及以南,由劍南道安戎城通商,北地則由西峪石穀城通商,互不幹擾。

  在武後的親自見證下,後突厥默棘連部與默啜部簽署和議,允諾不相攻伐;鐵勒九姓葛邏祿部與回紇部定下盟誓,回紇部中轉之天朝財貨,輸送給葛邏祿部的,除成本外,不額外加價。

  武後高居上座,俯視下方來來往往的藩屬,笑容如花綻放。

  經此一事,北塞各方勢力犬牙差互,各方加意提防,互為仇敵,吐蕃實質上已然分裂,論欽陵控製的邏些城以北,與赤都鬆讚普控製的邏些城以南,雖共有一個國號名義,但再想聚力行事,已是絕不可能。

  更重要的是,借助通商府將大周商貿優勢整合,化為實質,成了懸在外藩頭上的利劍,大周的無上地位和仲裁角色,前所未有的強化。

  “諸藩秉承仁恕之道,和衷共濟,轉禍為福,朕心甚慰”武後走下丹墀,來到幾家大藩頭領中間,長身玉立,雙臂伸展開,情緒激昂,“朕說過,天朝乃大周與外藩所共有,所謂君子喻於義,眾卿為天朝共榮之大義,不惜舍棄利益,朕亦當持正秉衡,扞衛正道”

  “自今日始,有誰膽敢毀約背諾,陽奉陰違,膽敢私相授受,損人肥己,朕不答應,凡我天朝萬邦,亦當並力,共擊之”

  “陛下英明,燭照萬裏,萬邦子民,鹹感恩德”

  “陛下萬歲,萬歲”

  隨扈皇族諸王、朝中重臣與外藩一同,跪倒在地,山呼萬歲。

  武後站在大殿中央,伸展雙臂,微微仰頭朝天,盡情享受著天朝正朔、萬邦之主的無上尊榮。

  “都起來吧,諸藩鞍馬勞頓,著光祿寺賜盛宴於會館,以賀此盛事”

  武後舉步重新邁上丹墀,矯首回顧,在權策身上停留了良久,隻見他麵如平湖,不見大功得成的驕矜之色,也沒有迫使姻親付出慘重代價的難堪糾結,就是那樣平平淡淡站著,仿佛一切都與他無關。

  武後的眸光越來越深,歸於一個動人的微笑。

  “朕體不豫,相王、梁王代朕作陪”

  “權策,你與後突厥默啜部分屬姻親,公而忘私固然可嘉,太過不講情麵,也是不妥,此乃家事,便不再此地詳說,你請大王子隨朕同來,在朕麵前,找出個商議情理兼顧之策,不然,休說雲曦,便是朕,也饒你不得”

  此言一出,眾人神情各異。

  大周朝臣王公騷動一瞬,便歸於沉寂,權策處置外藩事務,事機圓滿,當得起大公無私,任誰也找不到話說,武後為此心生憐惜,法外加恩,雖說突兀,但並不出格。

  外藩隊列中,大多隻是對權策的得寵程度,有了更深認識,隻有暾欲穀,麵色有些緊張,旋即恢複平靜。

  和議已成定局,即便天朝有意變動,也當另外設法,不至於朝令夕改,損傷默棘連部利益。

  “臣遵旨”權策躬身應命,在眾目睽睽之下,邁步麵向楊我支。

  不過區區數日,楊我支仿佛蒼老了十歲,兩鬢華發雜生,麵上蒼白一片,眼神不複原先桀驁淩厲,但卻複雜了許多,見到權策來到麵前,驚鴻一現的仇恨,很快被深沉包裹了起來。

  權策不以為意地一笑,伸手延請,“兄長,請隨我來”

  楊我支遲鈍地點點頭,落後權策一個身位,亦步亦趨,一道向武後寢殿行去。

  武後禮敬佛道未久,寢殿中裝點素雅,三清道尊金身、佛龕都還在,清香嫋嫋。

  “不用拜,到朕跟前來”權策才要躬身,便被武後製止,擺手讓他到身邊,拉住他的手,細細端詳著他的麵孔,眉頭倏忽立起,“小東西,卻是狠心得緊,雲曦才給你誕下嫡子,你便對她娘家下如此狠手,你可還有顏麵回神都見她?”

  權策平靜的臉上,恰到好處露出羞慚愧疚,又極快隱去,輕聲道,“陛下,臣無刻意針對之心,甚至,也有私心在,屢次施壓暗示,舅兄無動於衷,談判桌前,一言一行,眾目所矚,大周為上國,不秉公,則威信難存,實不能屈法申恩”

  武後聞言,心中大動,似是忘了楊我支在旁,雙手捧著權策的臉,一字一頓地道,“你精忠待朕,一心為國,朕必不負你”

  “臣叩謝陛下”權策跪地謝恩。

  武後回過神來,伸手將他拉起,瞥了楊我支眼,“即便大王子有所不妥,也不宜將默啜部通商命脈交予仇敵,眼下形勢至此,你可有法子轉圜?”

  權策站起身,思索著道,“無非另辟商道,不與現存商道相衝突便可,臣以為可由安東都護府組織商隊,與默啜部貿易”

  “大王子,你以為呢?”武後反身,看向木頭樁子一樣的楊我支。

  “外臣拜謝皇帝陛下隆恩,一切都聽陛下吩咐,外臣絕無二話”楊我支單膝跪地,以手撫胸,說的真誠無比。

  權策扯了扯嘴角,若是早如此知機乖順,有哪兒會有這許多麻煩?

  “權策所提,朕不許”武後一句話,讓楊我支從頭涼到腳。

  “解鈴還須係鈴人,商道之誤,權策肇始,便由你自家解決”武後看著一臉愕然的權策,強忍笑意,“權策聽旨,朕令你家組織商隊,專與後突厥默啜部貿易”

  “臣,臣領旨”權策有些猶疑,心念電轉,順勢道,“陛下,臣既是要經營商道,便不宜再管領通商府,以免朝野生疑,特此請辭”

  武後不喜反怒,橫眉立目,嗬斥道,“休要偷奸耍滑,退下”

  權策灰溜溜退出寢殿。

  武後又好言安撫了楊我支幾句,令謝瑤環親自引著他前去赴宴。

  “婉兒,擬旨,冊權策之妻阿史那雲曦為安戎郡主”

  上官婉兒筆杆一晃,心頭歡喜,由公主到郡主,看似是降了,但雲曦公主是後突厥的封號,安戎郡主,卻是實打實的大周封號。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盛唐破曉》,微信關注“優讀文學”看小說,聊人生,尋知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