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四大天王(中)
作者:塵都乞兒      更新:2020-05-19 11:54      字數:2698
  長壽二年臘月十五,望日大朝。

  上官婉兒隨在武後側後,長長的裙擺,覆蓋過整個武成殿,腳下規行矩步,沒有一絲一毫錯漏,心思卻不在這裏。

  她在想權策,權策帶假之人,自不會勤快,提前來上朝,但卻請了旨意,前往合璧宮禮佛,滿朝文武揣度紛紛,不得其解,她作為心意相通的親近人,也是摸不著頭腦。

  鳳目一瞟,在詞林官隊列中,瞧見了翰林學士韋處厚,此人雖也姓韋,卻與廬陵王妃韋氏沒有任何幹係,年高德劭,學識淵博,性情端方,在宮中供奉已有十數年,聽陛下隻言片語,似是對此老頗為賞識,保不齊會點他為今科貢舉主考官,卻要傳訊給郎君,早作打算。

  “陛下,經春官衙門與宗正寺會商,臣與趙寺卿商議,循世代交替降級封爵之先例,初議敕封廬陵王嫡子李重潤為國公,四嫡女為縣主,敕封豫王嫡子李璟為郡王,貴人采邑名爵,伏乞陛下聖裁”春官尚書嚴善思與宗正寺卿趙祥雙雙躬身請旨。

  豆盧欽望陰著臉瞪著兩人,龐耒事敗,大好局麵瞬間蕩然無存,皇嗣黨羽私底下做了大量的努力,試圖阻礙拖延春官衙門和宗正寺卿的封爵議案,奈何嚴善思仙風道骨,東拉西扯讖緯星象,將來人忽悠得找不著北,半點鹽津不進,趙祥乃是孤臣,更是對遊說之人吐口水,當麵執筆要記錄言辭,嚇得說客狼狽而退。

  武後聽了奏報,蹙了蹙眉頭,以她的本心,自然不願親孫子的爵位低於蕭淑妃的孫子,但兒子隻是郡王,孫子的爵位自然不能與兒子並駕齊驅,但無緣無故降了李璟封爵,又不襯她堂堂皇帝氣度,便朗聲道,“諸卿以為如何?”

  “陛下,老臣堅決反對”上官婉兒聞聲,眉眼一凝,率先跳出來的,竟是方才她還在觀察的翰林學士韋處厚,“所謂敦親睦族,恩封爵位,應以親恩、天恩相諧,自古以來,都是父執之輩請旨,陛下加恩,以示恩典蔭蔽闔家,未聞有天恩下降,而父執不在之理,昔年高祖大封宗室功臣,曾因邕王未至,而延遲其子嗣封爵,成例在前,請陛下明鑒”

  聽到此處,上官婉兒嘴角一翹,淵博是淵博了,卻是個食古不化,分不清眉眼高低的,這裏是大周,禦座上的是武後,你拿高祖的典故出來,怕不是在作死。

  “韋卿所言,朕已知,退下吧”武後冷笑,倒沒有當場發作,隻是讓他趕快在眼前消失。

  “陛下,臣以為,嚴尚書與趙寺卿所議,沉穩妥當,有理有據,臣作為此次封爵首倡之人,與有榮焉”光祿少卿李湛出列,滿懷激情地附議,涎著臉給自己貼金,麵上掛著真摯的憧憬之色,活像是自己要獲得封爵了一般。

  “嘖嘖”與他坐榻比鄰的鄭重,看了他這出表演,不由咋舌,自歎不如。

  豆盧欽望臉色黑成鍋底,胸口急劇起伏,嗬嗬喘粗氣,反複無常,兩麵三刀,見風使舵之類的詞語,在腦子中盤旋,恨不能立時大步跨上前,踢他一個馬趴,以泄心頭之恨。

  “臣等附議”眼見阻力沒了後勁,宗秦客輕飄飄帶了個節奏,大殿中湧出大片朝臣,紛紛支持封爵。

  武後俯視著階下,頭向右邊微微側了側,朝臣不解她心意的時候,總還有上官婉兒在。

  上官婉兒確實懂得,向前邁了一小步,正要開口,卻被人搶了先。

  “臣鸞台舍人姚崇附議,然,臣另有奏議,臣以為,廬陵王與豫王兩位嫡子,同為陛下孫輩,又同在神都效力行走,爵位之封若有異同,顯爵者易生驕縱,位卑者難體慈懷,臣請陛下屈法申恩,以國公爵同封二子”姚崇在大殿中侃侃而談,捧著笏板的手心卻是汗濕一片,淺啡色官袍下的雙腿,也在打著哆嗦,這是他在大周中樞朝堂的首秀,沒有人提點他,也沒有派係支持他,都是他的揣摩和猜度,還有一顆敢賭的心,隻盼能合了陛下心思,若是不然,大事不妙矣,他腦子裏閃過不久前黯然隕落的陳子昂。

  “姚卿所慮,也有幾分道理,畢竟都是年輕氣盛”武後意外地滿意了,拂了拂袍袖,“春官,照此辦理,采邑之事,擬幾個備選,朕將圈定”

  “臣領旨”嚴善思領旨退下,瞟了一眼姚崇,這不惑之年的五品官,似是在高安公主府宴會上見過,許是權郎君安排的奇兵。

  如他一樣想法的人很是不少,鳳閣舍人張柬之也看了姚崇一眼,品咂良久,難以分辨這是善意還是惡意,秋官尚書宋璟也看了看他,張口閉口屈法申恩,他不喜歡。

  葛繪卻是知道,他不是自己人,至少目前還算不上,心中想著,此人不僅強幹,眼光也是不俗,須找機會籠絡一下。

  姚崇坐回坐榻,五心朝上,努力安撫自己的心緒,沒有注意到落在身上的複雜視線。

  宰相班中,豆盧欽望劇烈地咳嗽了兩聲,濃鬱的眉毛,斜插入鬢,看了看朝班中喜形於色的韋溫。

  李氏敗類,與武氏狼狽為奸,你卻是高興得太早了。

  神都苑,合璧宮,安國寺。

  合璧宮是洛陽最小的一座離宮,建在神都苑內,規製不及上陽宮一半,比宿羽宮還要小上一圈,即便如此,樓閣浩瀚,宮牆縱橫,仍是令人目不暇接。

  安國寺在合璧宮最深處,權策無意流連宮闕景致,一路直行,還是走了大半個時辰才到安國寺外。

  神都苑宮監楊思勖作為此間地主,一路陪同,他身板健朗,跟著權策的步伐,麵不改色。

  見權策在門前駐足,楊思勖便信口介紹了安國寺的情形,此殿供奉著佛指舍利,廟中各殿,計有佛像七尊,又稱七佛寺,七重殿宇由神都苑綿延入深山,加上配殿側殿,要一一走下來,大半天的時日都要耗盡。

  權策苦笑,拱手道,“請教宮監,廟中可有用白檀木塑造的法相?”

  “自是有的”楊思勖怪異地看了權策一眼,問出這種問題,顯然不是禮佛來的,口中卻是言無不盡,“在三重殿彌勒佛側殿護法的四大天王,是用白檀木塑造”

  “哦?白檀木何來?”見他爽利,權策也不遮掩,徑直問到了要害處。

  “冠軍侯誤會了,四大天王白檀木塑像,乃是成品進貢,並非進貢木料後製”楊思勖連連搖手。

  “可知是誰家貢品?”權策一邊舉步,向那三重殿行去,一邊刨根問底。

  “是已故嶺南越國公馮智玳”楊思勖邁步跟著,眯了眼睛看著權策,“冠軍侯若是對此物有雅好,我可代為在宮中尋覓,以侯爺寵愛,陛下當會賜下”

  權策閉口不再言語,在張牙舞爪的娑婆界四大護法神統領神像前逡巡,造型巨大,木質潔白,頗有質感,還有幽幽香氣漂浮,有朦朧之感,極是珍貴。

  他在四大天王神像身上看了看,應當是從一塊巨大的原木中鏤刻出來的,邊角處線條圓潤,不見外廓,顯然剩餘的木料,也足夠厚實。

  “侯爺,兩位公主造訪廬陵王府,相處可愉快?”權策正在思量打探餘下木料的下落,忽聽得楊思勖發問。

  權策意味莫名地看了看他,若有深意地道,“家母甚是喜愛裹兒”

  “畢竟是親姑侄,血脈天性”楊思勖回避了他的視線,微微躬著身子,立在了側後。

  “血脈天性”權策重複了句,負手而出。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