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難念的經(下十)
作者:塵都乞兒      更新:2020-05-19 11:54      字數:2679
  長壽二年臘月初五,武後臨朝。

  鴻臚寺卿鄧懷玉稟報了明年正旦日確定來賀的藩屬萬國名單,因大周東征先敗後勝,剪除了契丹上層勢力,威風大振,名單長長一串,連極北之地的葛邏祿,蔥嶺以西的部落小國,都紛紛來朝,各大藩屬,更是一個不落,武後的心腹之患,吐蕃大相論欽陵和後突厥默啜可汗兩人,都要來給大周的女皇帝跪一個。

  武後心境大好,麵上滑過一個奇異的笑容,“宗正寺傳令,著武氏、李氏在外宗親藩王及其家眷,一並回京,共祭祖宗,以享天倫”

  “臣領旨”宗正寺卿趙祥出來領命。

  朝中武三思和李嶠等人隻是皺了皺眉頭,豆盧欽望等人卻是臉色大變,如臨大敵,宗親藩王入京,豈不是說廬陵王也要來京?

  在此之後,春官尚書嚴善思上奏了春闈籌備事宜,倒是四平八穩,諸事已然就緒,隻待明年開春,四方舉子來神都,武後指定主考官,便可貢舉,說到舉子數量的時候,嚴善思加上了小心,“經反複核查統計,今科貢試舉子,含國子監諸生在內,計有一千五百四十二人,舉子員額,以河南道、關內道為最盛”

  武後輕唔了一聲,不置可否,卻也沒有令他退下,將禦案上翠綠欲滴的如意拿起來,捧在手中,問道,“朕向日令春官衙門與宗正寺會商廬陵王、豫王諸子女封爵之事,可有眉目?”

  嚴善思抖了抖官袍,抖掉朝中大臣們顏色各異的眼神,沉穩道,“陛下,臣與趙寺卿有過商議,因朝中有物議頻仍,故未得定案,臣竊以為,豫王嫡長子李璟行事穩當,身份貴重,人品醇厚,可先行封爵”

  武後又轉頭看向趙祥,趙祥一板一眼,“臣以為,陛下所令乃是為兩家王府子嗣封爵,先封一家,擱置另一家,似有矯詔取巧之嫌,臣不敢苟同”

  武後眉頭跳了跳,轉開視線,不再看他,笑吟吟問道,“諸卿有何見解?”

  豆盧欽望趕忙亂拋媚眼,不少朝臣立時跳了出來,“臣等附議趙寺卿,以親恩封爵,雖純論血統,然若有罪責爭拗,口舌紛雜,恐不適宜,當厘清事實,還以真相,再行封賞不遲”

  “陛下,臣以為封爵與過錯,不當混為一談”韋溫艱難地找到個縫隙,發出自己的聲音,也因悲切之故,說得聲淚俱下,“且廬陵王子嗣過錯,不過是小兒任性,諸位同僚也是為人父母,家中子女可曾有淘氣闖禍之時?何以如此上綱上線,大張旗鼓討伐?是真為朝廷聲譽,還是另有圖謀,不教而誅,惡意離間天家親情?”

  這一番做作,惹得朝中不少人心生惻隱,但朝堂並非僅憑人情人性便能通達的所在,感動過後,扭過頭,不肯附議支持。

  “陛下,臣附議,封爵乃是天家恩情,皇家子弟些許小過,自有宗正寺教諭,何以群臣呶呶不休,居心何在?”

  平地一聲雷。

  不隻是有人附議韋溫令人驚奇,更令人驚奇的,是附和的人,麟台監宗秦客。

  武後探究的目光掃向宰相班首的武三思,隻見他麵如平湖,跪坐得端端正正,他做此決定,是有過衡量的,自從劉思禮案發後,房州韋氏一直在向他示好,眼下卻是個時機,既能回應房州,又能打壓麟趾殿的氣焰,更重要的是,他善能揣摩人心,禦座上的皇帝陛下,明顯進入了看戲模式,他突然登台表演,應當能博得一樂。

  “臣等附議”一大票的朝臣蜂擁而出。

  武後有趣地一笑,修長白皙的手指在如意上抹過,觸手溫涼,很是舒適,眼睛在大殿中逡巡,“諸卿可還有奏議?”

  大殿中確實有視線來去,豆盧欽望一直盯著鳳閣舍人張柬之還有光祿少卿桓彥範,這兩人是李璟的人,若是威脅奏效,他們該有表示才對,可惜這兩人都是眼觀鼻鼻觀心,沒人注意他的視線,也沒有動彈的意思。

  武後卻是有耐心,靜靜地俯視著大殿。

  張柬之和桓彥範穩穩當當,顯然不是猶豫,而是計較已定,拒絕與麟趾殿合作,豆盧欽望眼中閃過寒光,垂下頭,右手拂了拂廣袖。

  後排有一個淺啡色官袍的跳了出來,來到大殿中央,一個頭磕下去,聲如洪鍾,“陛下,臣鸞台右拾遺陳子昂,冒死彈劾廬陵王,遠在藩地,不守臣節,陰遣私人,潛入京畿,圖謀不軌”

  一言落地,滿殿寂靜。

  武後凝望著下麵的陳子昂,此人有才氣,算得是她提拔起來的,隻是過於迂闊耿介,說他黨附於誰,武後自己就不信,更有可能是被人欺之以方,下了套,當這個趟雷的炮灰。

  “也罷,你既彈劾此事,可有證據?”

  “陛下,臣不知詳情,隻隱約聽聞,前夜曾有匪人在東城作亂,去了北門邙山,洛陽尹為此地親民官,當有線索”陳子昂麵不改色地使出嫁衣神功,將洛陽尹王祿給拖下了水。

  王祿冷硬著臉出列,掃了陳子昂一眼,“陛下,臣確有察覺,有賊人在東城械鬥,裹挾數人去了邙山之中,臣下屬捕快已經拿到了線索,正在順藤摸瓜,不日即可收網”

  “也別不日了,就現在吧”武後與謝瑤環對視了一眼,她也得了東城有異動的稟報,卻原來應在這裏,“楊思勖,你領千牛與王祿即刻前往邙山,速速將嫌疑之人排查出來,朕倒要看看,是誰在那裏興風作浪”

  “臣領旨”

  “老奴領旨”

  兩人匆匆而去,大殿中陷入詭異的寧靜中,武後悠然問話,“杜卿,聽聞你將作監整日裏雷電轟鳴,驚擾不少百姓,在作甚?”

  “回陛下,臣等短視,一向以焰火軍為輔助,今冠軍侯以焰火軍為主,運用神乎其技,攻城拔地,無堅不摧,臣與明堂尉武崇敏合力,試圖研發新式……”杜審言侃侃而談,話說一半,武後便打斷了他,“杜卿老成持重,朕深信之,然而將作監關防不及軍器監,即日起,由你兼掌軍器監,焰火軍一應火器,移到軍器監料理,務必嚴防死守,保守機密,不得懈怠”

  “臣領旨”杜審言應命退下。

  這一番耽擱,大殿外響起急促的腳步聲,楊思勖和王祿去而複返,“陛下,臣等於邙山守陵人草廬之中發現十數人,有死有傷”

  “嗯,可曾審問?”武後起了絲興趣。

  “沒有”王祿遲疑了下,搖頭。

  “陛下,臣等彈劾洛陽尹懈怠公務,蒙蔽聖聰”一窩朝臣正眼巴巴盼著呢,聽著王祿說沒有,頓時欲求不滿大發作。

  豆盧欽望陰著臉也出麵了,卻是客串了殿中侍禦史的職責,“朝堂重地,諸位同僚且肅靜,本相以為,洛陽尹必有下文”

  王祿向豆盧欽望微微垂首,表示敬意,“陛下,無須審問,十三人,死六人,傷七人,死者當中有一人是神都士紳龐耒,另外十二人,皆是無名黑戶,觀其形貌,皆是亡命之徒……”

  “哐當”話音未落,豆盧欽望臉朝地,五體投地拍在了地上,好在大殿中毯子夠厚,要是不然,非得頭破血流。

  “將豆盧卿家攙扶下去,尚醫局好生醫治”武後淡然擺手,隻看這模樣,她便知曉,麟趾殿方麵蹦躂得歡實,精心準備的撒手鐧,卻給人四兩撥千斤,破壞了。

  這出大戲,卻是越發精彩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