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禦前侍衛
作者:塵都乞兒      更新:2020-05-19 11:53      字數:3505
  東都,麗景門,製獄。

  自製獄設置以來,入此門者,生還之人百中無一,文武百官稱之為例竟門,意思是按照常例,隻要進來,就結束了。

  作為天後手中一柄利刃,麗景門的主事個個高升,周興、索元禮、來俊臣,現在,這裏是侯思止的地盤。

  此刻,他叉腿坐在製獄大堂上,使勁兒嗅著香囊,嗅到的卻都是血腥氣,在這裏待久了,鼻子隻能聞到這個氣味兒,他早就賜穿紫金魚袋,但除了上朝,都穿白色袍子,越白越好,一絲雜色不帶,官場人稱白無常。

  一行黑衣官差抬著一排擔架上堂來,“侯禦史,押解薛紹的十四名親衛,都已帶到,您看?”

  侯思止淡淡掃了一眼,“傷情如何?”

  吏目前去查看,“雷劈的,傷重點兒,火燒的略輕,都是皮開肉綻,傷及筋脈骨骼”

  侯思止閉著眼睛又吸了一口香囊,沉聲嗬斥,“閉嘴,我問的是他們能不能行刑?能不能說話?”

  吏目吞了口口水,“能”

  侯思止擺擺手,黑衣官差兩人一組,粗暴地將親衛拎起來,下了地牢,慘嚎聲不斷響起。

  “侯禦史,您要什麽口供?還請示下”吏目躬身請示。

  侯思止扯扯嘴角,“再說,先審著,下去提醒他們,不要全弄死”

  “是”吏目慌忙往地牢跑,晚上一刻怕來不及了,青石板太過潮濕,布滿青苔,腳下打滑,直接翻滾下去,頭破血流。

  侯思止哈哈大笑,笑聲越來越小,從簽筒裏拎出一根火簽,放在自己麵前,轉頭西望,“要什麽口供?我得看了你的下場才知道”

  白色袍袖猛地一拂,簽筒被打飛,火簽紛紛揚揚散落滿地。

  長安,雨過天晴,豔陽高照,各家朝臣權貴府邸卻仍是陰雲密布。

  備受寵信的侍禦史魚保家捕拿進宮,隨即以通敵謀反罪名梟首,太平公主駙馬薛紹遭雷殛而死,隨扈的親衛非死即傷,傷的抓進了麗景門。

  一連串的動靜讓人膽戰心驚。

  平康坊,妓館後廚隔牆,有個裝飾考究的密室,幾個穿著華麗的老頭兒湊在一起嘀嘀咕咕。

  “魚保家罪有應得,想當初不走科舉正道,以奇技淫巧邀寵,製造銅匭,害死多少皇族忠良,現如今,自己也因銅匭告密而死,可謂老天有眼,報應不爽”

  “怕就怕這句老天有眼呐,魚保家作法自斃,是老天有眼,薛駙馬遭雷殛呢,也是老天有眼?”

  室內靜了一陣。

  “郡公所慮極是,琅琊王舉義旗,薛駙馬助力甚多,如今,竟遭雷殛,這,隻怕會助長朝中妖孽氣焰,大肆宣揚之下,人心道統,岌岌可危”

  有個老頭子皺起了白眉,指了指房頂,“送上門的好事,為何遲遲沒有動靜?”

  “她在等,等丘神績的好消息”

  “為今之計,當如何?”

  “能如何?雷殛事件活口都抓去了麗景門,我等即便想翻案,也無處下手”

  被稱為郡公的老者腮幫抽了抽,“不,還有人在外頭”

  “那,我去拜訪權駙馬”

  郡公揮手攔住,“不可妄動,此時義陽公主府必然布滿了耳目,私下交結,隻會授人以柄,權策是親府校尉,總要入宮輪值,可令子侄規勸”

  “郡公,我聽小兒說,義陽公主府已經安排給權策辭官了”

  郡公大驚,“可知內情?”

  “傳聞義陽公主府將此職售賣於東都富商,得錢萬貫”

  郡公眼睛瞪得溜圓,喘了半晌粗氣,“財帛害人,義陽公主,生計艱難,至於此乎?”

  萬貫錢,堵上了翻案的快捷通道,朝中登時風雲激蕩。

  眾大臣各自糾結黨羽,紛紛上書,有人主張雷殛案是無中生有,權策妖言惑眾,必須捉拿由三法司嚴查幕後主使,有人一口咬定雷殛案確有其事,彈劾侯思止,說親衛履行公務遭遇雷殛負傷,理應善加撫恤,他卻倒行逆施,殘害忠良。

  奏疏上呈,天後和睿宗沒有隻言片語回應,冷處理。

  朝臣緊迫感大增,爭鬥之心越發強盛,相互攻訐,官司越打越大,脫離了雷殛案範疇,明槍暗箭對人不對事,纏鬥成一團,權策和侯思止兩人,在漩渦中心,每篇奏疏都要捎帶上,彈得千瘡百孔。

  事態迅速激化,嘴皮子戰鬥不過癮,禦史台的年輕禦史成群結隊,與中書門下的舍人給事中,分成兩幫,在光範門約架,拳來腳往,打鬥正激烈的時候,三個紅衣戎裝軍士狂奔而過,高舉一份織錦奏疏,口中大呼,“博州捷報”“博州捷報”。

  兩方不約而同停止揪扯,收兵回官署,事後統計,此役頭破者五人,流血者二十餘人,餘皆負傷。

  大明宮,紫微殿,天後召來睿宗,一同用午膳。

  聽聞鬥毆事件,兩位至尊一笑了之,大唐中書門下眾多官署設在宮禁內,文官脾氣暴躁,天後臨朝以來,前有北門學士,後有薛懷義,隻要涉足宣政門,無不遭遇暴打,因政見相左互毆,習以為常。

  “旦,雷殛一事,你有何看法?”武後年過六旬,保養極好,頭發烏黑,麵無皺紋,看上去約莫四十許人,慢條斯理用膳,胃口甚好,桌上的瑪瑙魚,羊臂臑都吃了不少,武後喜吃甜食,餐後還用了一塊豆沙透花糍,一碗米錦花糕。

  睿宗李旦沒怎麽動筷子,也不敢直視武後,垂頭默坐而已,聽到提問,挺直腰杆,訥訥作答,“兒臣以為,薛紹為太平夫婿,她又有孕在身,身後事應谘問太平”

  “哼哼,滑頭”武後怡然而笑,聲音淡而清冽,“我稱製以來,屢有叛逆,涉足其中者,必難逃國法綱紀,薛紹敢於附逆,想來已置生死於度外,又豈會在意身後事?”

  “旦,李氏為我夫族,與武氏唇齒相依,本無分彼此,偏有人離間骨肉,興風作浪”武後站起身,來到睿宗桌案前,蹲身用長調羹為他盛湯,眉眼專注,輕聲細語。

  睿宗避席,跪伏在地。

  “我已經殺了太多姓李的了,再這麽殺下去,我怕,高宗皇帝,他會怨我”

  睿宗全身觳觫,不能言語。

  上官待詔入內,亢聲祝捷,“天後,陛下,大喜,左武衛將軍丘神績軍報,琅琊王李衝叛亂,七日蕩平,李衝畏罪,闔府”

  “恭賀天後,恭賀陛下”寬闊宮殿,侍立的宮女太監齊聲祝賀。

  “又是一個姓李的”武後麵無笑意,低聲喃喃,不知想到什麽,噗嗤一笑,花開富貴,美豔動人,“好在有個懂事的小家夥,我可以給高宗皇帝交代”

  武後站起身,長長的裙裾拖曳在後,徑自離去,眾多女官宮女緊隨其後。

  睿宗跪在地上,不敢稍動,得身邊太監提醒,武後已走遠,才直起身,把武後盛的蓮子雪蛤湯大口大口喝盡,吞下一大口唾沫,閉上眼睛,眼前閃過母後袒領下的豐腴,放蕩狂亂的笑聲在耳邊此起彼伏。

  睿宗將長調羹和湯碗,一起捧回自己的寢宮,宮禁內外盛讚誠孝。

  春官尚書,同鳳閣鸞台平章事範履冰上奏疏,天借忠良降恩威,懲戒叛賊,雷殛薛紹在前,火焚李衝在後,有罪之人,各有應得,有功之人,還應褒獎。

  範履冰北門學士出身,身居相位,他的奏疏分量不同,幾乎就是蓋棺論定,朝臣爭執瞬間平息,無數雙眼睛鎖定義陽公主府。

  上官婉兒親自出宮,到義陽公主府傳達武後製令,她製止了權毅的盛情招待,直入權策的未名小院,看到了溫情一幕。

  “兄長,我累”小亭子裏,眾多女仆下人簇擁,熱鬧非凡,權竺胖乎乎的身子在金色的美人靠上扭來扭去,快要坐不住了。

  “二郎再待一會兒,就好了”權策埋頭在一個簡易的畫架後,用一根自製的炭條,塗塗抹抹,權竺喜慶的模樣躍然紙上。

  他加快動作,沒有注意到身邊的吵鬧聲停了下來,完成收尾工作,如釋重負,“二郎,畫好了,你來看看”

  權竺扳著手指,乖巧地坐在那裏,沒有過來,一股馥鬱的香氣飄進鼻子,權策抬起頭,慌忙作揖行禮,“見過待詔”

  上官婉兒歪著頭欣賞他的畫作,眼神流盼,豐潤的嘴角微微一翹,“大郎,接旨吧”

  “神靈有主,天道不容情,聖明在位,天意不藏奸,蒼天有眼,敢作亂者,難逃法網,雷火無情,敢逆反者,必招天誅,天行賞罰,犯科者授首,雷殛罪人,忠良者無恙,親府校尉權策,明德茂親,弱冠效力於朝廷,誠心果敢,以身示警於萬民,特賜金萬兩,錢二十萬貫,帛萬匹,仆役百人,賜勳上騎都尉,升左千牛衛羽林郎將,正五品上,隨侍駕前”

  權策領了旨意,躬身謝過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掩唇而笑,“大郎無須多禮,給你道喜了,這裏還有份禮單,太平殿下托我帶來的,說是給你這個外甥子壓驚”

  “謝公主隆恩,有勞待詔”權策恭謹致謝,禮單上是一堆金銀錢帛,比武後賜的減少一等,東西多少並無所謂,隻要太平公主不記仇,這趟就功德圓滿了。

  上官婉兒走後,權毅把權策叫到書房,良久才說了一句話,“明日去太平公主府吊祭,李家,是皇族,也是你的母族,你須謹記”

  權策無言,躬身領命。

  翌日,東都快馬入京,侯思止上奏,麗景門收攏雷殛事件隨扈親衛,百般延醫問藥治療,賴天後洪福,傷勢痊愈,未料不久,十四人全數無疾而終,想是天譴所致。

  長安權貴深呸之。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