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惠州鋼鐵集團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33      字數:2418
  李國棟故意把自己荼毒士紳的罪名都推到了崇禎身上,反正有錦衣衛指揮使張書恒在邊上替他背鍋,用來轉移仇恨。張書恒也十分配合的說道:“國公爺,慎言!下官也是身負皇命,身不由己。”

  “呸,閹黨!”酒桌上的一名掌櫃心裏暗罵了一句。

  李國棟和張書恒都當成沒聽到一樣,李國棟繼續說道:“各位掌櫃,我們開辦廣東鋼鐵公司,就是為了殖民海外使用的。今後我們出去海外開疆拓土,需要大量的武器,這就需要鋼鐵。以目前整個廣東鋼鐵的產量來講,根本不夠我們大明開疆拓土所用,產量需要翻倍,所以希望各位掌櫃能夠擴大再生產。”

  如果扣除了廣東,目前大明的鋼鐵產量根本就不夠用,就拿建造戰列艦來講,一艘八十炮三級戰列艦上所需的艦炮就要耗費四十萬斤,還有陸軍使用的槍炮、鎧甲、刀槍,都需要大量鋼鐵。

  大明在嘉靖年間的鋼鐵產量達到了頂峰,一年達到驚人的七千五百萬斤,但是到了明末時期,因為連年戰亂的緣故,鋼鐵年產量下降到了不到三千五百萬斤,而這三千五百斤之中,大部分的鋼鐵產於惠州和佛山兩地。

  若是去除了廣東,這時候的大明鋼鐵年產量隻有可憐兮兮的七百萬斤,而且這七百萬斤年產量中,李國棟的鬥湖鋼鐵廠又占了一半,而福建鄭芝龍的閩鐵也占了一小半,大明其他地方的鐵年產量可憐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

  往日的大明,除了佛山和惠州之外,江西進賢、河南廣平、湖廣興國、順天遵化、山西陽城、四川龍州等地,都是產鐵大戶。可是如今,江西進賢鐵廠遭到清軍破壞,四川龍州鐵礦在張獻忠手裏,其餘的產鐵大戶,均控製住清軍手中。

  所以說,控製廣東鋼鐵工業,對於李國棟來講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李國棟這一番話總算是打消了各鐵行掌櫃的疑慮,既然要組建大規模的鋼鐵公司,那就意味著國公爺要用到自己這些人,至少自己的腦袋就能安安穩穩的長在脖子上了,不用擔心被錦衣衛收走。

  隻要頭上那顆吃飯的家夥不被錦衣衛收走,如何同國公爺合作,那麽一切都好說了,隻要國公爺別讓自己虧得太慘那就好了。

  商人是可以為了利潤鋌而走險,但那是能夠賺錢的情況下才能為了利潤冒險。可是如果不和國公爺合作,那麽不僅是腦袋交給錦衣衛,連家裏的財產都要全部送給錦衣衛了。可別說,現在大廳內那位笑容可掬的錦衣衛頭子就坐在自己跟前呢。看著張書恒的笑臉,每一名掌櫃心中都不寒而栗:這簡直就是笑麵虎!

  據說這個惡魔般的錦衣衛頭子在殺人的時候,都是笑著殺人的,哪怕一次砍下幾百顆腦袋,臉上都是掛著笑容。

  但羅遠峰卻壯著膽子站了起來,他已經知道自己的腦袋不會被錦衣衛手中了,他的商人本質一下就暴露出來,為了銀子,膽量就該大點。

  “這位掌櫃,請問你對本國公所說的建立鋼鐵廠一事有何異議?”李國棟問道。

  羅遠峰把心一橫,大膽的問道:“國公爺要建立鋼鐵廠,請問這個銀子是誰來出?規模要多大?需要多少人手?利潤如何分成?”

  李國棟微笑著回道:“這個大股東嘛,自然是我們鑫源堂,我們鑫源堂自然會出最多的銀子,選擇廠址,建造煉鐵廠,打造焦炭煉鐵高爐,可以節約許多木炭的成本。我們還會修建一座焦炭廠,使用從安南運來的煤炭來煉焦。”

  “請問國公爺,什麽是焦炭?”羅遠峰問道。

  “焦炭就是拿煤炭煉成的一種炭,可以取代木炭煉鐵所用。因為是煤炭煉成,所以成本比木炭低得多了,而且在煉製焦炭的時候,還能得到可以用來生火的氣體,得到煤焦油等物品。”李國棟回答道。

  煤焦油可是寶,可以用來生產苯、酚等各種化學原料,能夠用來製造炸藥,人造樹脂、染料、塑料等各種化工物品。隻可惜李國棟前世不是學化工的,煤焦油到了他的手裏也隻能拿來當成點燈用的燈油,或是充當戰場上用的火油。

  不過一旦焦炭廠建造完工,煉製鋼鐵的成本可以大幅度下降,能夠煉出價格低廉的鋼鐵。

  至於鋼鐵廠建造起來後,李國棟還能請來宋應星和方以智來當顧問。別說古人的頭腦不如現代人,方以智和宋應星就深知煉鋼技術,這兩人是這個年代不可多得的理工類人才。

  “你們占了大股,那麽我們呢?”羅遠峰再次問道。讓他沒想到的是,國公爺居然真的自己掏出銀子來建廠!他原本以為,所謂的合股,國公爺應該是一分銀子都不會出,把惠州所有的鐵行聯合起來,建造一座鐵廠,再分給國公爺一份幹股。沒想到,國公爺自掏腰包啊。

  “你們自己之間各家商議吧,有銀子的出銀子,沒銀子的出人,我們需要技術熟練的鐵匠。”李國棟道。

  這句話一出口,引起了那些掌櫃們一陣軒然大波。這個年代,匠人的技術都是保密的,每一名匠人,隻傳給自己的兒子,而且是傳男不傳女,若是沒有兒子,技術就傳給關門弟子,再把關門弟子招了當上門女婿,這樣技術就一代代的傳了下去,絕對不會傳給外人。

  而李國棟的做法,就是要讓那些匠人把自己的技術拿出來同外人分享,這怎麽可能做到呢?

  聽到那些掌櫃們議論紛紛,李國棟哈哈大笑,指著他身邊兩名儒生打扮的人說道:“各位掌櫃,這兩位便是本國公帶來的官員,這位是宋長庚(應星)宋太守;這位是方密之(以智)方翰林,他們都是煉鐵的奇才。雖然這兩位是朝廷命官,可是說實話,論煉鐵技術,他們不會比你們當中任何一位工匠差。”

  眾掌櫃們麵麵相窺,他們實在不敢相信,兩名飽讀聖賢書的官員,還能精通煉鐵之道,聖人的書上可沒有教人如何煉鐵啊。

  李國棟卻沒有急著拉這些掌櫃入股,他相信自己手裏有好東西,隻要到時候把好東西拿出來給這些商人看了,相信這些商人們會自告奮勇的入股,入股晚了,後悔都來不及了。

  “各位,這樣,本國公給你們三個月的考慮時間,在這三個月內,本國公將會修建一座焦炭廠和幾座高爐,到時候你們來看看效果,若是覺得滿意的話,你們再做決定是否入股吧。”李國棟臉上帶著自信的微笑。

  “國公爺,我能不能提前入股?”羅遠峰聽李國棟說三個月的期限,又看到李國棟自信的笑容,他已經估算到,國公爺手裏肯定握著什麽好東西,才會那麽自信。作為一名優秀的商人,把握商機是最重要的,凡事都要搶在別人前麵。

  李國棟笑著點了點頭:“當然可以了,隻是李某還不知道這位掌櫃尊姓大名?”

  “免尊姓羅,名遠峰。”

  “羅掌櫃好眼力!隻是不知道羅掌櫃準備出資多少銀子,投入多少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