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二)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33      字數:2397
  張書恒問道:“楚國公,這裏畢竟和江南不同,山高皇帝遠,就算我們打了這裏的士紳豪強,把土地分給農民。可是我們走了之後怎麽辦?那些士紳肯定不會甘心他們的土地被農民分走,他們還會帶著人殺回來的。我們錦衣衛也不可能長期駐紮廣東啊。”王全也憂心忡忡的說道:“大哥,我們不可能再在廣東這裏組建軍戶所了,若是我們的勢力擴展得太大了,恐怕會引起朝廷猜忌,到了那個時候,我們不造反也得造反了。”

  “我再想想辦法,肯定有辦法對付的。”李國棟回道。

  現在就扯旗造反,為時過早了,隻剩下半壁江山的大明內憂外患都還沒有解決,就要拋棄崇禎這個正統,自立為王,那麽不僅僅是全天下的士紳都會反對,估計連江南的東林黨、福建的海商集團都會反對自己。

  目前李國棟就是借助著崇禎這麵正統的大旗,以清理叛逆的名義在廣東土地上打土豪分田地,對那些地主士紳,統統扣上一定附逆的帽子,再把他們的田地分了。

  在廣東、廣西、湖南等地打土豪分田地,可是崇禎皇帝同意的,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的老婆差一點就死了,就連崇禎自己,都已經做好了君王死社稷的打算,若不是張書恒,若不是李國棟,崇禎早就死了。所以說,崇禎追隨根源,對那些士紳可以說是恨之入骨。

  雖然說按照大明祖製,天子與士人共治天下,可是那些士人隻顧自己發財,連帝王的死活都不管了,這就讓崇禎對他們十分失望。

  崇禎還是無法做到鏟除天下所有士紳,可是他可以利用錦衣衛,給一部分士紳扣上罪名,然後合理合法的剝奪他們的財產啊。就譬如說,崇禎南下的路上,以通賊罪名,一路過來就收拾了不少士紳;清軍入關之後,崇禎又以通虜罪名,又一次收拾了一批士紳。

  這次是廣東和湖廣士紳支持桂王登基,這又給了崇禎一個謀逆的借口,又能對一大批士紳揮動屠刀了,先砍下一批人的腦袋,然後把他們的家產沒收了,把田地轉變成公田,然後分給農民。

  但張書恒說的,確實是個問題。這邊淮軍搞土地革命,把地主士紳的土地分了,結果淮軍北上扛虜,李國棟他們一離開,那些地主士紳的還鄉團就打回來了,還帶著變天賬,到時候倒黴的又是那些老百姓。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李國棟終於想到了一個對付還鄉團的辦法了:“我們可以幫助得到土地的農民組建民兵,修築堡壘,還鄉團敢回來,打他們就是了!”

  “可是把那些農民組織起來,能打得過士紳的家丁嗎?”王全擔心的問道。

  “招募棚民,從山區招募一批棚民,我們對那些棚民進行訓練,再把他們編入民兵之中,同當地百姓一起守護他們的土地。”李國棟回道。

  那些山區的棚民,就是沒有戶籍登記在冊的流民,他們沒有戶籍,無家可歸,深藏在山區中,自己搭棚居住。由闖軍改編成的忠貞營中,有不少士兵都是原來的棚民。

  “李將軍,招募棚民一事,就交給你們忠貞營來辦了。”李國棟對李過說道。

  “請楚國公放心,末將一定會辦好此事!”李過拍著胸脯保證辦到。

  招募棚民,對於李國棟來講雖然不是不可能辦到,可是難度會比較大,那些棚民生活在南方山區之中,他們從元朝末年生活到現在,都已經三百多年了,他們被官府視為盜賊淵藪,卻能在大明管不到的地方生存了那麽長時間,說明官兵根本就找不到他們。所以說,如果是淮軍出麵去找棚民,恐怕軍隊一進山,那些人早就跑到哪裏去都不知道了。

  忠貞營就不一樣了,李自成多少次被打得大敗,都躲進山裏麵,然後招募棚民從軍,再出山。忠貞營對那些棚民的熟悉程度,簡直就像是對自己家人一樣。

  在原本的時空,南明抗清失敗之後,忠貞營是在大路上堅持抗清到最後的一批人,他們就依靠棚民的支持。

  大約一千餘名忠貞營將士,在李過的率領下,前往山區招募棚民去了。另外一部分忠貞營將士留守龍川,隨時準備對付反撲龍川的地主士紳還鄉團。

  說起對那些免稅的地主士紳的仇恨,忠貞營將士才是最苦大仇深的一批人,他們大部分都是貧困農民出身,受盡了地主士紳的禍害。要不是活不下去了,為何要冒著殺頭的危險造反?如今在民族大義麵前,他們選擇了同曾經的敵人大明朝廷合作。

  兩日後,李國棟親自率領兩千淮軍將士,浩浩蕩蕩往上麻坑方向殺去。張書恒帶著五百錦衣衛跟在淮軍後麵,其餘的廠衛都暫時留在城內。去對付一座小村子,不需要出動那麽多廠衛。

  經過兩個個時辰行軍,兩千官兵和五百錦衣衛抵達上麻坑。

  “官兵來了!”

  “還有錦衣衛!那幫狗女良養的鷹爪孫!”

  “朝廷鷹犬來了!”

  “快跑啊!”

  淮軍進入村子,老百姓的反應還好些。可是看到錦衣衛來了,老百姓簡直就像是見到了鬼子進村一樣,一時間小村子內雞飛狗跳的,老人唉聲歎氣,年輕漢子敢怒不敢言,女人驚叫,孩子哭泣。

  其實真正害怕錦衣衛的,應該是那些士紳。大明錦衣衛還真的沒有幹過什麽禍害百姓的事情,以為錦衣衛的誕生,本來就不是為了對付平頭百姓,錦衣衛對付的主要是朝廷官員,同時兼職搞情報工作。事實上,錦衣衛就相當於後世的軍事情報局、國家安全局、紀委和反貪局的結合體。

  即便是京城的錦衣衛時不時的學黑道去收取店鋪的保護費,那也不是什麽禍害百姓,京城那些店鋪之中,大部分的店鋪後台老板都是朝廷官員,他們連稅都不交了,錦衣衛上門收點銀子,給弟兄們養家糊口,難道有錯嗎?

  李國棟的淮軍有一百餘人帶著錦衣衛進入村子,其餘的弟兄們在村子外麵迅速布起了陣型,把這座小村子圍了起來,連一隻蒼蠅都別想從裏麵飛出去。

  五百錦衣衛衝入村子內之後,立即團團包圍了村子內一座最大的院子。

  這座小村子內,老百姓的住宅幾乎都是土磚牆的茅草屋,鮮有幾座磚瓦房,但在村子正中間,卻有一座三進大院,四麵是潔白的高牆,正麵一座高達兩丈的大門,大門上塗著朱紅色油漆,外麵還有兩隻石獅子,一看就知道是一座豪門大院。

  茅草屋不用說也知道,是普通農民居住的房子;那幾間磚瓦房,是一些小地主、富農和富裕中農居住的房子。至於這座大院,則是這裏的族長居住的。既然是族長,那麽幾乎可以肯定,是一名有功名的鄉賢老爺。

  錦衣衛都已經調查清楚了,居住在這裏麵的是一位舉人大老爺,也是村子內德高望重的族長大人。

  “開門!”一名錦衣衛百戶軍官走上前,抓起銅扣,用力拍打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