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軍戶安置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31      字數:2392
  白正明拿到了木牌和地契,被人帶到了他們分配到的一塊農田邊上。

  “這裏就是新分配給你們的土地,這些地的原主人,不是被賊軍殺了,就是被賊軍帶走了,目前這些地都是無主之地,我們重新給這些地登記造冊,做了新的地契,地契一式兩份,一份在你們手裏,另一份留在武昌官府。”陶開然指著新分配下來的水稻田說道。

  水稻田有半年多沒有耕種了,沒有灌水,田地都已經幹硬了。屯軍領到了田地之後,就開始耕種。

  陶開然、白正明和其他軍戶們一起開閘放水,往水稻田裏灌入一定的水,讓田地泡透水,變得鬆軟之後才能耕種。

  “根據大帥的命令,這座村子的房子要全部拆掉,該建一座軍堡。”陶開然指著前麵的一座村子說道。隨後他蹲在地上,從竹筒中取出一張圖紙,鋪在一塊大石頭上,攤開圖紙,這是一幅軍堡的圖紙。

  屯田戶的軍堡,周圍一圈城牆圍起來,對著武昌方向的北麵開了一個城門,南麵也有一座城門,軍堡周長四百步,每一邊長一百步,在四個角上都各有一座棱堡。走進城門內,有一條環繞軍堡內一圈的街道,街道的外側是高過城牆的建築物,裏麵是軍營和堡壘一體化的建築物,從構造上來看,有些像閩南閩西的土樓。街道內側,是一座高大的圓形堡壘,最頂部有四座炮塔。

  軍堡內,除了有軍營之外,還有食堂、公共浴室、鍋爐房、小店鋪、倉庫和小作坊,事實上就是一座小型的城鎮。

  “長官,這樣的建築可是對付建奴才用得上的,我們這裏地處長江以南,有必要建造這樣的軍堡嗎?”白正明不解的問道。

  “當然有必要了,不造軍堡,伯爺的主力走了後,賊軍再來怎麽辦?無論是闖賊、獻賊還是左賊,來了我們就打!”陶開然哼了一聲。

  其實陶開然也不知道,這樣的軍堡還真的是用來對付清軍的,李國棟知道,清軍入關以後,東路多鐸的清軍他可以擋在長江以北的揚州,可是西路豪格的清軍肯定會過江,到時候就依靠這些軍堡給清軍製造麻煩,能拖住清軍時間,等李國棟率領的主力大軍殲滅了多鐸之後,再回頭過來對付豪格。

  建造這樣一座軍堡,對於已經擁有了水泥的工程兵來講不是難事,最大的難題是,如何說服前麵這座小村子裏的村民們,讓他們答應拆掉他們的家,給軍戶騰出地盤建造軍堡,之後再讓村民們也住進軍堡。

  “這些問題其實都不是問題,這裏的村民隻剩下婦孺老弱,隻要你們能夠說服他們,讓女人嫁給你們,這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親自下來視察軍墾田和軍堡建設工作的李國棟對軍戶們說道。

  白正明大喜,失聲叫了出來:“太好了,那我也能娶媳婦了。”

  “哈哈哈!老白啊,哪家大姑娘小媳婦還能看上你這個老頭子啊?”一名軍戶笑了起來。

  “哈哈,老白啊,你就死了這條心吧!就你,我們還不知道?身體又不太好,自己的活都幹不完,還想養一家大小?”另外一名軍戶也哈哈大笑起來。

  “你們可別小瞧人啊!我白某自從跟了伯爺之後,天天吃得好穿得暖,又每天訓練,早就不是以前的身子骨了。”白正明回擊道。

  “老白啊,你還是太老了點,還是把女人讓給我們兄弟幾個吧。”有人笑著道。

  李國棟站在一邊,笑眯眯的看著這些軍戶們相互開玩笑。就在此時,陶開然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伯爺,我們就這樣進去,是不是太冒失了些?”

  “哈哈哈!”李國棟哈哈大笑,“你們放心去吧,這附近的村民,本伯早就幫你們做好思想工作了,隻要你們大膽點,保證都能找到媳婦。這位兄弟,你叫什麽名字?”

  陶開然把右手放在胸口,行了個軍禮:“回伯爺,卑職姓陶,名開然。”

  “小陶啊,你是小旗,條件好,趕快去物色一個媳婦吧。”李國棟笑著說道。

  陶開然卻回道:“伯爺,卑職就不找了,還是把這個機會讓給弟兄們吧。”

  “為何?”李國棟不解的問。

  “匈奴未滅,無以家為!還是等打敗了建奴,卑職再找媳婦。”

  “好,有誌氣!”李國棟拍了拍陶開然的肩膀,“你帶人過去和他們交涉吧,賊軍走了,把精壯漢子都抓走了,就剩下一些婦孺老弱,他們也需要男人照顧。能不能成,還得看你們自己的,本伯還有別的事,先走一步,去別的地方看看。”

  “伯爺慢走。”軍戶們紛紛起身給李國棟送行。

  之後陶開然就帶人去那座小村子裏,說是去談判,其實就是帶著弟兄們去相親。還未走進村子內,就看到村口站著幾名小孩子,正好奇的向他們張望。走進村子內,果真看到不少女人,不過都是又黑又粗壯的大腳婆娘,長得好看點的就沒有。

  其實之前李國棟也來看過,在附近幾座村子都走了一圈,也沒有見到幾個長得好看點的,都是粗壯的大叫婆娘,即便是十幾歲的小姑娘,也是又黑又醜的居多。畢竟在這個年代,這些農村女人從小就要幹粗活,常年的風吹雨打烈日暴曬,就算底子再好的女孩子也變得不好看了,勞累的勞動,使得她們皮膚變粗,臉上布滿皺紋。就算鮮有的幾個好看點的女人,早就被賊軍都帶走了。

  可是對於那些娶不上媳婦的窮漢子來講,有個女人就好了,管她長得好看不好看的?而且長得結實粗壯的女人還更合適,她們可以和男人一樣幹重體力活,這樣男人也能輕鬆些。

  “來了好多當兵的啊。”

  “那麽多男人啊,他們是來給我們當男人的嗎?”

  “家裏沒有一條漢子,生活難過啊。”

  女人們早就議論紛紛了,不僅是年輕的大姑娘小媳婦,就連年幼的小女孩和年過四旬的中年女子,也在議論紛紛,都希望自己能找到一個好男人來支撐這個家。

  蔡氏是一位二十九歲的女人,她和當年大部分的農村女子一樣,沒有名字,隻有姓氏,因為是從十多裏外的蔡家村嫁過來的,所以別人都稱她為蔡嫂。他的男人被張獻忠抓走了,家裏十四歲的大兒子和十二歲的二兒子也被張獻忠抓走了,就剩下她、公婆、十歲的女兒和八歲的小兒子,公公身體不好,常年臥病在床,就她和婆婆兩人支撐著這個家,幸虧女兒和小兒子懂事,也能幫忙幹點農活。

  “要找漢子,你們找吧,我不找,我能幹得了農活。”當有人上門讓蔡嫂出去看看的時候,被她拒絕了。

  來的那婦人說道:“蔡嫂啊,軍戶們要把我們的村子拆了,改一座軍堡呢,若是嫁了漢,等軍堡新蓋起來,就能住進去了。”

  “我就不相信了,我不找,他們把我們的房子拆了,還能不讓我住進去?萬一找了個男人,對公公和婆婆不好呢?對孩子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