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海外產糧地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30      字數:2392
  上海豫園,這座著名的園林被李國棟暫時租了下來,豫園的主人張肇林是萬曆三十五年進士,如今張肇林日子也不是很好過,原因還是因前年不相信李國棟“預言”的江南大水,結果舍不得花銀子修建水利工程和改造農莊,然後就遭了災,以收取田租為主的他家境就變得不太好了。於是李國棟暫時租下了豫園的一部分,作為他在江南暫時居住、會見客人,談業務,舉辦酒宴的地方。

  之所以是租,而不是買下來,是因為李國棟不願意把太多的錢花費在建造園林上來。無論是蘇州園林,還是豫園,以及江南的各種園林,都是東林黨奢侈的象征,江南的東林黨富得流油,銀子多得花不完,就把銀子用來修建園林了。東林黨的言官在朝廷進諫皇帝“不與民爭利”,以此逃稅,那些原本應當變成軍費、賑災糧的,白花花的銀子,就這樣變成了園林。

  豫園兩宜軒內,擺著一張酒桌,李國棟宴請特意趕來江南的鄭芝龍,水太涼、陳於階、徐驥和上海縣令王臣縉作陪,就連鬆江知府錢肅樂也專門從府城趕來赴宴,這是給足了鄭芝龍麵子。

  其實今天設宴招待鄭芝龍,李國棟不僅有話要對鄭芝龍說,還有些事情也需要讓這些江南士紳明白。

  “鄭兄,多年不見了,特此備下薄酒,同大哥一敘。”李國棟邀請鄭芝龍入座。

  鄭芝龍滿臉慚愧:“國棟兄弟已經是伯爺了,您叫我一聲鄭兄,下官擔當不起啊。”

  “鄭兄這就見外了!您在我麵前,永遠是大哥。快,請入座吧!”

  按照江南酒宴的風俗習慣,桌子上擺著十個紅色的高腳碗,裏麵放著鴨舌、醬肉、水果、魚幹、甜點、白灼蝦、臘野鴨等美味佳肴。奴仆們端著一盤盤菜肴,從外麵走進來,裏麵的丫鬟接過托盤,走進大廳內,把菜肴放在桌上。

  水太涼那日給李國棟準備的兩名美婢,現在已經被李國棟收下了,變成了他的丫鬟。

  什麽白白浪費食材的羊唇宴,李國棟肯定不會搞的,但他給鄭芝龍準備的酒宴,上的菜肴有不少都是山珍海味,什麽扒熊掌、鹵鹿筋、鮑汁扒魚唇、野山雞燉裙邊、冬菇海參湯、清蒸鮑翅之類山珍海味,一盤盤的端上來。

  所謂的羊唇宴,是冒辟疆幹的事情,用三百隻羊,每隻羊隻取嘴唇上的肉,再加上雞、鵝、魚身上不知道什麽部位的肉一起烹製而成,其他的肉都棄之不用。明末大災,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冒公子卻如此奢侈,這隻是江南士紳的縮影,這大明豈能不亡國。

  李國棟雖然用山珍海味來招待鄭芝龍,但他這些菜肴都在正常範圍之內,而且熊掌、鹿筋之類的,他的購入價格都很便宜,說實話都是從滿清那邊獲得的,他向滿清售出煙葉、絲綢之類的商品,換得一些貨物,其中就拿出一部分來招待鄭芝龍。至於海參、魚翅之類的海味,李國棟也是有辦法可以以較低的價格獲取。

  大德旺商號同大清做生意海參要做的,隻要不輸出糧食、鐵器、棉花之類的戰略物資,僅僅輸出煙草、絲綢、茶葉、食鹽和香料,就不會壯大滿清實力,這個度李國棟把握得很好。

  鄭芝龍讚口不絕:“兄弟太客氣了!這熊掌鹿筋,即便鄭某也不常吃到啊。”

  “鄭兄,小弟倒是有個主意,讓在座的各位都能賺到銀子,而且可以賺到很多銀子。”李國棟放下筷子提出一個建議。

  “有何好辦法?”不僅是鄭芝龍感興趣,水太涼、王臣縉和錢肅樂都瞪大眼睛。

  “現在大明最缺的是什麽?”李國棟問道。

  “糧食。”陳於階第一個回答。

  “回答正確!這幾年來,天災人禍,北方都已經成為不毛之地,農業都被破壞殆盡,北方百姓早已民不聊生。如今糧食都控製在湖廣糧食手裏,價格是他們說了算。若是我們能夠獲得更便宜的糧食,一部分留在我們自己手裏,大部分販往北方賣出,那麽我們豈不是可以賺到大筆白花花的銀子?”

  “可是要從哪裏獲得便宜的糧食?”水太涼問道,“老夫也看不慣湖廣士紳,糧價都是他們說了算,我們每年賣出的棉布絲綢換來的銀子,有多少被他們抬高糧價給坑了去!”

  李國棟哈哈大笑:“我知道有個地方,每年水稻三熟,而且全部都是連綿成片的水稻田,糧食價格十分便宜。”

  “什麽地方?”所有人異口同聲問。

  “交趾、占城,還有暹羅,都是糧食高產之地,而且他們那紡織業很差,我們大明的劣質棉布和麻布若是賣到這些地方去,可以賺大錢,再換回廉價的糧食,一來一回,這白銀豈不是滾滾來了?”接下來,李國棟報出了占城、交趾和暹羅的棉布價格、麻布價格,又報出了他們三地的糧食價格。

  經過對比,大家發現,這個確實是好生意!占城、暹羅和交趾的糧食價格隻有大明的五分之一,而棉布、麻布的價格又高出五倍以上,這麽一來一回,運輸布匹的船去了,滿載糧食的船回來,一趟下來,扣除了各種費用,還有十倍的利潤!而且很多江南生產的產品中的殘次品,在國內智能賣給北方的窮人,拿去交趾,都能買個好價格。

  “可是我們要如何把棉布麻布賣到這些地方?”水太涼問道。

  “這不是有我嗎?”鄭芝龍哈哈大笑,隨即他臉色又沉了下來,又提出了兩個疑問,“可是我們的船最多隻能去交趾、占城,恐怕去不了暹羅。要過了占城再往南,那是紅毛夷的航線,隻怕他們不讓我們插手這條航線。另外,南洋一到夏季,台風肆虐,我們的船隊比不上紅夷大船,隻要碰到一次台風,就血本無歸了。”

  李國棟對鄭芝龍解釋道:“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其實解決辦法非常簡單,我們可以在交趾、占城建造港口和倉庫,雇傭當地人來做事。每到夏季台風季節,也是他們早稻收成的季節,收來的糧食先存入倉庫,等到深秋,晚稻成熟,台風季節過去,我們的船再過去運回糧食。而且建造了港口和倉庫之後,暹羅的船隻可以把糧食送到占城,存放在占城倉庫內,過了台風季節,我們的船去把糧食運回來,而我們要賣給暹羅的貨物,也在占城交易。”

  “好辦法啊!”鄭芝龍大喜。

  “隻是還有一個問題,雇傭當地人看管倉庫,我們能放心嗎?”水太涼問道。

  “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在占城、交趾兩地的倉庫駐紮有我們的管理人員,也需要有衛隊駐紮。一旦發現他們的人搞手腳的,貪墨我們的貨物,那就必須給予嚴懲!對於表現好的,我們可以給他們嘉獎。”

  “駐紮管理人員,駐紮衛隊?我們去哪裏找那麽多人?”鄭芝龍問道。

  “還怕人手不夠的問題嗎?我們大明,其實最不缺的就是人了。”李國棟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