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商業中心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30      字數:2465
  兩千多噸級的船在這個時代是巨艦了,鄭和寶船甚至有可能達到五千官料,也就是兩千五百噸級左右。當然後世也有一些洋奴懷疑,寶船隻有兩千料,但李國棟就多次在網上和他們進行爭論,認為絕對不能才兩千料。陳於階說的四千料,應該是可靠的數據。他的舅舅什麽人啊?徐光啟啊!那可是明末著名的科學家。

  對於陳於階和王臣縉的疑問:上海需要四千料的碼頭嗎?李國棟很肯定的回答:“需要!不僅需要四千到五千料的碼頭,將來還需要用到能停泊一萬料,甚至兩萬料巨船的碼頭!”

  陳於階說道:“武威伯,學生向舅舅學過,船隻不可能造得太大了,一萬料的巨船,木板厚度就要非常厚了,造如此巨大的船並不劃算;兩萬料的船,那就根本無法下水,到了水裏直接就斷成兩截了。”

  萬料巨艦,五千噸級,差不多就是木船的極限了,再大的話,那就需要鐵甲艦才能承受得住如此強渡了。

  李國棟當然知道這些問題,前世裏的他是一名工兵,對各種材料強渡問題都有研究。不過現在造不出萬噸級巨艦,並不意味著以後也不可能。於是他回答道:“仲台啊,凡是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現在造不出那麽大的船,但並不意味著以後也不可能。以後造船,可能不需要木料造船殼了,可以用鐵來造船殼。”

  “鐵造船殼?那船不就沉了?”王臣縉奇怪的問了句。

  “不會沉,隻要不漏水就不會沉,漏水的話,木船也一樣會沉。王縣尊若是不信,我們可以試一下,我弄個鐵皮做個臉盆,放入水中,看會不會沉下去。”

  陳於階笑道:“王縣尊,武威伯說得對,鐵盆子隻要不漏水,放入水中也能浮起來。”

  上海的規劃圖被李國棟用了一整天的時間畫好了,在上海的遠景規劃圖上,上海縣的規模被擴大了一百倍都不止。北麵到吳淞口,都是港口區和工業區,吳淞江以南是到上海老縣城是商業區,西麵是住宅區,各種馬路縱橫交錯,看得令人眼花繚亂。其實這副規劃圖是李國棟根據他記憶中後世的上海地圖修改畫成的。

  規劃圖上,以顏色標注出發展時間,即將投入的發展城區,以淡黃顏料繪製;近期發展城區,以褐色顏料繪製;中期發展城區,以綠色顏料繪製;中遠期發展城區,以淡紅顏料繪製;遠期發展城區,以綠色顏料繪製;長遠發展城區,以淡藍顏料繪製。各種顏料的時間備注,在左下角的圖例上都標注出來,令人一目了然。

  “啊?這上海縣,要建得多大啊?不僅比鬆江府大,還比京師都大了?”王臣縉驚道。

  陳於階看到的卻是另外一個問題:“那麽大的一座城,竟然沒有考慮城門的問題?武威伯不是說韃子以後會打過來?萬一長江防線沒守住,被打到江南,這座沒有城牆的城,豈不是被韃子搶得高興了?”

  “兩位,這兩個問題不需要我們擔心,比京城還大又如何?今後京城是大明的政治中心,上海卻是經濟中心,地位不輸給京城。本來不是有北京和南京兩個京城嗎?不妨再增加一個上海。這個問題很好解決。至於陳先生說的,韃子的問題,那就不成問題。守江必守淮,李某定然會守住兩淮防線。即便是讓韃子衝到長江邊,李某還有一支水師,加上鄭芝龍的水師,守住長江不成問題。”

  陳於階道:“守江必守淮,若是兩淮之地丟了,雖有水師守江,卻陷入被動了!如此之長的長江,我們不可能處處設防,韃子水師雖然不是我們對手,可是長江是運輸線,他們的水師隨時可以威脅我們的運輸線,那樣仗就不好打了。”

  “陳先生放心吧,兩淮之地必能守住!即便是丟掉揚州,也要守住兩淮之地。”李國棟其實早就有了在揚州殲滅清軍主力的計劃,隻是目前這個計劃還不能說出來。

  兩日後,李國棟由陳於階、徐驥和當地著名士紳張肇林陪同,一起前往鬆江府,登門拜訪知府錢肅樂。

  張肇林是萬曆三十五年進士,現已告老還鄉,著名的豫園就是他的私人園林。

  武威伯登門拜訪,錢肅樂自然不敢怠慢,在府中設下酒宴。

  中國人就喜歡在酒桌上談事,什麽時候都不例外,除了做生意、談合作等友好的事情之外,當然還有殺人的事情,也喜歡在酒桌上做,譬如說鴻門宴,又譬如說摔杯為號。當然了,李國棟和江南士紳關係那麽好,錢肅樂不可能布下鴻門宴,更不可能埋伏刀斧手。

  “聽說伯爺在蘇州聯合了諸多名士,辦了一家江南銀號?”酒宴上,錢肅樂問及此事。

  鬆江知府錢肅樂是滿門忠烈,可是滿門忠烈也不影響他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吧?銀號這個東西,誰都知道操作好了是賺大錢的,錢肅樂也希望能夠從中獲取一杯羹。

  李國棟回道:“江南銀行的總號目前是在蘇州,不過將來會搬到上海縣。”

  “上海縣?為何要搬到上海縣?”錢肅樂驚喜的問道。銀號若是搬到上海縣,這對於鬆江府來講可是一個業績,除了可以增加鬆江府的稅收之外,還能解決不少人的生活出路問題,也有利於繁榮鬆江經濟發展。

  東林黨人嘴巴上說看不起商人,商人地位低賤,還說什麽重農輕商,其實東林黨最重視商人,拚命的想著給商人減少商稅。所謂的重農輕商,重的是農業稅,輕的是商稅。東林黨人甚至商業對經濟繁榮的重要意義,商業才是最賺錢的行業,明朝各種官商勾結,在明麵上,皇帝看不起商人,暗地裏,商人卻同各級官員是一家人。

  李國棟之所以能夠進入東林黨的商業核心圈子,除了他救了盧象升,為東林黨立下一大功之外,最重要的還是他賣給江南的新式紡織機,讓江南士紳賺到大錢,以及幫助江南修建水利工程,讓江南士紳逃過了崇禎十四年的大水災,再加上他給江南士紳出了賺錢的金點子,所以他伸手東林黨歡迎,讓東林黨人願意同他合作。

  現在李國棟也支持東林黨對皇帝說的,不得加收商稅,皇帝陛下不與民爭利。大明朝廷稅收少了有什麽關係?反正他又不會救大明。他在投資商業方麵獲得的利益,最終也是投入到軍隊之中,用來抵禦清軍所用。而且李國棟在加大力度,讓東林黨早日變成資產階級政黨。

  當然也會有些東林黨墨守成規,死抱著土地不放手,以壓榨農民來賺錢的東林黨士紳,對於那些頑固的家夥,將來李國棟會借助崇禎皇帝的招牌來收拾他們,就和收拾鹽商、糧商一樣給收拾了。

  李國棟回答錢肅樂:“錢府尊,上海是好地方啊,李某可以預料,將來這裏會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城市和商業城市。此地是水上十字路口,又靠近繁榮的江南腹地。以上海為中心,前往南京、杭州都不遠,都有水上交通的便利,渡江可以到揚州。往外麵出海,可以橫渡大洋,可去南洋。這樣一塊風水寶地,不繁榮起來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