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銀行股東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30      字數:2436
  半個月後,水太涼帶回了不少人,有後來號稱錫山三忠馬世奇、龔廷祥和華允誠的家人,有堵胤錫的家人,有夏允彝的家人,有史可法的家人,有瞿式耜的家人,有徐光啟的外甥陳於階本人,陳子龍本人和方以智本人也都來了,還有許多李國棟不知道的人物,而盧象升本人也來了,還有一位個子高大,孔武有力的舉人,當他報上自己名字的時候,李國棟愣了下:張煌言啊!

  這些江南士紳,大多數都是後來殉國的民族英雄,不願投降滿清,不是自盡殉國,就是兵敗身死。這些士紳自然都是家財十萬貫以上,隻可惜後來不懂得抵抗清軍的方法,他們自己死了沒什麽,可是他們的財富都被滿清給沒收了,白花花的銀子變成了清軍的軍餉,清軍憑借著這些銀子滅掉了南明。

  除了李國棟知道的民族英雄的家人外,還有幾個人,是江南三大案中被殺的士紳家人,譬如金聖歎、顧偉業、倪用賓、薛爾張、周江等人。滿清攻入江南之後,他們沒有抵抗,也沒有自盡殉國,而是選擇苟延殘喘活了下來,結果最後還是被滿清找了個理由殺了,他們的家產全部被沒收,落得了淒慘的下場。

  談生意這種事,大部分的士紳自己本人當然沒有過來,畢竟讀書人不屑於從商嘛,所以他們派了給自己打理生意的代理人來。

  盧象升本人來了,是因為交情的緣故;陳於階到來,是因為他受徐光啟影響,不像其他讀書人那般死板,而且他也十分佩服李國棟精通泰西鑄造槍炮之術,所以登門拜訪;至於張煌言來了,據說是久聞武威伯大名,特意借著這個機會前來拜訪。

  陳於階是個人才,深得徐光啟真傳,這次李國棟在江南改造田莊,大力推廣番薯玉米,其實陳於階大力支持,並親自向農人傳授種植番薯玉米等高產作物之術。這次聽說李國棟下江南,他便放下身份,親自前來拜訪。

  不過這時候人都到齊了,李國棟要先同大家商議開辦銀行的事情,等開辦銀行的事情商議好了,他會把張煌言和陳於階留下來,宴請他們。

  還有一個李國棟沒想到會來的人,是鄭芝龍的弟弟鄭芝豹,他自然是代表鄭芝龍來的。沒想到鄭家居然也對開辦銀行感興趣。

  錢府大廳內,李國棟坐在水太涼的下座,他環視了一圈,拉開嗓門道:“各位不是江南名士就是商場精英,想必各位也知道錢莊吧?有了錢莊這東西,各位出門做生意,身上就不用帶著那麽多現銀,隻要帶上一張會票即可。如今世道天下不平,帶著太多銀子出門,遇上劫匪,銀子丟了不說,說不準連命都送了。”

  “是啊,有會票是方便多了,我們在江南把銀子存入錢莊,去了京城可以提出來。”

  “不過現在錢莊大部分都是山西人開的,我們這時候再來插一手,我們還能有生意嗎?”

  這又牽涉到晉商的問題了,其實晉商八大家,在那幫老西中規模不算最大,隻是因為後來滿清入關,成為了皇商才出名。事實上這個年代的晉商最大的還是鹽商,其次是糧商,還有就是開錢莊的晉商。

  江南士紳也有自己的錢莊,但規模都遠遠比不上老西們開的錢莊。

  錢謙益道:“各位,伯爺要開銀號的章程,老夫已經印出冊子,各位想必也看過了吧?”

  在座的所有人都點了點頭。

  “如果沒有什麽意外,那麽我們可以商議一下,每家出資多少,占股多少的事情。”水太涼道。

  這時候,一名掌櫃模樣的人站起來,這人是瞿式耜的家人,這名掌櫃問道:“錢先生,伯爺,我們的銀號,貸款利息隻有一分到兩分,而且沒有利滾利,這樣的利息是不是太低了?”

  李國棟回道:“利息是比較低,但我們的本金不是我們自己的,而是借用各大客戶的存銀來放貸,我們賺取中間差,說到底,我們自己的本金並不多,隻是賺一個利息中間差。其實賺取這個利息中間差,隻是我們盈利的一方麵,我們最大的盈利部分還是依靠發行銀票,鑄幣等,那才是真正賺錢的利器。”

  “鑄幣,是否會被朝廷禁止?”有人問的。

  李國棟道:“鑄幣一事,朝廷是控製得比較嚴。不過這方麵李某可以出麵,讓萬歲爺放開此事。如今朝廷銀子緊缺,若是我們銀號辦得好,也能給朝廷增加一點商稅,朝廷怎可能阻止我們?若是我們可以自己鑄幣,那麽銀子就如流水般來了。”

  一開始銀號並不發行紙鈔,隻有大額銀票和各種貴金屬貨幣。

  就拿鑄幣來講,一枚一元的銀幣,等價於一兩銀子,事實上重量不到一兩,而且銀幣也不是純銀的,含有鉛、銅等其他金屬,這樣一枚銀幣的利潤就有半錢銀子;除了發行銀幣,江南銀行還會發行利潤更高的金幣,一枚金幣價值十兩銀子,但重量絕對沒有一兩,而且也不是純金鑄造,這樣一枚十元的金幣,利潤就有接近一兩銀子了!

  即使是鑄造銅錢,利潤其實也不低了,否則為何當年大明寶鈔崩潰的時候,民間出現了那麽多私鑄錢幣的家夥?就是鑄造銅板利潤極高。而李國棟即將鑄造的銅幣,可不是普通的銅幣,而是造型漂亮的銅幣,上麵有漂亮的花紋,有字樣,不像銅板那樣中間有個空心,而是實心的銅幣。

  “朝廷的問題我相信伯爺可以解決,”一名像是大掌櫃模樣的人站起來,“可是商人和士紳,他們會用我們鑄造的錢幣嗎?”

  “這就需要我們能夠給他們一比一的兌換,標注一元錢的銀幣,可以換到一兩銀子;標注十元的金幣,可以換到十兩銀子,隻要我們允許他們一比一的兌換,這些鑄幣將會為人所接受。因為鑄幣使用起來比碎銀子要方便多了。舉個例子,你們現在去秦淮河的酒樓畫舫消費,開銷了三十七兩銀子,你們拿出四個十兩的銀錠,他們要怎麽找回銀子?首先你們拿出來的銀子,他們要稱重,找回的銀子,需要切割,再把碎銀子找給你們,這樣使用起來很不方便。若是有了鑄幣,你們拿出多少,多餘的,他們直接找回鑄幣就是了。”

  “還有個問題,”那名商人又問,“我們鑄造錢幣,是否會有人假冒我們的鑄幣?”

  “肯定會有!但有解決的辦法,我們鑄幣的時候,在我們的錢幣上麵加上一些暗號,或是加入一些他們無法仿製的技術,這樣真假鑄幣就能一目了然。發現假幣,立即嚴查,鑄造假幣者送交官府。”

  陳於階發言道:“學生覺得伯爺的方法完全可行!隻要朝廷允許我們鑄幣,今後我們的銀子就如江水流來。學生也見過泰西人的鑄幣,我們大明賣給泰西人的商品,他們就是以銀元支付,他們的銀元做工精美,難以仿製。隻是我們的朝廷不用銀元,所以換回的銀元,都被重新熔為銀錠,這其中損耗不小。若是我們也用鑄幣,那就減少了這道工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