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軸承和炮車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28      字數:2499
  李國棟剛回到大同,便遇上了已經快一年沒見的王全。

  王全是帶著商隊回到北方的,聽說女真大軍慘敗,已經撤回遼東了,商隊準備再走一趟歸化,然後去喀爾喀蒙古,這樣一趟走下來,又能賺到不少銀子。

  “好兄弟!終於見到你回來了!可想死兄弟了!聽說賊寇攻入兩淮的消息,可沒把兄弟我擔心死了。”李國棟走到王全麵前,給他來了一個熊抱。

  “大哥,那賊首張可望可是圍了我們鬥湖城寨三個月之久啊!後來還是張獻忠來了,說要打廬州,這才放棄了合圍。那賊首張可望,不過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我們還認識他,怎麽就翻臉不認人了?還好張獻忠還記得我們。“王全回道。

  “寨子裏的弟兄傷亡情況如何?”

  “傷亡不大,我們是憑借城寨堅守,寨子內有投石機和守城器械,還有水師在湖麵上炮擊賊軍,賊人又無鎧甲,比建奴好打多了。小弟我連建奴都不懼,何懼張可望小賊?”王全很輕鬆的哈哈大笑。其實鬥湖城寨之戰打到後麵,並不輕鬆,張可望挾持了十多萬流民,不計成本的猛攻,城寨外麵屍體都堆積成山了,夏季的兩淮之地氣候炎熱,賊軍也沒來收屍,城外散發著令人作嘔的臭味。

  不過後麵幸虧的張獻忠認得王全,認得大德旺商號的旗號,再加上考慮到攻打這座城寨得不償失,這才強令張可望停止攻擊。

  後來張獻忠問起此事,張定國告訴張獻忠說,自己曾經苦勸張可望,可惜張可望不聽。於是張獻忠對張定國好感又增加了幾分,對張可望的剛愎自用有些不滿。

  張定國就是李定國,是未來的民族英雄,李國棟有心招攬此人,隻是現在還時機還未到。

  “大哥,我們前幾年種下去的珍珠已經收獲了,我給你帶回來一批,你看看成色。我看過了,還不錯。”王全道。

  不過李國棟暫時顧不上珍珠的事情,後金實力大損,一段時間之內無暇顧及入寇,崇禎皇帝已經有意讓李國棟去剿賊寇了,而且李國棟也知道,皇太極肯定不會放棄歸化和察哈爾人,大明也不能輕易放棄塞北的蒙古人。為了不負皇命,又要顧全大局,李國棟接下來必須分兵兩路,他首先想到的是要改進炮車。

  這次出征塞外,無論是炮車還是輜重車輛,都暴露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車輛行駛的時候摩擦力太大,車輛壽命太短。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軸承、堅固的車軸和減震裝置。

  減震裝置,無非是彈簧片,橡膠車輪。目前李國棟手下的匠戶雖然偶爾能打造出彈簧片,但是這種優質彈簧鋼都是偶然碰巧才能得到,數量十分稀少,隻要獲得合格的彈簧鋼片,都被李國棟拿來製造燧發槍和燧發短銃了,根本舍不得拿來製造車輛減震裝置。

  造一輛炮車的彈簧減震裝置,足夠製造幾十杆燧發槍了,李國棟不可能拿寶貴的鋼來造車輛減震裝置。

  那麽要讓車輛達到減震的目的,而且這個時代還沒有橡膠,要如何做到減輕車輛的震動呢?

  李國棟想了很長時間,想出了一個辦法:製造羊皮和牛皮的車輪胎,先把多層羊皮覆蓋在車輪上麵,外麵再包裹上一層牛皮。

  至於滾動軸承,以目前的技術,還是一個大難題。事實上歐洲這個年代已經有了滾動軸承了,到了十八世紀的時候,西方的滾動軸承技術已經十分成熟,所以到了十八世紀,西方國家的炮車和四輪馬車的技術已經十分完善,戰馬可以拉著火炮快速機動。

  李國棟自己心裏清楚,以目前自己的技術,若要少量生產滾動軸承還可以做到,但是沒辦法做到大批量生產結構複雜的滾動軸承。一種東西哪怕是質量再好,不能大批量生產也就無法普及,所以他放棄了滾動軸承的生產,還是采取滑動軸承。

  滑動軸承采用青銅材料來鑄造,鑄造出來的軸承,對軸瓦和軸頸進行打磨,打磨得十分光滑,軸瓦和軸頸剛好吻合,再把軸頸插入軸瓦之中,另外一端固定好。

  第一個滑動軸承製造完工,李國棟把軸頸插入軸瓦內,把車軸插入軸頸中固定好,再把車輪套在車軸末端,然後把牛油塗抹到軸承內。一切完工之後,李國棟轉動一下車輪,發現車輪轉動不再發出刺耳的木頭摩擦聲了,而且轉動起來省力許多,雖然還不如滾動軸承省力,但比起原來以木頭滑動軸承連接的車輛來,省力了十多倍都不止。

  第二個軸承完工之後,李國棟把軸承和車軸安裝在炮架上,製造出一輛全新的炮車。

  這是一輛十二磅野戰炮的炮車,把四匹馬掛上去,馬匹牽引著炮車,奔跑起來十分省力,速度也很快。

  “將軍,但我們隻有一副模具啊,這青銅軸承產量還是不大,一天下來,隻能鑄造出四副軸承。”匠頭林水傑說道。

  “暫時不需要那麽多軸承,一天四副軸承產量已經夠了,先把炮車和彈藥車都裝上軸承,至於運輸車輛,暫時用不上軸承。”李國棟告訴工匠們說。

  一天鑄造四副軸承,一輛炮車要用掉兩副軸承,一輛彈藥車又要用掉兩副軸承,野戰炮的彈藥車和炮車是配套的,兩輛車可以連接成一輛中間是軟連接的四輪馬車,所以四副軸承剛好提供一門火炮使用。

  目前李國棟的造炮能力,還沒辦法做到一天鑄造一門火炮,這樣軸承的產量就高於炮車的需求量,節省下來的軸承可以考慮安裝在運糧食的輜重車輛上。

  第一輛安裝了滑動軸承的炮車和彈藥車全部造好,接著工匠們在李國棟指揮下,把羊皮一層層釘在車輪上,柔軟的羊皮覆蓋好之後,在羊皮的外麵覆蓋上一層較為堅硬的牛皮,這樣這門火炮的炮車和彈藥車就全部完工。

  “把馬匹牽過來,拉著車跑一段路。”李國棟令人牽來馬匹。

  炮車是十二磅野戰炮的炮車,彈藥車上裝滿了石頭,用來增加重量。接著李國棟親自坐在彈藥車上,揮動鞭子,驅趕馬匹。

  四匹馬牽著彈藥車和炮車,撒開蹄子飛奔起來,跑動的速度極快,和戰馬衝刺的速度差不多了。馬匹牽引著彈藥車和炮車在泥土路麵上高速疾馳,以皮做成的車輪同地麵摩擦,感覺摩擦力小了非常大,而且車輛行走起來,也平穩得多了,李國棟親自坐在彈藥車上驅趕馬匹,車輛跑動速度極快,也沒原來的炮車那麽顛簸了。

  李國棟實驗過之後,跳下彈藥車,讓一個炮組的五個人全部坐上彈藥車,驅趕馬匹牽引車輛。

  五個人坐在彈藥車上麵,馬匹奔跑的速度一點不慢,牽引著彈藥車和炮車,風馳電摯的奔跑在草原上。

  “這炮車跑起來一點聲音都沒有。”

  “是啊,還非常平穩,坐在上麵幾乎沒什麽顛簸,比起以前乘坐的馬車可是平穩多了。”

  “真的是好車啊!”

  炮手們議論紛紛,對這種新式炮車讚不絕口。

  彈藥車和炮車的牽引試驗完成之後,李國棟又令人試射火炮,試驗火炮的後坐力是否會震斷車軸,或者是對軸承產生致命的傷害。

  炮手們裝足了了火藥,點燃火炮,一發十二磅炮彈呼嘯而出,炮車隻是劇烈的震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