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離開福建
作者:鐵血坦克兵      更新:2020-03-04 19:27      字數:2197
  過了八月十五,李國棟帶著弟兄們離開金門島。他向鄭芝龍借的鄭芝豹、鄭芝鳳、鄭彩、施大瑄和洪旭五員戰將和二百五十名水兵,並沒有跟李國棟一起走,他們將會走水路去南直隸,雙方約定好一個半月後在淮安碰麵。鄭芝龍送給李國棟的兩名小丫鬟,荷香和墨竹兩人,也是乘船去淮安。

  李國棟自己帶著五十二名兄弟和七十二匹戰馬,那二十匹高大的阿拉伯馬的馬背上,都馱著裝滿了番薯的布袋。其他帶回去的貨物,還有燧發短銃二十支,望遠鏡十副,這些都是從月港購得的。

  荷香和墨竹來到碼頭,依依不舍的送別李國棟。兩位小姑娘早就哭成淚人了。

  “好了,荷香,墨竹,你們別哭了,不就才一個半月嗎?我們馬上又能見麵了。”李國棟安慰她們道。

  李國棟等人乘坐的渡船在泉州上岸,船上了岸之後,韓大山和何興兩人,尤其是何興,還戀戀不舍的回頭看了對岸的金門島一眼。

  “怎麽了?樂不思蜀?”李國棟笑著問道。

  他這一幫兄弟這段日子住在金門島上,可是每天吃山珍海味,雖然他們不可能有李國棟那樣的待遇,還有兩名小丫頭侍寢,但鄭芝龍也給他們幾個安排了女人,隻不過要收錢的,而且是來自東瀛的倭女。

  “大哥,哪裏敢!我們北方百姓還在受苦受難呢,我們得趕快回去。”何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

  “看看你們,每個人都胖了不止一圈!別被酒色掏空了身子,那還怎麽殺建奴?”

  “大哥,我們也就放鬆了三個月,三個月不至於吧。”韓大山急著道。

  “好了,開個玩笑,弟兄們趕路吧!”李國棟喊了一聲。

  回去的路程,李國棟將會從仙霞關出閩,因為走仙霞關可以經過岩茶產地武夷山,李國棟打算在購買一批岩茶回去。

  沿途過去,經過泉州、莆田和福州,一路上李國棟等人也沒有心思遊山玩水,都是匆匆路過。白天趕路,在沒有一人雙馬的情況下,就走一個時辰,歇息半個時辰,讓戰馬恢複馬力,人也吃點東西。每日上午天還未亮就出發了,走到天黑才住店。就這樣,一人一馬的情況下,也能做到日行一百裏。

  經過的城池門口都有士卒檢查路引,住客棧也要路引。李國棟沒有路引,但他有參將的腰牌,這就夠用了。

  抵達福州之後,李國棟雇傭了兩條船,弟兄們和戰馬都上了船,沿著閩江逆流而上。從福州到延平縣城,有四百餘裏路程,若是騎馬走陸路,也需要四天四夜。坐船上行,隻需要兩天兩夜即可抵達。

  大船隻能抵達延平縣城,從延平到建寧府城的河流太淺,大船無法通行,於是李國棟等人就換乘六艘小船,繼續逆流而上。小船晚上不走,就停在岸邊,人上岸搭起帳篷睡覺。走了三天三夜,終於抵達建寧府城。

  在建寧府城,即可買到紅茶。不過李國棟並沒有在府城購買,而是繼續往北,到岩茶產地崇安縣城,價格會便宜一些。

  “終於到崇安縣城了!我們離開金門,走了十天了,都還沒出福建啊。”何興抬起頭來,看到前麵的縣城,心情有幾分激動,因為他早就聽李國棟說,到了崇安,可以好好的讓大家吃頓好的,這裏特產的河鮮味道鮮美,加上山中的山珍,那簡直是太完美了。之前路過泉州、莆田、福州和建寧,都是匆匆路過,連府城都沒進。

  李國棟微笑道:“到了,今晚破例,弟兄們可以喝點酒。”

  向守門的士卒出示了腰牌之後,一行人進入縣城,在城內一家客棧住下。

  安頓下來後,李國棟就帶著弟兄們去一家當地小有名氣的酒樓吃飯。店小二先是給大家端上好茶,不一會兒,熱氣騰騰的清蒸溪魚、金筍炒肉、筍幹燉五花肉、藥材燉鴨等美味佳肴上了桌。

  次日上午,李國棟購買了一批岩茶,下午便繼續趕路。

  踏上了出閩的道路,由此地至仙霞關,已經沒有船可以乘坐了,隻能牽著馬走山路。蜀道難於上青天,閩道更比蜀道難,一路都是崇山峻嶺,走這種路,還不能騎馬,隻能牽著馬走,否則走一次馬都會廢了。

  看著如此險要的地形,李國棟心中暗想:若是當年不是鄭芝龍出賣了隆武帝,就福建這樣的地形,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清軍要進入福建不知道得損失多少。這種地形上,騎兵根本就沒辦法展開。不要說騎馬衝刺了,騎馬走一段路,馬都會廢了。就這種地形,步兵輕鬆秒殺騎兵。

  過了仙霞關,就進入浙江了。到了浙江之後,山勢逐漸放緩,隨後進入金衢盆地。到了平地之後,李國棟等人行軍速度加快,一行人一人一馬可以日行兩百裏!不過用了兩日時間便到了錢塘江邊。

  找到船渡過江,先在杭州城內的大德旺杭州分號住一晚,次日一早,李國棟從商號內提出一件貨物,又離開杭州,分號掌櫃趙賢誠也跟著一起,五十餘人直奔蘇州而去。

  蘇州可是東林黨的老巢,為何東林黨要拚命的減免商業稅?就是因為蘇州的主要產業就是絲綢紡織,絲綢業讓蘇州出現了不少的大商賈,這些商賈在賺取銀子之後,深感權勢地位之重要,故而大力推進家族和蘇州的教育事業,期望朝廷之中能夠出現他們的代言人。

  因為商人的大力支持,壯大之後的東林黨自然成為了商人的代言人,東林黨人提議減少甚至免去商業賦稅、增加農業賦稅,導致大明朝廷賦稅驟然減少,農民不堪重負造反。

  從福建一路到浙江,福建雖然窮點,但有番薯,老百姓還能活下去;到了浙江,哪怕是普通農民,日子過得都不會太差,畢竟是魚米之鄉,浙江水稻產量高,還有江河湖泊裏的水產品,山坡上種植茶樹、桑樹,旱地種棉花、蔬菜,一片繁榮景象。

  李國棟來蘇州,是參觀一下當地的紡織工場,再根據規模準備研製一批紡織機。李國棟不知道珍妮機的構造,但是聽過一點,就是紗錠都豎著排列,用一個紡輪帶動,這樣效率可以提高八倍。這東西回去之後摸索一下,就能弄出來。

  但是一行人剛剛進入蘇州城,就引起了別人的注意。主要是他們每個人都騎著一匹良駒,更有二十匹駝運貨物的阿拉伯馬,更是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