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契子
作者:濁酒當歌      更新:2022-02-22 18:11      字數:2175
  雞籠城裏的第一座天主教堂,是鄭芝龍的老丈人徐光啟建起來的。

  但是這位老人再也不能進去向上帝祈禱了,因為去年年末,他得了一場風寒,撒手西歸。

  這位十七世紀的科學巨匠,留下了數不盡的知識財富,光一部恢弘的《農政全書》,就具有裏程碑一樣的意義,對後世的貢獻無比巨大,在任何曆史書中,都應該對他有濃墨重彩的一筆記載。

  徐光啟死的時候,鄭芝龍正在福建,練兵備戰準備兵發朝鮮,等到夫人的報信文書寄過去時,他又已經在海上了,所以得到丈人死訊時,還是在皮島之戰結束之後,鄭芝龍返回福建順路回夷州雞籠城看望家屬的時候。

  孤獨坐在徐光啟從朝廷辭仕趁在雞籠小住的機會而建起來的教堂裏,萬籟無聲,鄭芝龍心情很差。

  彎頂長條幅的窗戶上,陽光從外麵投下彩色琉璃的光影,色彩斑駁,五彩繽紛,都令這位羈傲的大海盜無法釋懷。

  前麵的牆上,耶穌神像被釘在上頭,居高臨下無語的看著自己的信徒,憐勉的眼神一如既往,雙手張得很開,像要擁抱苦惱的凡人,給他以慰藉與關懷。

  但是,這並沒有什麽卵用。

  鄭芝龍木然坐了許久,直到他的夫人獨自走了進來,坐到了他的旁邊。

  “夫君,你都坐了一個時辰了,回去吧。”夫人勸道:“你剛遠涉重洋歸來,路途疲乏,要愛惜身子。”

  鄭芝龍苦笑著謝謝夫人的好意:“我再坐一會,陪陪嶽丈大人,他老人家走時我沒在,現在多陪陪他。”

  “父親垂危時,念叨的還是你。”

  夫人抹著眼淚,傷感的輕泣:“他本想提筆給你寫一幅字,但病得太重,實在起不來。”

  鄭芝龍的眼神閃了閃,雙手捏成了拳頭:“嶽丈想對我說什麽?”

  “他要你精忠報國,說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夫人輕輕的說道,還微微回頭看了眼門口:“而人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夫君你有萬人不當之勇,又有武穆在世的睿智,就該為國家效力,救萬民於水火,挽江山社稷於即倒。”

  鄭芝龍麵無表情的不置可否:“嶽丈這是謬讚了,我何德何能當得起這樣的誇獎?若真的如此,朝鮮之行就不會敗得如此的慘烈了。”

  他的手捏得又緊了一緊。

  夫人伸手過去,溫柔的握住了他的拳頭。

  “父親說,勝敗乃一時之事,不可言重,再說,知夫莫過妻也,我的夫君有什麽本事,我還不知道嗎?”

  鄭芝龍朝自己的妻子看過去,四目相對,眼裏都是溫柔。

  他捏住了她的手,輕輕撫摩:“我鄭芝龍這輩子做了無數的事,最值得的一件,就是救了你,得了你,又命逢貴人,得到嶽丈這樣的當世大儒諄諄教導,令我茅塞頓開,從此不再迷茫,就像遇到了上帝的使者一樣。你且放心,嶽丈說的每一句話,我都記在心上。”

  夫人欣慰的把另一隻手放到鄭芝龍的手上,手心的暖意直入鄭芝龍心意深處:“父親還說,夫君你如今是福建守備,熊文燦又極為看重你,要刻意提拔,今後你的仕途是一片坦途,隻要悉心為朝廷效力,封侯拜將,指日可待,我們徐家就指望你了。”

  頓一頓,她再次向門口看了一眼,放低了聲音:“你那大哥聶塵,在父親眼裏是一位梟雄人物,不肯甘於人下,要是沒有洗心革麵一樣的大徹大悟,將來說不定會惹出什麽禍端來,你要留意。”

  鄭芝龍心裏一顛,驚道:“嶽丈他…….他原來早就看出來了?”

  “父親做了這麽多年的官,閱人無數,怎麽會看不出來?早在幾年前,他就有所警惕了。”夫人歎道:“但大哥對我有救命之恩,又和你感情深厚,擔心說出來會影響我們之間的關係,所以父親一直隱而未發,直到臨終前,才說出這肺腑之言,夫君,父親他都是為了你好,怕我們將來不得善終啊。”

  “我知道,這個不用多說了!”鄭芝龍握住夫人的手陡然鬆開,站起身來,在空蕩蕩的教堂裏走了幾步,繞著走,心煩意亂的意味從臉上的每個毛孔裏溢出來。

  夫人靜靜的看著他,沒有再說一句話,有時候,話不在多,意思到了就可以了。

  轉了幾圈,鄭芝龍站定了腳,自語一樣嚅囁著:“大哥對我,有救命之恩,如果不是他,我可能已經死在海上了。又對我有再造之情,如果不是他,我鄭芝龍怎麽可能有今天的地位和財富,我若是背叛他,豈不是不義之徒?”

  但抬腳又轉了一圈之後,他又站定了自語:“可是……嶽丈他是句句真言,夷州玄甲兵是我們手裏最強的戰力了,卻在建奴麵前根本占不了上風,想要爭奪天下,何其難啊!原本想的,太簡單了,我們一個商行,幹海盜起家的,何時聽說過過去有賊人翻身的皇帝?”

  他就這樣轉一圈,停下來思量一陣,不時的自言自語,惆悵吐氣,長籲短歎。

  教堂之外,從朝鮮歸來的船隻就停在雞籠碼頭,皮島之戰中受傷的士兵被一個接一個的送進醫館中去,一具又一具被白布包裹的屍體則抬到了城外的義莊,等待家屬認領。

  有一些屍體沒有帶回來,畢竟戰鬥發生在夜晚,黑咕隆咚兵荒馬亂,帶不回來也屬於正常,幾個文書正在造冊登記,把所有陣亡的人名字寫到紙上,供撫恤和刻牌位的時候使用。

  幸存的士兵,和船上的水手,則散到各自家中,或者飯館裏,這是夷州軍第一次和建州兵正麵交鋒,難免引來好奇的人各種詢問,大家從士兵嘴裏得到了繪聲繪色的描述,有人豪言壯語的逞強,有人沮喪催淚的悲鳴,總的來說,都在表達建州兵很強的意思。

  而隨船從皮島撤下來的上千皮島百姓軍兵,則更是把一個在明軍中傳播很久了的認知,帶到了夷州島上。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這句話宛如瘟疫,飛快的傳遍了雞籠城的每個角落,皮島百姓的恐懼影響著城裏的人,很短的時間裏,大家都知道了,橫掃遼東的女真人,果然是凶悍強大的,連猛如鄭芝龍這樣的人物,都吃了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