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借地,以為根據
作者:濁酒當歌      更新:2022-02-22 18:10      字數:2227
  汪承祖回到龍淵郡的海灘上,小跑著上了停在港口的一條大福船。

  顏思齊坐在甲板上,曬著冬日暖陽,懶洋洋的半眯了眼睛,翹著的二郎腿一晃一晃。

  “顏老大,我回來了。”汪承祖躬身行禮。

  “哦,這麽快?”顏思齊坐姿不改,眼睛稍微睜大了半分:“朝鮮人說什麽了?”

  “他們說,在國王的禦旨傳來之前,我們可以在這裏先安頓下來,龍淵城也可以隨便進出,不過希望我們不要滋擾百姓,不要搶掠財物,更不要燒房子殺人。”

  “這個當然了。”顏思齊咧開大嘴嗬嗬的笑:“我們又不是倭寇,我們是好人,好人怎麽會殺人放火呢?---你把禮物給他們沒有?”

  “給了。”汪承祖道:“兩大壇福壽膏,一箱子金銀,每個官兒都送了一份,那位黃海右道的牧守,送的分量最大。”

  “他們喜歡嗎?”顏思齊坐起來,伸了個大大的懶腰。

  “當然喜歡了。”汪承祖露出笑容來:“金銀先且不說,好幾個官員居然早就知道福壽膏了,看了藥壇子眼珠子都在放光。”

  “哦?”顏思齊感到意外:“有這樣的事?”

  “我最初也想不到,福壽膏一向是獨家經營的,我們沒在這邊開分號,怎麽會有朝鮮人知道呢?”汪承祖解釋道:“問了才明白,有倭人與朝鮮通商,做點我們看不起的小生意,有人夾帶走私,福壽膏就是這樣被傳到朝鮮的,顏老大,你想象不到福壽膏在這邊的價格,比我們在倭國賣的高出了多少?”

  “多少?”顏思齊眼睛又眯起來了。

  “整整十倍!”汪承祖興奮的把兩根食指交叉:“十倍的價錢,顏老大,那些倭人兔崽子心可真黑!”

  “確實是意外之喜。”顏思齊也笑道:“原本我們隻是來屯田,沒想到還有商機。”

  他琢磨著道:“馬上派人回夷州去,請聶龍頭從倭國調配多一點福壽膏過來,這裏人傻錢多。”

  汪承祖答應了,旋即又道:“接下來我們在這邊該怎麽做?”

  “按計劃做就行了。”顏思齊站起身,魁梧的身子繃得交領長袍鼓鼓囊囊,霸氣十足:“讓沈世魁的人出麵去招攬流落各地的遼人,他們在朝鮮不大受人待見,見到我們在這裏豎旗一定願意歸附,這些人有十來萬,我們初期能招來一小半都足夠了。”

  他大踏步的朝船邊的跳板上走,邊走邊說,汪承祖跟著他:“我們的已經在龍淵城邊上圈了些荒地,分給本地的遼人,地勢比不上朝鮮人的良田,但開始時隻能這樣,不能直接上手就搶,那樣對我們長期的打算不利,龍頭說要在朝鮮老百姓當中留個好名聲。”

  汪承祖道:“龍淵郡流落遼人有一千多戶,大部分都成了本地人的佃農,聞知我們無償給地,都願意過來,已經在登記了。”

  “船上的郎中也要派出去,落地開診,不收診費;我們的兵卒無事時就不要閑著了,去田地裏幫人幹農活,特別是對遼人,要貼心貼肺的幫忙,不可懶惰。”顏思齊繼續說道,大腳板踩得跳板咚咚響:“再過幾天就是灶王爺生日了吧?借這個由頭在城門口擺攤,把我們帶來的那些麻布、番薯等東西向老百姓發放,不要錢,白送,也可以上門去慰問一些貧苦的農戶,先把名聲弄起來,讓本地人知道,我們不是來幹壞事的。”

  “倭人呢?”汪承祖問:“他們怎麽做?”

  “通知山裏麵的倭人稍微收斂一下,不要滋擾龍淵郡了,可以朝四周的郡府擴張,去那些地方使勁兒折騰吧。”顏思齊狡詐的笑:“要造成一種我們在的地方太平無事,我們不在的地方倭亂四起的態勢。”

  說話間,兩人走到了岸上,上千的夷州軍軍士正在這裏忙碌,維護簡易的碼頭,搭建住人的草棚子。

  “走吧,我們去龍淵城轉轉。”顏思齊打個呼哨,有人牽來了他的馬,這個大漢靈活的躍身跳上去,勒著韁繩轉了個圈,豪邁的笑道:“順便瞧瞧把靈藥館開在哪條街上合適~”

  他撥馬疾馳,汪承祖和護衛們緊緊跟隨,一行人朝著龍淵城的方向飛奔而去。

  義州堡的餘炙已然散盡,遍地的屍首擺在地上無人收斂,開始發臭。

  從鎮江趕來的建州援兵是在兩天後才得到消息的,由一個備禦率領,三百兵騎馬火急火燎的來到已經是一片廢墟的土堡上。

  商人們早就跑得一幹二淨,建州兵除了找到縮在土屋裏無處可去的更夫老丁之外,一個活人也沒見著。

  備禦陰沉著臉,看著餓了兩天的更夫,眼珠子像要吃人一樣發紅。

  老丁畏畏縮縮,不敢抬頭。

  “誰幹的?”備禦問道:“你看到沒有?”

  “是響馬,響馬幹的。”老丁答道,聲音都在哆嗦。

  “響馬?”備禦不信:“哪裏的響馬敢打義州堡?活膩了差不多!你到底看清楚沒有?”

  “沒、沒看清,黑燈瞎火的,我猜是響馬。”老丁哆嗦得更厲害了:“他們很凶,還有火槍。”

  “火槍?”備禦一下子抓住了關鍵:“是何種火槍?長的短的?”

  “長的,很長。”老丁雙手比劃了一個跟自己身高差不多的長度:“打起來噴火的那種。”

  “鳥銃啊……”備禦明白了,猛地抬起頭來,望向了東方,嗤笑道:“哪裏是什麽響馬,響馬怎麽會有火器?這裏能用火器的,可不是什麽響馬!”

  旁邊有人提醒他:“皮島上的明軍也有火器。”

  “他們敢上岸嗎?”備禦不耐煩的揮揮手,一臉看不起的神情:“天聰元年我大軍征討後,皮島上的明軍就龜縮海島,從不敢上岸一寸,他們怎麽敢來攻打義州堡?絕不是他們。”

  “大人的意思是……”

  備禦獰笑起來:“朝鮮國好大的膽子啊,竟敢破壞盟約,莫非見我大金國這幾年沒工夫理睬他們,就好了瘡疤忘了痛!”

  周圍的建州兵聽出話裏的意思了,紛紛麵露憤懣,咬牙切齒。

  “大人,若是如此,這事不能就這麽算了,朝鮮國一向對我們敷衍推諉,上貢通商都不積極,一定要給他們點顏色看看!”

  群情激憤中,備禦卻很冷靜,他不為所動,冷著臉吩咐道:“這件事不是我們能決定的,即刻派人送信去鳳凰城定遼右衛,請參將大人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