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我們是種田的
作者:濁酒當歌      更新:2022-02-22 18:10      字數:3744
  黃海道作為朝鮮國內八道之一,規模很大,足足二十四萬頃廣袤的土地,依山傍海,地勢平整,靠海一麵有一半的麵積是肥沃的衝積平原,極為適合農業種植,是多山的朝鮮難得的農業省份,數十萬人在此繁衍生息。

  為更好的管理,朝鮮國開國時就將黃海道以山為界,重丘的一半稱為黃海左道,平緩的一半編為黃海右道,黃海道從此分為兩邊,以右道為主,左道省會定在黃州,右道省會定在海州。

  海州的最高長官稱為牧使,正三品的高官,管黃海右道全部軍政事務,真正的封疆大吏,在崇禎五年,任上的牧使叫做尹集,五十多歲的文臣。

  尹集民政有方,是個能吏,治下的黃海右道欣欣向榮,農業發達,生活安康,加上黃海道不靠南,沒有倭寇之亂;不靠北,有平安道和寧邊大都護府充當屏障,也沒有建州之禍,屬於太平地界,魚米之鄉,隻要天老爺賞飯吃,這裏的人就不會愁餓著凍著。

  這樣的地方做官,是很舒服的,隻要不是頭豬,或者盤剝下麵太狠,都能過渡幾年後進京晉升,前途一片平坦。

  本來尹集也是這麽計劃的,漢城朝堂上有諸多大佬替他站台,若是沒有意外的話,兩三年之後,他就能躋身議政院或者承政院,官居一品,成為替別人站台的大佬。

  若是沒有意外的話……

  尹集不會騎馬,作為文官,會騎馬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很容易遭到同為讀書人的文人嗤笑,被譏諷跟那些武夫一般,毫無斯文風度。

  但此刻他卻不得不騎上了馬,雖然騎得很勉強,若不是用綢緞將自己牢牢的綁在馬身上,他早就被摔下來無數次了。

  伺奉騎行在他身旁左右的護衛們,都暗暗的捏了一把汗,眼睛一直盯著他,把三品牧使摔壞了,他們擔待不起。

  尹集卻不怕這些,他一點不在意自己會不會摔著,反而不住的揮舞馬鞭,隻恨胯下的馬兒跑得太慢。

  道路兩側,不時有神態倉皇、拖家帶口的老百姓奔走,這些人看起來走得很匆忙,僅僅背了一些包袱,沒有攜帶生活必須的種種物資,連老百姓最為看重的牲口都沒有帶,表情畏懼,步履匆匆。

  尹集在馬背上看到這一幕,心中愈加的焦急,快馬加鞭,把馬屁股都抽出了血印子。

  迎麵而來的道路遠處,一行抬著轎子的人在煙塵中疾馳而來,兩幫人遙遙望見,不約而同的減速,在擦身而過的時候一起停了下來。

  “尹大人?~”轎子掀開一角簾子,露出一張吃驚的臉:“你怎麽來了?”

  “我再不來,黃海右道就要亂成一團麻了!”尹集看看自己胯下的馬,再看看黃海右道龍淵郡四品郡守金柳乘坐的那頂四人大轎,心中的焦急頓時化作了一團火,直竄眉梢。

  “好哇,金大人,你是龍淵郡守,卻跟著老百姓一起逃到了苔灘郡,你這官怎麽當的?擅離職守按律當斬!”

  金柳一下就從轎子裏跳了出來,因為動作太快差點摔了個狗吃屎,爬起來就抱住了尹集的腿,嚎啕大哭:“尹大人,下官是來報信的,不是擅離職守啊~~尹大人,快發兵救救龍淵郡的百姓吧,再晚就來不及了!”

  尹集一腳將他踢開:“你哭什麽?沒個郡守的樣子!你的加急信我早已收到,何須你親來報信?”

  “不是啊大人,我不親自跑一趟,心中沒底啊。”金柳哭得稀裏嘩啦,滴淚橫流,撲過去又抱住了尹集的小腿:“倭寇太厲害,下官是來苔灘郡搬救兵的~~啊,不是擅離職守啊~~大人對下官有知遇之恩,每年下官都……”

  “哼!住嘴!”尹集唯恐他說出什麽不相幹的話來,忙打斷道:“倭寇有多少人?怎麽來的?黃海右道幾十年沒有鬧過倭寇了,這幫倭寇怎麽來的?!”

  “下官不知,下官逃出來的時候,隻看到數不清的倭寇衝進郡城裏。”金柳茫然的抬頭,一道鼻涕掛在上嘴唇。

  “龍淵郡城丟了?!”尹集大吃一驚,幾乎從馬上跌下來,幸好綁他的緞子結實:“那是座有城牆的大城啊,丟了?”

  “倭寇太多,我們抵不住。”金柳猛點頭,那道鼻涕被他顛來倒去,差點吃進嘴裏:“倭寇是趁早上城門開的時候偽裝成漁民混進來的,好多,太多了,一下子就衝進了衙門,要不是我跑得快,就為國捐軀了。”

  尹集看一眼金柳那架裝飾華麗的轎子,再一瞧,發現金柳的轎子裏居然堆滿了大小箱籠,後頭還跟著幾輛小轎,坐的是家眷,不禁冷笑:“你不但跑得快,準備得也很充分。”

  “是是,這都是大人平時教育得好,有備無患嘛。”金柳似乎沒聽出話裏的諷刺,反倒一個勁的點頭。

  “這麽說,你不知道倭寇有多少人了?”

  “這個……反正很多,大人,快調兵吧,少了不行的。”

  “龍淵郡常備郡兵兩千,這些兵呢?”尹集望望前方,看到跟隨金柳的隻有百來個護衛。

  “下官不知道。”金柳把尹集的腿抱得緊緊的:“我出城的時候,沒看到兵,隻有滿城老百姓裹著我出的城。”

  “你……這個郡守當的……”尹集仰天長歎,以掌扶額。

  騎馬跟在他身後苔灘郡守策馬上前,剛才他一直沒有做聲,此刻才上來說話,隻聽他低聲道:“尹大人,現在不是責備的時候,倭寇若是占了龍淵郡,下一步就是我苔灘郡,若是任他們過來,隻怕禍害更大,眼下最要緊的,還是趕緊調兵過去看看。”

  “是極,你說得對。”尹集再次把攀附在自己腿上的金柳嗬斥開來,扭頭道:“你的郡兵,可集結完畢了?”

  “已經列陣邊界,隻等大人一聲令下,即可出發。”苔灘郡守恭聲道:“若不是下官要來迎接大人,下官就跟隨郡兵一起在邊界等候了。”

  “甚好。”尹集被金柳糟蹋得一塌糊塗的心情終於好了一點點,他揚眉揮鞭,指向前方:“我等守土有責,若是倭亂一起,必致百姓苦難,我等必備朝廷問責,再說黃海右道乃國之糧倉,你我根基,於公於私,都該全力保境安民,護一方平安,爾等隨我前行,不可膽怯!”

  眾人高聲稱是,尹集掃一眼也在跟著呼應的金柳,沒好氣的道:“你不用跑了,跟著我一起去。”

  “啊?”金柳大驚失色:“前麵可有倭寇……”

  他的下半句被尹集嚴厲的眼神生生的瞪了回去,然後乖乖的坐上轎子,跟在馬屁股後麵。

  黃海右道,分為十九郡一府,最靠西邊的緊鄰黃海的,就是龍淵郡,苔灘郡位於龍淵郡右側,從苔灘郡再往東走,就是黃海右道牧使鎮城海州府了,直線距離並不遙遠,郡與郡之間,有平坦的大道相連。

  所以尹集能一馬當先橫跨苔灘郡,在兩天之內,抵達龍淵郡的邊緣。

  苔灘郡守的郡兵,就駐守在這裏,兩千人由一個兵馬虞侯率領,當尹集帶人風塵仆仆的趕到時,虞侯正在軍營中吃飯。

  尹集下馬步行,與臉上還沾著飯粒的虞侯見了麵。

  “倭寇何在?”尹集上下打量虞侯,看到飯粒的時候心中就不怎麽愉快了。

  “回大人話,倭寇聽說已經逃了。”虞侯喜滋滋的道:“龍淵郡已平。”

  “逃了?”不但尹集錯愕,他身後所有的大小官員都怔住了。

  “末將也是剛剛得到的消息,因為正好趕上飯點,所以沒來得及寫捷報上呈。”虞侯笑著拱手道。

  尹集臉上陰晴不定,實在難以相信,金柳昨日還在哭嚎,怎麽一刻半會的就平了?

  金柳跳出來大罵:“豈有此理,倭寇怎麽會自行遁走?你這是在欺騙尹大人!”

  “末將不敢,這個消息是龍淵郡的人送過來的。”虞侯胸有成竹,一句話就把自己摘了出去:“是金大人的手下送來的消息。”

  “什麽?”金柳臉色漲紅,一把揪住了虞侯的衣領子:“倭寇怎麽平的?”

  “是大明國的援軍過來平定的。”虞侯忙道,手指自己的身後:“唔,大明的使者就在那裏,剛才還我在一起吃飯。”

  “大明的援軍?”尹集和金柳等人不禁一齊朝虞侯手指的方向看過去:“使者?”

  眾人目光所至,果然看到一個穿著箭袖武士服的中年人,不卑不亢的站在那裏,安安靜靜的看朝鮮人叫嚷說話。

  與眾人視線相撞,這人才規規矩矩的拱手,微微躬身,道:“在下東江鎮汪承祖,見過各位大人。”

  他說的是正宗的朝鮮話,還帶有一點平壤口音。

  汪承祖作為李旦集團最老的那一批船老大,走南闖北,長期跑朝鮮航線,精通朝鮮語,說出來不比任何人差。

  “東江鎮?”尹集從吃驚發蒙狀態中清醒過來,本來的察覺到一絲不正常的味道,忙道:“原來是汪……將軍,敢問汪將軍怎麽得知黃海道有倭寇上岸?”

  “這股倭寇我們已經追蹤好幾個月了,實不相瞞,他們就是迫於我軍的追剿,走投無路不得已才在黃海道上岸的。”汪承祖用很誠實的口吻說道:“大家都知道倭寇的殘暴,為了不讓他們為禍朝鮮國,我們也隻好搶灘上岸,追殺這幫畜生。”

  “那……”尹集腦子有點不夠用了,想了想才接著問道:“倭寇現在在哪裏?”

  “我們殺了一部分,不過倭寇很狡猾,早就化整為零,躲進各地鄉村山嶺,一時半會找不到了。”汪承祖攤攤手,不過旋即篤定的表態:“但是無須擔心,幾百個倭寇罷了,我們一兩年的時間裏就一定能把他們抓個幹淨。”

  “哦。”尹集本來放鬆了一下,但立刻又把心提了起來,驚道:“幾百人?!還逃進了大山?”

  “是啊。”汪承祖感慨道:“倭寇果然狡猾,看來剿滅他們,要花很長的時間了,不過大家不用怕,在這段時間裏,我們不會走,一定會穩妥的保護你們的安全。”

  “不會走?”尹集的眉頭皺了一下:“這……”

  “這位大人可以放心,我們不會亂走,就在倭寇出沒的龍淵郡停留,如果朝鮮國需要我們出郡剿匪,我們才會出動。”汪承祖道:“這一點我可以保證,當然了,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我們希望貴國能提供一些耕地,我們自行屯田,不占朝鮮百姓一顆糧食。”

  “嘩~”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所有的朝鮮官員都驚呆了,這可不是小事情,是足以驚動朝鮮國君的大事件。

  尹集麵色陰沉起來,他開始慢慢明白,眼前的這個大明國人,想幹什麽了。

  “我們隻是種田,沒別的意思。”哪怕對方說的風輕雲淡,背後的火藥味兒,卻令尹集心跳加快了無數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