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熊文燦很高興
作者:濁酒當歌      更新:2021-09-08 17:55      字數:2137
  令沈州平意外的是,第三天上午,聶塵親自和他見了麵。

  澎湖遊擊將軍態度很和藹,親切的招呼他坐下,還令人沏了上好的龍井茶,椅子上還有軟軟的綢緞坐墊,讓沈州平感到如沐春風。

  賓主相談甚歡,主要是沈州平在講,聶塵仔細的聽了他的長篇大論,雖然過程中好幾次有閉目睡去的嫌疑,但在沈州平看來,這是在閉目思量,並不是失禮的舉動。

  談話一直持續到晌午,聶塵沒有留沈州平吃飯,而是端茶送了客,但在最後時刻,聶塵說了一段話,給他吃了定心丸。

  “請沈大人回去轉告熊大人,我本是朝廷將官,隸屬福建巡撫管轄,於公於私,奉調聽宣,都是義務。熊大人有什麽用得著我的地方,一紙公文隨時差遣便是,聶某一定盡心盡力為朝廷辦事,不言有他。”

  這幾句話猶如炎炎夏日裏讓沈州平吃了一嘴冰,樂到了心坎上,他本來已經做好了心裏準備,以為聶塵會提出多少難以答應的條件來,沒想到對方這麽好說話,不枉自己說了一上午的話,嘴皮都磨破了。

  於是沈州平喜滋滋的走了,沙舒友陪著吃了中午飯,飯桌上沈州平就張羅著要走,食不甘味,坐臥不寧,仿佛屁股上突然長出了針眼來。

  沙舒友留他不住,這位爺下午就上船了,海上正吹西風,沈州平大喜過望,連聲說天老爺助我也,喝令船工張起帆就走。

  船是晚上到的福州,海上夜航十分凶險,還好沈州平的鳥船是找的水師裏的老船工,一身本領十分了得,有驚無險的把他送上了岸。

  在驛館休息了一夜,沈州平待到天亮,吃了早飯,就直奔巡撫衙門。

  福州有城約兩千年,從戰國時代起就是閩地中心,先後五個朝代以這裏為都城,但在元末時,全城被毀,洪武年間朱元璋的駙馬王恭重築福州府城,以屏山、烏山、於山三山為屏障,城牆繞著三座小山而建,將山頭囊括城中,形成三重城的宏大規模,沈州平現在行走的街道,就是洪武年之後修建的。

  福建巡撫衙門,就在城內虎節門旁的開元寺一側,一片連綿的烏瓦大院,占據了整整半條街。

  沈州平熟門熟路的進去,令人去通報,自己坐在亭子間還沒喝完半盞茶,報信的人就回來了,說巡撫大人請他進去。

  在衙門大院裏轉過幾道門,沿著長廊一路往裏走,沈州平在二廳見到了熊文燦。

  熊文燦是萬曆三十五年的進士,從黃州推官的位置上開始做起,二十年裏輾轉宦場,一步步的從基層爬起來,在他五十三歲的年齡上,做到一省巡撫,封疆大吏,算是很不錯的經曆了。

  這樣的人物,自有他為人處世的竅門,也有他幹練的做事風格,性格上圓滑世故是本能的,能辦事還辦得成事的能力也是必須的,所以此時的熊文燦,正是出於事業的上升期,一身本領渴望得到展示,一腔誌願希望得到賞識。

  這些反映到他的臉上,就是春風得意馬蹄疾。

  沈州平邁過門檻,低眉順眼的前行兩步,恭恭敬敬的鞠躬下拜,口中稱道:“屬官沈州平,於昨日從夷州趕回來,特向巡撫大人複命。”

  “起來,坐吧。”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從那張梨木大桌子的後麵傳來:“如何?差事還順當嗎?”

  沈州平抬起頭,這才敢正眼看向前方,望見身材富態的熊文燦正用那雙細細的小眼睛,炯炯有神的看著自己。

  熊文燦穿著大紅官袍,高冠束帶,滿臉堆笑,一看就心情很好。

  “托大人的福,幸不辱命啊。”沈州平底氣很足,他順著熊文燦手指的方向,在一邊的椅子上落座,迫不及待的答道:“下官一到夷州,就先巡視縣衙府庫,再暗訪市井街市,最後麵見澎湖遊擊聶塵,把大人的意思一五一十原原本本的交代了清楚。”

  “那聶塵怎麽說?”熊文燦笑吟吟的道。

  “他還能怎樣?大人對他情真意切,許諾他夷州賦稅不取分毫,還格外給他半年的軍餉,就算他是鐵石心腸,也禁不住大人這樣的慷慨大方啊。”沈州平突然眼珠子一轉,發現熊文燦的笑容十分有恃無恐,於是立刻想到了什麽,驚歎道:“啊,東山島的匪事,大人已經知道了?”

  “當然知道了,昨天東山縣令和銅山水寨守備的公文就到了我的桌上,我如何不知?”熊文燦大笑道:“就算你今日沒有回來,我也能料想個八九不離十,澎湖遊擊聶塵,已然歸心於我也。”

  “大人英明!”沈州平作大驚狀:“原來大人早就知道了我夷州之行的結果了。”

  “怎會不知呢?”熊文燦把後背靠到椅子上,輕鬆泰然:“禍害東山島的海匪,乃橫行福建的大盜劉香,此人是那聶塵當年在李旦手下時的黨羽,李旦死去,聶塵繼承其勢力,逐漸做大,這劉香雖然和他不對付,但終究是共事多年的同夥,有些舊情在的,聶塵肯出兵剿之,說明他已經完全忠於朝廷,今後我在閩地沿海,又多了一個可用之人呐,哈哈哈。”

  “大人連聶塵的底細都知道得這麽清楚,看來他是逃不出大人的五指山了。”沈州平跟著笑起來:“不過大人,在夷州,我還聽說了一件事,差點壞了我們的大事。”

  “什麽事?”

  “翰林院的黃道周,前幾日也在東山島上,居然也想拉攏聶塵。”

  “黃道周?”熊文燦的眉頭一下就皺了皺,想了一陣才道:“翰林院的黃道周?這人是東林黨。”

  “正是,他想拉聶塵的兵馬去遼東,堵袁崇煥的窟窿。”“哼,堵窟窿?他們堵得上麽?”熊文燦大袖一揮,怒道:“袁崇煥把整個遼東都賣了,現在亡羊補牢,也是個堵不住的窟窿,全靠孫承宗老大人將薊鎮、宣大的兵馬全拉了過去,才勉強穩住北方局勢,如今大明能打的兵除了延綏、固原兩鎮要對付民亂不敢動之外,連寧夏的兵都拉到遼東去了,他們還想拉我閩地的兵去,莫非海疆不要了麽?一幫沒遠見的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