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啟程
作者:濁酒當歌      更新:2020-07-10 16:50      字數:2774
  每年的二月中旬,日本各地的大名都會準備禮物,帶著盛裝,從四麵八方趕赴位於關西的京都城,到那裏參加一年一度的春日祭,這是天皇召集的節日,有普天同樂的歡喜,也向春天的到來祈禱,希望神靈保佑,新的一年會有五穀豐登的收成。

  正因為要彰顯天皇的慈愛,所以除了有身份的大名之外,皇室會發出一些特殊的請帖,邀請各地的百姓代表同赴京都,一起感受天照大神後裔的關懷。各類人物濟濟一堂,在熱鬧歡快中向高高在上的天皇獻上誠摯的敬意。

  平戶港所在的肥前國位於九州最西端,距離京都城在各地大名領地中,跟北海道的大名一樣,是最遠的一處。

  京都不是海港城市,幕府也不會允許海船在關西登陸,所以要到京都,隻能走陸路,

  這樣一來,要想在三月裏的溯望日趕上這場盛會,必須要比別人走得早一些。

  路途遠,要經過的地方也很多,粗略的統計一下,從肥前國走到京都城,差不多要通過十來個大名的領地,需要通過的關卡,更是數不勝數。

  鬆浦鎮信作為德川家朋友圈以外的外樣大名,能得到德川幕府的信任全靠不遺餘力的盡忠獻寶,像這類大型的活動,自然是一丁點也不敢怠慢的,二月剛出頭不到十天,他就張羅著要出發了。

  他居住在長崎,比位於平戶的李旦其實要靠近京都,李旦唯有走得更早,才能趕上鬆浦鎮信的腳步。

  初春晨曦,一隊長長的馱馬隊伍,帶著多得快要壓彎馬匹腰杆的箱籠,行走在肥前國通往京都城的大道上。

  聶塵拽著一匹馬的韁繩,滿頭是汗的夾雜其中。

  這隊馱馬中,有十匹馱的他的東西。

  顏思齊頭上戴著低低的氈帽,帽簷幾乎遮去了他大半個臉,隻有濃密的胡須露在外麵,手裏拿著一根木棍,緊緊的跟在聶塵身邊。

  “這玩意兒連燒火棍都不如,為什麽不帶刀?”鄭芝龍憤憤的同樣拄著一根木棍,走在聶塵的另一邊憤憤的說道:“前頭護衛李旦的那些倭人為什麽可以帶刀,我們怎麽就不可以?”

  顏思齊見怪不怪的一邊大步前行,一邊對鄭芝龍說道:“幕府有刀狩令,除了武士,任何人不能帶刀,沿途關卡如查到了,可以當即格殺,我們沒有武士身份,當然不能帶刀出門了。”

  “豈有此理!”鄭芝龍把木棍用力的杵在地上,發出咚咚的響聲:“怕我們造反嗎?”

  “是怕大名造反。”顏思齊懶洋洋的道:“倭國平靜下來就這十來年,以前一直在打仗,他們人不多鬧得卻挺歡,德川家康得了倭國害怕別人把他轟下去,就想出了這麽一出,民間的刀不多各地大名就實力有限,幕府就安全。”

  鄭芝龍撇撇嘴,瞧見聶塵走得汗水淋漓,好言道:“大哥,這路全是崎嶇山道,不好走,不如坐到馬上去吧。”

  聶塵看看那匹比他身高還矮的倭國馬,苦笑道:“算了,馬馱了箱籠,我怕再坐上去把它壓死。”

  鄭芝龍又罵罵咧咧起來:“所以說矮子心多,倭人個子矮連馬也矮,整天提防這提防那,就這麽屁大點國家防個錘子!他們幕府管的人口怕還沒大明一個總督管的人多。”

  這話博來一陣笑聲,跟隨聶塵走在十匹馱馬旁邊的十來個人一起笑起來,有走在隊尾沒有聽到的,紛紛打聽何事這麽好笑,得到答案後隨之而笑。

  鄭芝龍得意起來,見聶塵也在笑,趁熱打鐵一樣湊近點道:“趕路這麽無聊,大哥,不如你給我們講講故事如何?”

  “講什麽故事?”

  “就講你常常講的那些啊。”鄭芝龍湊得愈發近了:“就是那些海上打仗的事,蕃鬼們海戰的故事。”

  “蕃鬼海戰?”顏思齊沒有聽過,也來了興趣:“聶老弟知道蕃鬼海戰的故事?這事我都沒怎麽聽過,說來聽聽。”

  周圍的人大多是顏思齊的手下,常年海上漂泊,經曆過的海上廝殺不少,但蕃鬼海戰倒是少於聽聞,於是自不自然的也走近了幾分。

  聶塵被纏的無奈,隻得答道:“那就講一點吧,你們都知道倭國的蕃鬼,有荷蘭紅毛鬼,葡萄牙和西班牙紅毛鬼,還有英國紅毛鬼吧?我就說說英國紅毛鬼跟荷蘭紅毛鬼海戰的事……”

  他抖抖腳上跳進鞋子裏的石子,用低沉的聲音,緩緩的講述起後世中從電影中看到的情節。

  春風如洗,春日如浴,北九州不甚平整的山地丘陵中,走在漫長隊列裏的這一小隊人迎著早晨初生的朝陽,在聶塵的敘述裏緩緩而行。

  “海上的戰鬥,都是為了爭奪製海權而發生的,什麽叫製海權呢,就是控製海洋自由航行的權利。”

  “.…..在外麵的大洋上,除了倭國和大明朝,還有廣闊的海麵,寬得無法計算……”

  “.……朝倭國以東繼續航行,好幾個月之後,可以看到一片大陸,那就是美洲,那邊盛產黃金,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農作物,一些甚至可以在旱季生長……”

  “.…..為了爭奪黃金和土地,蕃鬼們互相都在爭鬥,經常發生海戰……”

  “…….某一天兩邊相遇,大戰一觸即發,英格蘭紅毛鬼的船大概有十五艘,而荷蘭鬼的呢,有二十艘,但是英國人的船上火炮較多,每一艘都有二十門以上……”

  “你們猜猜,誰會贏呢?”

  七嘴八舌的議論很快相應了這個問句,有人道:“船多的會贏。”

  有人反駁:“不一定,船大的才會贏,小船再多也沒有用。”

  聶塵卻搖搖頭:“錯了,最後贏的,是炮多的一邊。”

  “炮多的一邊?怎麽會?”顏思齊訝然,繼而搖頭:“海上打炮,毫無準頭,而且炮打過去,僥幸命中了也不能打沉一隻大船,最多打出幾個洞來,這不對。”

  眾人紛紛稱是,言談中都是不信的神色。

  聶塵不以為意:“一炮打不沉,若是多命中幾炮呢?”

  顏思齊笑道:“那更不對了,大明水師最大的福船,船上有炮三十尊,其中船頭紅衣大將軍神炮一門,佛郎機炮數十門,海戰時尚且要靠跳幫為主、炮擊為輔,開炮之後是衝撞碾壓,然後貼舷靠幫,炮彈隻能輔助,從沒出現打沉對方的情況。”

  聶塵一笑:“若是船上全是紅衣大炮呢?”

  “全是紅衣大炮?”顏思齊笑得更大聲了:“那非翻船不可,而且那麽多炮,得多大的船啊。”

  “就是那麽大的船,這種船,叫做戰列艦,風帆戰列艦。”聶塵平靜的說道,把顏思齊接下來的笑聲堵了回去:“再過幾年,蕃鬼們就會有這樣的船了。”

  顏思齊的笑容凝固在臉上,眉頭也皺了起來:“平戶港裏有蕃鬼的船,但沒有這麽大。”

  “那是現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出現裝備上百門大炮的巨型戰艦,一輪轟擊,震撼天地。”聶塵道,用手比劃了一個大大的圓:“最小的炮都有這麽大。”

  這下所有的人都不笑了,震驚的表情浮現在他們臉上。

  聶塵卻笑起來,拍拍身旁的馱馬道:“別擔心,這是故事而已,不過我們大明很久以前,就有過這種大船了。”

  “你是說三寶太監的寶船?”顏思齊略略一想,就展眉道:“我聽老一輩的人說起過,三寶太監用的船可以跑馬,船上有七層甲板,桅杆比我那隻船的龍骨還粗。”

  “是啊,你想想,若是用這樣的船,架上百把十門紅衣炮,在海上誰能敵手?直接轟了它!”聶塵看眾人錯愕驚奇,於是又道:“其實也不用怕,船大爺不是萬能的。來,我換個故事,我們來講用火船消滅這種巨船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