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此去經年
作者:柒易71      更新:2020-03-22 18:49      字數:2148
  大半年來,李弘與李義府的矛盾非但沒有改善,反而更大了幾分,矛盾最初的形成原因已經沒人去在意了。不過兩人經曆了去年武後的提點,明麵上倒沒什麽衝突。

  後來若是李義府私下裏使絆子,被李弘發現後少不得回敬一二,用來向李義府表示他並非人畜無害的小白兔。

  去年冬狩時張文瓘便推測李義府之母命不久矣,以此來奉勸李弘暫忍一時,但到如今,李義府之母還活著,隻是已經不良於行了。

  盼著一位老人家去世,李弘自己心中也覺得有些不道德,但一想到李義府,李弘心中的罪惡感立刻削減了許多。李義府若是丁憂,他至少能得百日的清淨。

  說起來,自從張文瓘在政事堂站穩腳更後,李弘便再沒發現李義府有什麽小動作,但他總感覺這隻李貓其實是在暗處窺探,尋著機會想冷不丁的咬上他一口。

  這一日,李弘在崇賢殿中讀書,閻莊突然來報——“吏部李義府上表請辭”。

  李弘心中一震,這時節,能讓李義府主動請辭的,恐怕隻有一件事了。

  “可是為了丁憂守製?”李弘問道。

  閻莊點頭。

  雖然覺得不太適合慶祝,但李弘還是有種拍手稱讚的衝動。

  李弘深知想要李義府按製守孝三年的可能性並不大,隻希望皇帝皇後別那麽心急,就算不能守製二十五個月,心中期盼最少來個一年吧。

  不過李弘也知道李義府手握選事大權,在政事堂的宰相中也是數一數二的人物,恐怕最大的可能性還是百日卒哭之禮後就得被起複。

  皇帝準了李義府的請辭奏表,時間還不足半月,就有一份來自監察禦史的奏疏,詳述昔日李義府之母、妻、諸子、婿柳元貞賣官市獄,門如沸湯。

  彈劾奏疏倒是如願的呈到了禦前,皇帝的批複還沒出來李弘就知道這位大膽的監察禦史是在為自己招禍,也不知是他的主意還是有人攛掇他出頭,但除非人生再有際遇,恐怕他的仕途就已經到此為止了。

  李弘看的很清楚,除非李義府犯了什麽原則性的錯誤,否則他的榮華富貴還會持久下去。三年前與李義府在禦前爭執的杜正倫如何?同是宰相,李義府貶官不足一年便被起複,杜正倫則到死都沒能歸來。

  這一切,隻因李義府聖眷仍在,這份聖眷不僅來自來自皇帝,也來自在朝堂上逐漸有存在感的武後。

  現實,就是這麽赤裸裸。

  事實也並不出乎李弘所料,李義府的母親才死,就參奏其母賣官……這些且不說,單就論上奏的時機,隻能算是趁火打劫,委實算不上仗義執言。

  上奏的監察禦史果不其然被貶到嶺南道桂州當司馬去了,在如今,嶺南未經開發,稱之為不毛之地也不為過。

  當初武後那般厭惡武氏幾兄弟,都沒把他們趕到嶺南道去。

  不過奏疏貌似還有點用,李義府直到半年後才被下詔奪情起複。

  依舊是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奪情之後,李義府雖在孝中,仍不加收斂,在除帝後之外的所有人麵前也更加跋扈,張文瓘私下裏曾對李弘說道:“李義府自尋死路之期不遠矣。”

  李義府複職時,已經是龍朔二年,蘇定方已經率軍回歸,早在去年,因為新羅援軍失期,大軍便受困於糧草輜重。

  龍朔二年二月份,兵部尚書、宰相任雅相病卒於軍中。同月,沃沮道行軍總管、左驍衛將軍龐孝泰與其十三子皆戰死與蛇水。至此,攻占平壤城已經成為不可能之事。

  且說早先契苾何力率軍歸來,充實東西兩都兵力。

  但兩年來一征百濟、二征高句麗,軍民疲憊,以致於未能及時出兵平亂,原本還在觀望的九姓鐵勒其餘幾部以為大唐勢弱,紛紛豎起反旗。燕然都護府已然形同虛設。

  直到龍朔元年末尾,才總算選定好兵員、籌備好糧草。以右武衛大將軍鄭仁泰為鐵勒道行軍總管,左武衛將軍薛仁貴、燕然都護劉審禮為副總管。同時以鴻臚卿蕭嗣業為仙萼道行軍總管,右屯衛將軍孫仁師為副。左驍衛大將軍阿史那忠為長岑道行軍大總管。

  統共共分三路,共討鐵勒。

  蓋因鐵勒廣布於天山、漠北,不得不分兵以擊之。

  時間轉瞬即逝,龍朔二年四月,皇帝從東都回轉長安,這一回,李治改了路線,由蒲州、同州一路巡幸回京。

  李弘私下覺得,李治其實隻是想帶著武後多多遊山玩水而已,武後懷孕了,如今早已顯懷,算算時間,差不多到六月份足月。

  四月末,李弘再度回到了他隻待了一天兩夜,還覺得十分陌生的長安東宮。

  承恩殿中,李弘望著屁股底下的床榻,兩年多以前,他一睜眼便是這裏。

  再一回首,隻覺得時間倏忽而過,“已經兩年半了啊!”李弘喃喃道。

  神色有幾分恍惚。

  再度回憶起前世的生活,恍如隔世。

  他覺得自己越來越像個唐人。隻是有時候,遇到某些時人覺得理所當然,但他卻頗不認同之事時,他會猛然反應過來,他與唐人終究還是有所不同。

  不過這份不同,他願意一直保留!

  “采薇……”

  即便太子不在,東宮也自有人打掃,不過乍一歸來,宮人內侍的安置便是個問題,兩年半的時間這些人自然不會一成不變,采薇身為女官,難免要忙碌一些。

  李弘見她到承恩殿中,不知要做什麽,便張口叫了她的名字。

  “殿下可有事要吩咐?”采薇上前道了個萬福,問道。

  “坐在此處,不免想起我如今的記憶便開始在此處,最初出現在我記憶之中的,便是你了。”

  李弘的話中深意采薇當然不懂得,她臉色微紅,不免回想起當日太子殿下眼中的彷徨,時至今日她依然記憶如新。

  “回想起來,當日五郎嚇壞采薇了,采薇至今想起來還後怕不已。”

  李弘報之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