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集 料機先薊州阻敵
作者:山岩盡美色      更新:2020-06-11 18:12      字數:3568
  詩曰:

  舊有桃花樹,人呼寺故雲。

  石危秋鷺上,灘遠夜僧聞。

  汲井連黃葉,登台散白雲。

  燒丹勾漏令,無處不逢君。

  鴛鴦接了賈政的帖子噗嗤一樂,對襲人說道:“二老爺這名字還真是沒錯。這一本正經的請我家去,我這個他家的舊仆又給如何是好呢?”

  襲人一心想著寶玉,急忙要收拾衣服去見。鴛鴦攔住她道:“不可如此。我先去才是道理,你等著我消息吧。”

  收拾了一下衣飾,帶上奠儀,這才坐車去了賈家故宅。不急著進門,先讓在門口等她的寶玉領著,去給賈母墳前吊紙。念念叨叨哭了一會兒,這才起身問寶玉的近況。

  寶玉陪著掉了回眼淚,和鴛鴦說起這幾年的過往。又問道:“聽聞姐姐現在王府內總管,不知李大哥和她們都一向可好?”

  鴛鴦歎口氣:“說是好,可總也忙的很。此番王爺也回了中原,隻是直奔水師去了,又不知有什麽變故了。”

  寶玉也隻是隨口一問,他哪裏知道,一場驚心動魄的血戰即將打響。而這戰場卻恰恰就在他無時不想念的京師城下。

  後金勵精圖治,終於在七年後卷土重來。為了能一洗前番恥辱,他們精心謀劃了一場突襲戰,目標就是京師天子。為達到這個戰略目標,他們在半年前就開始了戰略布局。

  北靜王不幸落入他們彀中,誤以為後金將在錦州淩河一線與他決戰,故將重兵囤聚在錦州周圍。後金為驕其心,故意屢敗屢戰,北靜王連勝數十場,不再以後金為強敵。

  本來李想遠在西域,怎能得知前方戰況真偽,隻是無意間看到了邸報中北靜王所獻五年複遼策時,才猛然驚醒,直呼大事不好!

  連忙調兵遣將,留下左遺直一班府閣在此,征發九原、烏海兩處府兵兩萬人,開赴雲中郡,與馮紫英部一萬馬隊匯合,等候朝中消息。他自己星夜急奔,終於回了九原。

  而這時,崇信帝也接到了李想的奏本,說是北靜水溶抽空了薊州一線的兵力,給後金留下一條直通京師的通道。若此刻來不及調回錦州大軍,就將大同府軍調往京師,會同京師六營守住京城。

  而他率軍前往薊州,爭取堵住蜂擁而來的後金鐵騎。

  崇信帝仔細看了看沙盤上的兵力推演,也是驚出一身冷汗。此刻京城以北的關內,除了京師六營外,竟無一支勁旅在側,全都出了關匯集錦州去了。果然如李想所言,留下個草包肚子給人家鑽。

  趕緊派曹化淳拿著自己的佩劍在雲中郡等著順王,讓他調動附近兵馬拱衛京師。又一麵寫信斥責北靜王,直言說道,若是後金果然從薊州一線殺來並圍了京師的話,他水溶可要擔了這國都被圍之責。

  誰料想水溶不僅不撤兵回防,還寫信給天子說這是順王對他的誣害。而且說道,順王私自調動兵馬恐有不臣之心。還請天子斬了他,以安天下。

  李想根本沒空搭理他倆的扯皮,送走了暫時同行的鴛鴦後,捧了天子劍就命大同府軍即刻集結,十日後必要趕到京師城下,若有延期不至者,軍法從事。

  又命馮紫英率馬隊從雲中出發,走長城外側繞道直驅遵化。若敵軍已占遵化,攻之並守住此口,等著敵軍回撤時將他們堵在此地。若敵軍未至遵化,大軍守住遵化,不讓敵軍前行一步,等待他率主力前去救援。

  又命金也先相助阿勒坦汗,鎖死青城至九原的通道,若有後金偏鋒想奇襲九原,就地殲滅之。

  各部急匆匆遵著號令前行,可惜,遵化城以被後金大軍攻破,十萬後金大軍源源不斷從這個口子湧入,不等集結完畢,就直撲關內撫寧、永平、遷安、豐潤、玉田各城,一時間烽煙驟起,京師動蕩。

  消息傳到錦州前線,北靜王嚇出一身冷汗。敵軍主力果然如李想所言,繞過山海關一線,從遵化強行寇關,直奔薊州而去,想從那裏殺往京師。

  但得有一兵一卒摸到京師城牆下,他北靜王的爵位可就不保。這才急命各部星夜狂奔,務必搶在敵人前頭退守京師外圍。至於沿途要丟多少府縣,死多少百姓,他現在根本無暇顧及。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絕不能讓敵軍出現在京師城下。

  三支大軍烽煙滾滾的衝向各自的目的地,此時就要看誰的腳程快,誰的保障好了。

  李想恰恰占了這個大便宜,也是他這支三家兵力最少的不利條件轉化成為有利條件。

  東風車行全員出動,千輛大車拉著兩萬兵卒,換馬不換車的日夜行軍,終在敵軍前麵趕到了薊州城下。硬生生搶出來三天時間。

  崇信帝在朝堂之上大聲疾呼:“兩千裏的路途,順王用了十天!和隻有六百裏路途的大同邊軍近乎同時到達。朕心甚慰!朕不是怪你們邊軍走得慢,是因為你們沒有延誤軍期,準時到了城下守衛朕的國都。朕是厭煩那支集合朕全部國力的關寧鐵騎!一千三百裏的路,直到今天他們還在路上,如此的行軍,還談什麽鐵騎?他們胯下騎得難道是騾子和驢子嗎?”

  群臣再三勸住大怒的天子,隻說能到就好。所幸順王先堵住了必經之路。多少能給爭取些時間。

  天子怒喝:“他們隻有兩萬!敵軍有著十萬!而朕的十萬大軍卻還在路上閑逛!你們讓朕怎麽對屢次勸我撤掉水溶的李想去說死戰?”

  時有官複原職的西北流放一派進言,可將趕到京師的大同邊軍調往薊州,協同順王守城。

  大同總兵神武將軍馮唐連忙說道:“順王有令,我邊軍隻管守住京師即可,絕對不能讓敵軍驚了聖駕。要調兵,也是調遼東的兵,讓他們不必來京師,直接趕往薊州即可。路上遇敵隻管戰之,總之是不能讓韃子睡穩一覺,吃飽一飯!”

  天子欣然允之,明發聖旨給各路勤王的遼東大軍,京師安危俱在薊州城下。若能在薊州城下痛殲敵軍,京師自然穩如泰山。各部見旨速去薊州城下,聽從順王調遣。著,北靜王水溶進京。

  群臣無不竊竊私語,北靜王位恐不保矣。

  薊州城外有一段黃崖關長城,依山勢而建,陡峭險峻,易守難攻。李想把李過留在這裏,隻給了三千兵員。也是無可奈何之舉,他本身就沒多少兵力,這段長城長不過四五裏,留多了兵也是浪費。

  李過仔細看過地形說道:“此處我是居高臨下,多給些掌心雷和地雷吧。火炮我留十幾門就行,多了也沒處架炮,也不好衝著下邊打。”

  李想一一應允,隻是臨走時囑咐他說道:“此處與我守的縣城成犄角之勢。敵軍圍城之後,必要先攻下你這裏,否則他們就是腹背受敵。所幸你這裏是依山勢而建的城牆,他們馬隊上不來,隻能用步軍堆人命攻你。掌握好傷亡比例,就能守住。”

  李過送順王下山後,召集將領說道:“我判斷敵軍必定要不計傷亡猛攻我們,既如此,我想給他們來個絕戶的!各位來看,牆東側緊靠山崖,據當地獵戶而言,竟有百丈之高,非人力能攀爬的。故此,我要放棄這塊絕地,你們布好炸藥火油,待誘敵強攻上了此處時,就給我炸了這牆,全軍退守西側,和他們東西對射,我軍必能堅守無疑。”

  各將官扒著頭看看那處懸崖,無不讚歎自家總兵心狠手辣,先不說能炸死多少,就是困也能困死留在此處的敵軍。

  李過哈哈一笑:“我這算什麽心狠?你們可知咱家的水軍就藏在我們背後的水關裏?王爺為什麽隻給我們留下三千人馬?還不就是想著用水軍的百十門炮炸個痛快?去幾個旗號手爬上最高的敵樓,與水軍用旗語連通。”

  眾人吐吐舌頭就算各自去忙了,說說自家總兵就當玩笑了。說王爺的壞話,可是不敢。

  李想下山又上山,這次是城後的盤山,陸竹山帶著全城的婦孺百姓就藏在這裏。

  李想給他指指黃崖關,又指指縣城說道:“你紮好大寨,防著他們偷襲。敵軍據說有著十萬,我想也不會一下子全來。你瞅準機會,在用馬隊衝殺。若是敵人兵多圍的緊,你就晚上出去給他們熱鬧一會。”

  陸竹山早就和他配合多次了,他們西軍自有一套成熟的戰法,此刻正好用出來檢驗一番。笑嘻嘻求著要炮:“城裏能放多少炮?還不如給我多些,我在山腰居高臨下幫你守城,管保不會炸在城裏一炮。”

  李想分了他五千馬隊和三營的炮隊,這才回了城。於輝早就把城防加固了一遍,見他回城就問:“韃子到底有炮沒炮?要是有炮,我就準備巷戰守城了。”

  李想喊過來特意帶在身邊的湯若望,讓他去給於輝說個明白。

  可憐湯若望,哆哆嗦嗦的說完後金也有紅衣大炮時,於輝差點宰了他。

  湯若望急忙喊道:“他們火藥不行!打不遠的!”

  於輝一愣:“能打多遠?”

  “隻有六百米。啊~~~就是你們說的千步。他們鑄造也不行,打得多了,就砰的自己炸了!”

  於輝摸著下巴的胡子暗暗謀算,李想哈哈兩聲,背著手回了薊州府衙,問著藏身此處的甄家小姐,化名李琦的姑娘說道:“你怎麽藏在李家的?要不是李紈識破了你,我還真當你是李家嬸娘的女兒呢。”

  李琦一笑:“王爺勿惱。李嬸娘就是我的姑姑,說我是她大女兒又有何不可?”

  李想問道:“你這是打算去哪?我讓你跟著鴛鴦走,你還不肯,現在可以和我說了吧。眼看著就要開戰,打起來我就顧不上你的死活了。”

  李琦俯身一禮說道:“甄家已經破敗,我雖與賈府寶玉有婚約,可是怕他家不認賬。故此才纏著王爺到此。隻要王爺給我用印,我就能拿著這紙婚書去他家了。”

  李想大樂,這姑娘也是一個好漢,隻是現在顧不上她罷了。索性成全了她,也讓賈寶玉終能娶了他要娶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