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進二集 因禍得福寧夏重現
作者:山岩盡美色      更新:2020-05-17 17:48      字數:3574
  詞曰:

  疑是水晶宮殿。雲女天仙寶宴。吟賞欲黃昏,風送一聲羌管。煙淡。霜淡。月在畫樓西畔。

  書接上文,李想冷著臉把秦可卿帶走了。按理說,這麽個大事兒,賈家人總要說句話吧,怎地一個都見不到?

  全被王安堵在了榮禧堂,就連林如海也坐在客位聽著這位內相掰扯其中的事端。

  “這事兒已然出了,天家要給天下一個說法,若不然,不知道編排出什麽胡話呢。”王安喝幾口茶潤潤嗓子,這一天下來說了多少話,跑了多少路,還不是那多事的李想搞出來的。

  “林大人,咱家可要訴訴苦了。趕緊的給那小爺娶了親得了,今個兒不是金殿求婚了嗎。您也別端著他了,本來就是青梅竹馬兩情相悅的一對璧人,這京城裏還有誰不知道的嗎?先定下,先定下。給這猴崽子拴個秤砣,這一天天上躥下跳的,著實讓人頭疼。”

  林如海穩穩當當的看了看賈母。說道:“不是還沒賜婚嗎,再等等也無妨。”

  賈母倚靠在主位,不接這個話茬。賈赦倒是和她說了這事,還問能不能借著這個機會,把迎春也送過去。氣的她直罵自己這個傻兒子,要是能把林丫頭留在賈府,三春都給了李想也不虧。

  “王內相,天家行事老身不敢多問。可是我賈家好好的一個媳婦兒沒了,這怎麽對祖宗交代?”

  王安放下茶碗:“所以咱家跑來這一趟。老誥命勿驚勿惱,隨著咱家進宮一趟,兩位聖人等著給您說說話,還能見見您的孫女不是。”

  這下賈家人又開心起來了,聖眷不減就是好的。

  “另外的,林侯爺帶著林小姐和那位姑娘一起的吧。您這個弟子嘿嘿,可真是沒白收。”

  賈赦鬼使神差的說了句:“讓迎春伺候著那兩位姑娘一起。”

  滿室驚異,這張牌出的真妙,不顯山不露水的,就跟著去了趟皇宮,怎麽想都不虧。

  王安壓根不知道是誰,隻當多一個伺候的人,本來賈母年事以高,身邊多一個人陪侍算不得什麽。就這樣稀裏糊塗的,三個姑娘陪著賈母進了皇宮。

  特旨準史太君皇宮坐車麵聖,賈母微微一歎對黛玉說道:“既如此,你帶著兩位姐姐下來走走。”這是給她的特權,也是給賈家的麵子。老太君自然知情知趣,還要守著規矩。

  李想可不願守這規矩。皇宮這麽大,妹妹走不動怎麽辦。特別求了老裘,兩輛人力車旁邊備下了,小黃門請著三位姑娘上車,又對賈母說明原委,賈母隻好由著人家來。

  妙玉自己一輛,黛玉和迎春擠著一輛。穿過太和殿直奔未央宮。

  未央宮內哭聲陣陣,未央宮外笑語盈盈。李想正和裘世安、夏守忠這二位聊的痛快:“你們兩家人趕緊的收拾行李跟我走,一家一百畝上好的良田,不夠還有,就怕你種不過來。”

  兩位都是因為家貧吃不飽飯,才被家人送進宮中換的銀子。平時也就仗著權勢做個小買賣,收點子賄賂過日子,猛地聽他說種地也能腰纏萬貫,而且還不怕禦史去查,焉能不滿意?

  土地在華夏人心中,才是真正的至高無上。皇上算個什麽?幾千年來換了多少,隻有土地紮紮實實的落在那裏。什麽叫世家望族,管你換了誰,我家都能很好的活下去,眼看著那些新貴們樓起樓塌,還要說一句沒個底蘊。

  “聽我的準沒錯,種什麽糧食啊?都給我種棉花!我那裏羊群遍地,再搭配上好的棉花,這紡織工業就算開了頭。”

  兩位內相頻頻點頭,他送上來的新樣的棉布確實又便宜又經用。

  林黛玉早早聽見師哥的聲音,一雙眼睛盯著那邊看。隻見三個人靠在一處欄杆旁說話,那兩個看著服飾就知道是宮中的大總管,按理說應該是趾高氣昂,不知怎地,卻和自家師哥談笑風生,仿若好友。

  李想也瞧見了她們一行,眉梢眼角止不住的笑意,幾步跑下台階,就要去扶著黛玉下車。

  賈母說他:“李哥兒,亂不得規矩。”

  黛玉反而把手給他:“是凶是吉?一家人都在這裏了。”

  李想卻說道:“怎麽還哭了?這眼睛紅腫的不像個樣。小公公,去給找個煮熟的雞蛋來。”

  迎春自己下車去攙著賈母:“老祖宗,就讓他們說會話吧。”

  妙玉輕咳一聲:“先進去吧,久等不好。多日不見愈發的不成樣,雞蛋兩個。”

  李想瞪她一眼,想說些什麽又沒敢造次。黛玉推了他一下:“人家心裏煩,別惹她。”

  兩位內相這才過來搭話,請著賈母進殿,快到了門口,裘世安小聲的對黛玉說道:“不怕,是好事。”

  夏守忠也呲牙一笑:“以後還要姑娘多多關照了。”

  黛玉不解其意,也不敢說什麽,微微一禮就跟著迫不及待的妙玉進去了。

  李想去被人送出了內宮,乾清宮那裏還有人再等他。

  “當麵莫不是李同知?賈時飛這廂有禮了。”

  林如海看著自己愛徒滿麵春風的進來,就知道無事了。連忙給他介紹:“四維啊,這位是金陵府尹賈雨村,曾做過你師妹的西席。”

  李想哈哈笑著過去相見:“原來是賈府尹,久仰久仰!這是進京述職嗎?”

  賈雨村滿臉熱情的答道:“正是如此。”又小聲的說道:“多謝當年舉薦。”

  李想隨口回他:“我又算得什麽?還是你老兄簡在帝心又有才幹,不過是順水推舟罷了。”

  撂下他,趕緊的和三省六部九卿的堂倌們問安。諸位尚書主官們也知道他的心性,隨口說笑著,就圍在了沙盤前。

  中書省的左遺直咳嗽一聲說道:“諸位同僚請肅靜,今日是奉皇命商討這河套事宜。茲事體大,又不便聲張。所以隻是內閣六部先討論個章程,然後再付朝議。嘿嘿,這也是今天主講的李大人的主意。各位先說說這個吧。”

  各位大人哪個不是心思九轉,略一琢磨就知道了根底。這以後天下事先要他們說出個定論,再給朝中百官聽聽,皇上認可就實行,不認可他們再閉門磋商。妥妥的實權重權,不同意才見鬼。

  左遺直插了一句話:“皇權永固,一言定興廢。諸位大人不必擔憂。”

  這才紛紛表態甚好。

  左遺直叫過李想來說道:“既是你的主意,又是頭一次的新鮮事,你先說說吧。”

  李想當仁不讓,好不容易用這個大內閣的辦法打動了皇上,不給他們定個樣子可行?

  當下就侃侃而言:“諸位大人,咱們這就叫就事論事。而且今天來的沒有一家勳貴,因為這關係著天下,這天下恰恰在各位的手中。且看這河套,我朝稱為土默川之地,不過才是黃河南、長城北的地域。要知自秦朝開土,這裏就曾封雲中、九原兩郡。現如今九原歸土,雲中也被我拿下了一半。據說那位覺羅旗主正在休養生息,時不我待啊,誰先養好了傷,誰就占著主動。所以,我鬥膽向聖上提出了,開發大河套的主張。”

  “我所以為的河套乃是西起賀蘭、北到陰山、南至長城、呂梁以東,把這敕勒川和土默川並在一處。”

  賈雨村暗暗咂舌,好大的手筆,若不是知道自己將去上任那裏,他又怎能知道這些朝中大事。此子果然不凡,看看他如何處置這朝中的衙門吧。

  李想衝著他們拱拱手說道:“這個可真是前無古人的創舉。諸公且聽我一言,這河套若成,淮河以北的糧食就能充足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嗎。再加上北方的鹽早就能自足了,還有鐵、煤、油三項礦產,西北的陝甘還怕什麽災民?西北穩定了,朝中就能全力麵向東北,這局勢可就倒轉了。”

  吏部郎中孫白穀大呼精妙:“果然是天馬行空不拘一格的李探花!遷陝甘難民而填充河套,既能救民又能止戈。大善!隻是這麽大的地方,如何能將政事貫徹到底呢?”

  李想拋出開發區的理論:“先定個名分,有了名分就好辦事。聖上不是把忠信王封在了此處嗎?就用他的旗號,另開一州,將那宋的秦鳳路和涇原路並在一處,沿用古稱,就叫寧夏。此處可仿金陵,三省六部一應俱全,上有皇親坐鎮,下有百官施政。請旨聖上改忠信王為寧夏王,再複漢時四郡,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這漢家江山才能在我等之手重現!”

  這一番話說下來,群情激動,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這要多出多少官員,又能撈到多少實缺,不好好說說怎麽行?

  李想尋到禮部這邊說道:“此次大事,禮部先行。將那僧、道二司盡數派下去,大力推行漢家教派,既能與他們共處,又能遏製他們發展。咱們給他們來個神佛滿天降福澤。背後有著戶部的供給,還怕餓肚子的不信咱們麽?”

  禮部尚書背著手莫測高深的說道:“行善事有善報。你小子等著吧,一會兒就有福報了。”

  李想一時摸不著頭腦,剛想問問。左遺直說道:“諸位大人肅靜,此方案可行否?官員派遣咱們再議就是。”

  誰敢說不可?就連禦馬監和教坊司都要去分一杯羹,一個說要重新製定馬政,畢竟那裏多產馬;一個說要布施四方,金陵能有十裏秦淮,九原也該有個黃河濤濤才對。

  左遺直一拍案幾說道:“那就具名上報朝廷。諸公,這可是百年以降難得的機會,能不能青史留名,就看這次的了!”

  一片喝彩聲中,裘世安似笑非笑的進來說道:“咱家先恭賀一下林大人並李大人,再說旨意如何?”

  林如海和李想趕緊迎上去問個詳細。裘世安無不羨慕的說道:“林黛玉被封了一個縣主,封地就在烏海,太上說那裏是滄海遺珠,是你給撿回來的,還問了問靈山拜師的故事,就給了個絳珠的封號。以後可就是林絳珠了,隨我去謝恩吧。”

  李想不管林如海的得意,急切的問道:“我這婚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