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集 七月流火
作者:山岩盡美色      更新:2020-05-17 17:47      字數:3320
  詩曰:

  春事日已歇,池塘曠幽尋。

  殘紅披獨墜,嫩綠間淺深。

  偃仰卷芳褥,顧步愛新陰。

  謀春未及竟,夏初遽見侵。

  林思罔攜著三位友人,尋到李想的門前。抬頭看見大門左右新帖了一副對子:閒看門中月,思耕心上田。橫批是:滾旦。眾人大樂,紛紛喊道:“李四維,出門接客啦!”

  門分左右,一個婦人打裏麵出來,眾人連忙見禮:“邢媽媽,四維可在。”

  邢媽媽笑著答曰:“正生悶氣呢,各位秀才公自去尋他吧。我家去了。”

  這幾個來人分別是鬆江王東南,姑蘇林思罔和曹爾玉,還有一位嘉興何軒昱。都是同科,年齡在廿十上下,今年都要秋闈下場。

  偏偏院子裏的李想仗著自己的“博聞廣記”和新出爐的“太子通事”,居然連過三關,也要和他們一起下場。

  這下姑蘇士子大嘩,直到揚州報紙將他所作文章傳遍江南,方才安歇。就這樣還是有人罵他是幸進之輩!

  李想深知輿論的力量,幸虧自己握有報紙,否則後果難堪。

  進的院來,一個下人迎上來,將這幾位熟客迎進中廳。一個十來歲的孩子正在那裏寫字,見他們進來連忙行禮:“賈琮見過各位前輩。”

  林思罔拉住他的手問道:“近來功課可好?”

  賈琮撇撇嘴說道:“非是小弟矯情,這李思維是不是和我家有仇?這功課每天做的我頭暈腦脹,一點閑工夫都沒有。”

  眾人哈哈大笑,林思罔訓斥道:“誰讓你帶著丫鬟來的?活該受罰!你那丫鬟呢?還不喚出來伺候我們。”

  賈琮一臉委屈的說道:“我家老太太非要我帶著,小弟怎敢不從?可人姐姐,勞煩您上茶。”

  眾士子連忙正襟危坐,等著榮國府的大丫鬟。

  這可人是史太君親點給賈琮的,說是可憐他身邊就一個小丫鬟,沒個大的可怎麽行。先把媚人指給了寶玉,再把可人送給了他。還嚇唬道,若是欺負她可不行,但有不好早晚還要還回來。

  一陣腳步聲響起,李想拎著一個大水壺進了屋,身後跟著一位眉清目秀的大丫鬟,臉帶羞意的跟進來。

  李想哐當把水壺砸在案幾上說道:“一個個的充大,知不知道她平時伺候的誰?一品的誥命!沒點數嗎?”

  王東南手搖折扇說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君有佳人,我等思之”

  李想一指他:“再不好好說話,我可讓錦衣衛進來操練你等了。看看你們一個個的小雞崽子樣,給你們一個美人,能享用幾天?”

  曹爾玉連忙勸慰他說道:“賢弟勿惱,不要搭理那起子落榜的酸丁。縱然他們在考上,見你時還得喊聲前輩呢。”

  李想歎口氣,坐到主座上說道:“你們都誤會了。我惱的不是這個,論罵人,小弟怕過哪個?是另有一事,讓我煩心。你們可知陝甘大旱,有教民揭竿而起之事?該死的金陵府尹,把這事也算到我的頭上。說我汙蔑他們為寇,所以才逼得民反。”

  眾人大驚:“賢弟如何處置為好?”

  李想抓抓頭皮說道:“玩死他個撲街!我已命人將金陵府五年內的冤案匯集成冊,每天登載報上,再把他的俸祿仔細核算了一遍,最後把他家現有資產估了大概,就留了一句話,我看他如何應對。”

  “什麽話?”嘉興何問

  “他要從前朝開始做官到如今,方能有如此家業。”

  “就不能家業傳承嗎?”鬆江王問

  “能啊!太能了!但是他要說出來啊。”

  林與曹異口同聲:“這誣蔑誹謗也是重罪,就不怕封了報館?”

  李想哈哈大笑,指指自己說道:“我這個太子通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報紙當做民間風評遞了上去,每天的驛站來往不絕,我就等著他來封呢。”

  眾人目瞪口呆,賈琮不禁喃喃自語:“爹呀,您這是把兒子往火坑裏推呀。”

  習齋先生嘴角帶笑的進來誇他:“惡人有惡報,果不其然。那甄家你將如何應對呢?”

  李想耷拉下眉角說道:“要不我就把他家欠款的事兒,捅出去?我總覺得時機未到。要不我就忍了他這一回?”

  林、曹、何、王紛紛給習齋先生見禮,習齋揮揮衣袖叫他們不用多禮,被可人攙著和李想並座。

  李想指指這位榮國府大丫鬟對他們說道:“我做主,讓她隻伺候先生。你們自便吧。”

  眾人尋著茶壺茶碗,自己泡茶,可人先將第一杯奉與習齋先生,俯身告退。

  出了中廳的可人,一路小跑回到自己的小屋,屋裏還有幾個女孩在等她。都是附近的女兒家,來李宅做些縫縫補補的活,掙份工錢。

  蘇繡甲天下,豈是浪得虛名的?那些成名的繡娘,千金難尋她的作品。可人聽了李想的話,專心學習蘇繡,以備將來。她心中自有比較,榮府雖大卻不及這兩進的草堂。

  李想深知他們來意,也不計較什麽,就把江浙路線圖拿了出來,放在案幾上給他們觀看:“林家從姑蘇起運,到嘉興轉給何家,何家便是轉運站,左右直通鬆江和杭州。自揚州起運到金陵轉給王薛兩家。這樣一來,各地的東風車行便能形成網絡,既不用惡意競爭,又能多拉快跑,形成這樣一個少則三日,多則七天的循環圈。或官或民都可將貨物托付車行,價格按路途計算,車行內形成統一差補,便可將別家的車行打壓退市,再將他們買下並入。江浙各地盡在我等手中矣。”

  曹爾玉等人皆稱大善,李想言道過幾天王薛二人過姑蘇,東風車行第一次大規模的行動即將開始,那就是秋闈的士子。

  三年一比,堪比奧運年,今年要有兩千多士子參考。這麽大規模的人員流動,簡直就是金礦。

  這一路上吃在車上,住在車上,要產生多少附加值?

  你家裏有車?那你願意和同學一起上路嗎?想想各路的士子,圍坐在車上一起探討學問的場景吧?所有難上加難的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這裏有的是古道熱腸的同好。

  李想還把剛升官的於千戶拉了進來,這一路的安全保衛不能少,還要給不坐車的限行,疏導交通很重要。

  當王仁和薛蟠趕到了姑蘇後,東風車行正式啟動秋闈運輸,一時間江南各地全是東風車行的宣傳,就受好評的就是:東風送我上青雲!東風車行,與舉子同行!

  這消息隨著報紙進了京城,賈赦去找賈珍,問他為何京城的車行遲遲沒有動靜?賈珍答曰:“北人善騎馬,所以用車不多。”搪塞過去。不成想,另一家名為“金風”的車行來個依樣畫葫蘆,賺的是盤滿缽滿。

  一打聽,原來是西寧郡王家裏開的。這四家郡王說來有趣,姓氏中分別都帶著五行,有好事者將他們戲稱為東木西金南火北水中央土。

  李想差點喊出東邪西毒的名號,趕緊打聽著誰家小子開始寫射雕了。

  其實西寧姓金是賜姓,原名也先土幹,乃是外族,因擁戴有功,所以封王賜姓。

  這下賈家坐蠟了,人家也是買的四輪車,除了車廠賺了一筆後,這運輸市場隻能拱手相讓。回到榮府後長籲短歎,賈母找了賈政去安撫:“塞翁失馬焉知禍福,車行還能賺錢就行。”

  賈赦、賈政皆暗暗心痛。王夫人問明原委,也說可惜。可惜自己府中沒有能做事之人,隻得作罷。賈政歎息道:“隻能看珠兒這科成績了。”

  賈珠頓感壓力巨大,又是成天的熬夜讀書。李紈身懷有孕,再三勸他:“夫君豈不聞十年寒窗的道理,不可一蹴而就。將養身體才是要緊。”

  賈珠握著愛妻之手落淚言道:“你可知我家之現狀?伯父已是一等將軍,就算能傳給我還要再減一等,到那時就沒這國公府了!我必要金榜得中,給你掙一個誥命回來。”言罷,又去苦讀。

  李想此時坐著最新設計的成列大車,慢悠悠從揚州向金陵進發,也要去搏一個功名回來。

  林黛玉笑話他小心被榜下捉婿,他指指師娘的肚子說道:“和你分家產的要來了,你要仔細了。”

  賈敏又氣又笑,罵了一頓後,問他英蓮和薛蟠的事情。李想仰天長歎,造化弄人!本以為改了英蓮的命運,怎麽也不會客死他鄉。

  沒想到啊沒想到,就在自己的院子裏,薛蟠無意間看到了後院玩耍的英蓮,一眼定終身,直言非她不娶!

  李想直接把他捆住送回金陵,不成想他爹居然遣人來相看,說是三媒六證聘回去當長房兒媳。

  這真真是前緣注定今生難違,是冤家就要聚頭!

  甄士隱也不貪圖他家豪富,直說小女還年幼,舍不得早早定親,且在等幾年再說。薛父自無不可,送上禮物言道自己也有女兒,自是知道家人心思,隻希望英蓮及笄時能首先前來道喜。

  賈敏問他,為何不把英蓮收進房中,你若開口,甄家必不會駁回。李想苦笑道,您跟師傅的計劃裏,哪有我成親的餘地啊。要不您把師妹給我留著?

  賈敏啐他一口喝到:“哪有師兄記掛著自家師妹的,快出去!中不得舉不要回來!”

  黛玉雙頰粉紅給師兄加油,一定要中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