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玄天上帝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163
  天歌:“真武大帝,封號的烏鴉?真武大帝又是誰?”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嗬嗬,主人,真武大帝乃是太上老君的八十二次化身……”

  天歌笑道:“呃,太上老君,一天化身如此多,為何不以自己身份下屆?”

  仙鶴童子傲白:“嗬嗬,這個我就不知了!不過每一次想起來肯定都是不同的一個人了,怎麽可能還以以前的身份去下界呢,就如主人一樣,前世是五彩神凰的女皇,不也以凡人的身份再次修道了?”

  天歌尷尬道:“呃,好吧,確實是這樣,嗬嗬,那這太上老君化身的真武大帝,又是怎麽個神仙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真武大帝,托生於大羅境上無欲天宮之淨樂國淨樂宮,乃國王之子。淨樂國善勝王後夢見自己吞日而孕,懷胎十四個月之後,生下一王子,國王和王後喜愛至極,太子很小就顯露出聰穎的天資,十歲時,便可讀各種書籍至過目不忘。國王和王後將其視為掌上明珠,然而,太子隻想修行,且一心向道,並發誓要輔佐玉帝,掃盡天下妖魔。”

  天歌:“那真武大帝,身份極高,為何要修道,看樣子都是有根基的,要是一般人作為太子製圖享受那裏還顧得上修行,顧得上,掃盡天下妖魔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北極玄天仁威上帝、佑聖真君、蕩魔天尊、玉虛師相、九天降魔祖師、無量祖師,全稱北極鎮天真武玄天大帝,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鎮守北方天界之神,中國民間尊稱玄天上帝、玄帝、玄帝公、上帝公、帝爺公、元天上帝等。”

  天歌說:“平時每一位神仙,那都是有房間的真身的,每個人都是凡人修仙得道才上去的,這正如大地為何卻是一個神仙境地出生的人嗎?我聽著剛才那地方,什麽大羅境上,淨樂國,淨樂宮,好像並不是凡間這樣?”

  仙鶴童子傲白:“明朝時期,應明成祖朱棣政治需要而加封號,在全國影響極大,所以民間傳說,他是g之子,生有炎黃二帝,為龍身,天龍有八部,中華之祖龍,並接替三界第二任天帝玉帝成為天庭的第三任天帝玄帝。現在湖北武當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經中稱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

  天歌:“呀!武當山就供的真武大帝呀?那這真武大帝長的如何模樣?”

  仙鶴童子傲白:“真武大帝的形象非常威武,其身長百尺,披散著頭發,金鎖甲胄,腳下踏著五色靈龜,按劍而立,眼如電光,身邊侍立著龜蛇二將及記錄著三界功過善惡的金童玉女。”

  天歌笑道:“呃,嗬嗬,這身長百尺,恐怕是龍身,蛇都沒有這麽長身子呀!”

  不過仔細想來這玄天上帝,打扮的還挺潮的,身上都帶著蛇,腳下又踩著龜。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嗬嗬,確實是,都能生下炎黃二皇帝,又是祖龍,肯定是龍身了!”

  天歌笑道:“嗬嗬,也是,那這真武大帝又怎麽遇到烏鴉指路了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相傳真武大帝在武當山修行時,一日內心苦悶,心想苦修多年卻未能成仙,便想放棄,回宮去當太子,於是徑直往山下走去。不料他走到半路,忽聞路邊有烏鴉鳴叫,突然眼前出現一婦人正在磨杵,真武大帝驚訝地問她磨鐵杵做什麽?”

  天歌說:“古代不愛把鐵杵磨成針,不會是這麽個故事吧?”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哈哈哈,老太太回答道:“想磨成一根繡花針。”真武覺得好笑,說:“老人家,隻怕到您入土也磨不成針。我看就別費這冤枉功夫啦。”老太太還是不緊不慢地磨著鐵杵,說:“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

  真武大帝此時聽到此言心裏猛然一亮,猛然醒悟。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自己修煉不成,那是因為功夫還不到家啊。想到這裏,又折路返回上山修行去了。

  從此,烏鴉便成為武當山的神鳥,別人供奉。而南岩宮旁也因常聚烏鴉,被稱為烏鴉嶺。

  天歌笑道:“原來是烏鴉指路,讓他修行的,這老婆婆鐵杵磨成針的故事,放在這裏就合適多了……”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過去,凡是上武當山朝聖的人,都要帶著小米或包穀之類的食品站在南岩神道上,一邊把食物撒向萬丈懸崖,一邊親切地呼喊“烏鴉烏鴉,快來接食!”於是,成群結隊的烏鴉便會應聲而至,張翅鳴叫,並從空中銜走食物,朝聖的人認為這是吉祥之兆。這便是武當山著名的動物八景之一“烏鴉接食”。這一帶也因此得名“烏鴉嶺”,嶺北還建有烏鴉廟,廟裏常年香火不斷。”

  天歌說:“或許這隻是那麽隨意的一個巧合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若隻是巧合,還有烏鴉救主……”

  天歌說:“烏鴉也能救主?都聽說忠犬救主的,狐狸救人的,可沒聽過烏鴉救人,烏鴉,那麽小他又不會說話,如何救人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東北的先民不僅把烏鴉看做是報喜鳥,更把它當作保護神。那裏流傳著一個“烏鴉救主”的故事……”

  天歌說:“哦,果不其然是東北的先民,也許那邊全是深山老林,林子深了,成精的東西就多……”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嗬嗬,主人說的對,當年,努爾哈赤與明軍交戰吃了敗仗,遂率殘部退出長城沿線的鎮靜堡,由小路繞進了一片黝黑的大樹林。明軍追來時,努爾哈赤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兒。當明軍的探馬正要進樹林查看時,樹林中突然“撲棱棱”地飛起了一大群烏鴉。明軍將領一看則說:“烏鴉棲於樹上,林中一定無人!”明軍遂撤離。

  二十多年後,清世祖為紀念太祖努爾哈赤的這次林中脫險,令人找到了“黑樹林”,並於順治八年(1651年)在這片“吉地”上修建了一座宏偉的寺廟,親賜匾額“瑞昌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