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慧劍斬心魔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183
  天歌說:“其實我們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麽多的野心,我隻想過好我自己想要給自己找一個安全的歸宿,哪怕自己本來是比較渺小的一粒塵埃,也該有自己歸宿的地方,而不是隨著老天的高興,到處漂泊……”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每個人都有歸宿,就看自己怎麽想了,萬貫家財的房屋也是歸宿,休閑得道的終極必然是歸宿。”

  天歌說:“在世俗的社會中。每個人難免不為各種煩惱、貪嗔、seyu所累,為七情六欲所苦,這就是種種的雜念。平常生活中不覺得,而一旦坐下閉上眼睛時,雜念就像奔騰的野馬難以架馭。”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那麽,修煉者就必須運用意誌的力量,不斷地排除雜念,最終馴服這匹野馬。”

  天歌說:“馴服這匹野馬的過程也就是功夫長進的過程和身體健康的過程。”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許多修煉者慨歎入靜之難,實際上這就說明他的心鏡上還有許許多多的灰塵,必須運用意誌的力量去拭擦,用慧劍斬心魔。”

  天歌說:“嗬嗬,說到底還是要入靜,入靜的征象是什麽,什麽樣的狀態才能算得上入靜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要清楚地說明這一點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態、功夫深淺不一樣,所以各人的體驗必然不一樣,但一般來說,都有—些共同的征象。”

  天歌說:“比如說呢?”

  仙鶴童子傲白:“神誌方麵,練功者處於似睡非睡的狀態,但決不是昏睡,正常的思維處於停止狀態,唯一線靈明獨耀。換句話說思維處於感覺階段,雖然對外物有所感覺甚至連繡花針掉地的聲音也能聽見,但隻是感覺,沒有邏輯思維,水平如鏡,不起波瀾。如果練功者感覺到自身消失,與天台一,那就是入靜的較高階段。”

  天歌說:“我覺得要靜下來,呼吸很重要……”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呼吸方麵

  ,練功者幾乎忘卻呼吸.這時的呼吸較平常呼吸更深,更緩、更勻、更細,好像一根絲線,不鬆不緊,不折不斷。有時練功者感覺凡息停止,出現胎息,也就是人的肚臍呼吸;或者出現皮膚呼吸,皮膚吸氣時有涼感,呼氣時有熱感。不管哪種情況,都不是刻意追求的結果。一切順其自然。”

  體感方麵體感方麵最重要的是氣場感。練功者能夠感覺全身周圍形成一個氣場,真氣與天地之氣渾然一體,渾渾沌燉,恍恍惚惚,也就算初步進入了入靜之門。繼續練下去,練功者感覺身體無限擴大,直至消失。有的感到氣血蒸騰,丹田部位真氣跳動,滾動、流動,身體發熱,發光。或者感到身體發輕發飄升入天空,或者身體發沉深入地下千丈。

  天歌說:“深層意識方麵呢?”

  仙鶴童子傲白:“入靜到比較深的層次時,天目穴往往還會出現各種景象。如見神靈,如聞蟲鳴、鳥叫,異香撲鼻,佳人如畫,多種山川美景、亭台樓閣曆曆如在眼前。這些都稱之為魔景;練功者必須穩住心神,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保持心鏡不起波浪。”

  天歌說:“入靜的姿式呢?”

  仙鶴童子傲白:“靜功主要以坐姿為主,當然也包括臥姿。但臥姿隻是在練功者身體太弱,實在坐不住的情況下采用,一般人盡可能采用坐的姿式練功。坐的方式有平坐式、散盤式、單盤式和雙盤式。這些姿式也反映了功夫的深淺不同。初學者以平坐式為宜,這樣四肢舒暢不受壓迫,有利於入靜。

  隨著功夫的加深,修煉者必須逐漸過渡到盤腿式,特別是進入高層次的法門時.必須以雙盤才能出功夫。因為這種姿式最大的優點就是收懾心神,而且下盤穩固有利於氣機在軀千部位發動,而且一旦真氣充盈寸,下盤堅固的阻力也有利於鍛煉內氣的力量,不管哪種姿式,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要自然放鬆,放鬆全身才有利於入靜。”

  天歌說:“我以為放鬆就好……”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放鬆不是鬆鬆垮垮,而是要求脊柱豎直的情況下,全身的嘰肉放鬆,既凝靜而又不僵。太極拳有一名詞叫虛靈頂勁,頭住上頂,脊椎自然就豎直了紹過。不過一個初學者是不可能注意得太多的,否則反而會引起緊張。其實隻要牢記放鬆,再隨時注意調整身體的緊張部位,保持全身舒適就行了。”

  天歌說:“還是教我入靜的方法吧?”

  仙鶴童子傲白:“呼吸入靜法,呼吸入靜法又稱隨息法,也就是意念集中在呼吸上,隨呼吸上下出入,以達到一念代萬念的方法。對初學者來說,呼吸入靜法是一個方便法門。

  呼吸入靜可以隻注意吸氣,而呼氣不著意隨之而出,也可以隻注意呼氣,不注意吸氣,或隨呼吸上下出入。”

  天歌說:“練功者有了一定基礎,全身經絡已經暢通的情況下,可以著意於全身皮膚上,用皮膚的毛細孔吸進天地宇宙間的清靈之氣,呼出全身的病氣,濁氣,用這種意念配合呼吸一段時間善,然後放鬆,什麽都不想,呼吸自然,保持頭腦空白和身體鬆弛舒適的狀態,一旦雜念上來,再用皮膚呼吸法排出雜念,這樣一念代萬念,就能逐步進入入靜的深層次。”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意守入靜法

  這是最常用的入靜法,意守的穴位主要有上中下丹田、會陰、命門、湧泉。意守法的優點是容易聚氣,得氣較快,但缺點是火候不容易掌握。所謂火候就是指神意於穴位的輕重程度。一般要求似守非守,輕輕著意,勿忘勿助,或者呼氣時放開,或者吸氣時放開。”

  天歌說:“那要怎麽樣?”

  仙鶴童子傲白:“千萬不可死死守住,否則就會出現陽氣上亢、氣滯的現象,引起全身各方麵的不適,特別是頭昏腦脹。意守穴位,一般以意守下丹田為普遍(肚臍下一寸五分),因為下丹田為真氣生發之海,一般練周天功多以意守下丹田為主。意守穴位最好配合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