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踏罡步鬥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180
  天歌笑道:“嗯,你說我現在算不算修仙的道士?感覺隻有道教才修仙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嗬嗬,確實算是道士了!隻有道教才修仙,而且我剛才教你的可都是關於道教的修練法門,其他可沒有這個……”

  天歌笑道:“那即是這樣,道士為何要被稱為道士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嗬嗬,主人難道不知道道士為何物?”

  天歌笑道:“嗬嗬,人都流行修仙,可是大家都說是道士,可要是問起來這個問題之後大家誰都說不清楚,這倒是到底為何不,我也一直很好奇,所以就想問問……”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人行大道,號為道士。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

  天歌笑道:“原來這樣簡單嗎?道士是道教的神職人員,在我們的印象裏,他們一般都是一身青衣道袍、腳踏十方布鞋,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

  “道士以追求長生久視作為修道目標,他們在遠離世俗的深山之中隱世修行,或是在鬧市的道觀之中濟世度人,而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少見到他們這個群體,隻有在影視作品裏才能看到。”

  天歌印象中就是這樣:“在一些影視作品中,我們會發現道士在作法時,會布置法壇,法壇上有各種法器,如降神驅魔的三清鈴,招兵催神的五色令旗,斬妖誅魔的法劍等等。”

  “隻見他們身穿著繡有仙鶴祥雲的豔麗法衣,腳上穿著黑色高筒,白漆高厚硬底的道靴,嘴裏唱誦著古老而又神秘的咒語,在法壇之上還邁著神秘而又非常有規律的步伐。這種步伐宛如戲台上唱戲一般,那麽這種步伐是什麽?有什麽神奇的來曆嗎?”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這種道教齋醮科儀上出現的步伐名叫“步罡踏鬥”。

  天歌道:“步罡踏鬥這是什麽?好像有聽過這個詞,具體不知道是做什麽的……”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它是進行齋醮時一種禮拜星鬥、召神遣將的法術,又叫“天罡七星步”、“禹步”等。“罡”,原指北鬥星杓尾的一顆星,“鬥”即北鬥。”

  天歌笑道:“嗬嗬,那我也可以步罡踏鬥了?”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理論上講,隻有法師才有資格行法,法師是經過全真撥職或正一授籙儀式以後,在齋醮科儀中擔當主要角色的道士。因為高功法師在行科之時要溝通天地,拔度人鬼。所以道教對法師的要求比較高,需要道士的內煉修為達到一定的境界,才可以行持齋法。”

  天歌道:“那我現在也不是法師,自己一個人修練,連師傅都沒有,看樣子不能步罡踏鬥……”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嗬嗬,那所以如此說,但是你身邊有我呀,你雖然沒有什麽老師,但是我們倆雖然沒有拜師,我也算是一個比任何老師都厲害的角色了吧?”

  天歌笑道:“呀哈哈哈,我怎麽就把你給忘記了呢,你這種的都修煉了1萬年的功力了,可不是比任何的老師都厲害嗎?那你說這步罡踏鬥要怎麽修煉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你說沒有師傅指點個人修煉容易走火入魔,本來不步罡踏鬥又是法術中的禁術,很容易招鬼神妖邪……”

  天歌笑道:“嗬嗬,就算是鬼神妖邪來了,還有你這麽厲害的師傅在身邊怕什麽呢!這步罡踏鬥教教我,到底怎麽回事?”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開始時,先在法壇準備大概十平方的地方鋪設罡毯,罡毯上繪有四靈(即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九宮八卦、二十八星宿等。法師在琳琅振響的道樂聲中,按照星宿的方位,以步踏之,可以神馳九霄,啟奏上天。

  晉代道學名家葛洪在《抱樸子》中描述了入山采藥時,需要行使禹步,即“前舉左,右過左,左就右。次舉右,左過右,右就左。次舉右,右過左,左就右。

  如此三步,當滿二丈一尺,後有九跡。”這種三步九跡是禹步的最基本步法,又被稱為三步九跡星綱。步罡踏鬥又叫“禹步”,是不是跟夏禹有關呢?

  收錄於《道藏》的《洞神八帝元變經》給了我們答案:“禹步者,蓋是夏禹所為術,召役神靈之行步。此為萬術之根源,玄機之要旨……然禹屆南海之濱,見鳥禁咒,能令大石翻動。”

  天歌笑道:“能讓石頭翻動,好厲害……”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此鳥禁時,常作是步,禹遂摸寫其行,令之入術。自茲以還,衛無不驗。因禹製作,故曰禹步。”根據記載,禹步乃是由夏禹在治水之際發現的。

  當時河中有巨石阻擋河水流動,無論使用各種辦法都無法挪動巨石,一籌莫展之際,夏禹偶然在河灘上看到有一隻神鳥,它施咒可以讓大石頭翻滾,神鳥在施咒前按照這種步伐行走,於是夏禹模仿這種步法,從而創造了禹步。

  除此以外,還有一種說法是,大禹治水以後,由於太過操勞,導致跛足,不能正常走路,《屍子》一書有:“禹之勞,十年不窺其家,手不爪,脛不生毛,生偏枯之病,步不相過,人曰禹步。”

  天歌笑道:“怪不得教禹步,原來是大禹發現的?”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嗯正是如此,由於大禹治水功德無量,“禹勞天下而死為社,後稷作稼穡而死為稷。”死後被民間和道教共同奉為神明,因此他的“禹步”也被認為可以召神遣將、驅邪避禍。

  《無上玄元三天玉堂**》有雲:“夫步罡者,飛天之精,躡地之靈,運人之真,使三才合德,九炁齊並,鬼神轉旋天地,一步一指,一轉一旋,造化中全神明在左。”

  天歌道:“聽你這麽說,禹步就是為了溝通神靈的?”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正是如此……”

  天歌說:“傲白你說修行法門這麽多,道教修煉的境界是什麽?”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嗬嗬“心死神活”是道家修煉到一定境界的狀態。”

  此章和第五百八十八章顛倒一下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