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盜取先天一炁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137
  天歌說:“你說這先天一炁,這東西,本來就是宇宙混沌初開之時的一縷氣息而去,我們很難拿到手,要怎麽樣想個辦法把它拿到手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哈哈哈,這個要采取一點非常之手段……”

  天歌好奇道:“哦?什麽非常隻手段,不會去偷吧?”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這個盜取“先天一氣”的妙法,可震開你的周身經脈和關竅,並聚起一個大氣團!”

  天歌驚奇道:“真的假的,怎麽盜取的?嗬嗬,會說話,我說偷,你說盜……”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呂祖《百字碑》雲:“陰陽生反複,普化一聲雷”。陸西星說:“此十字者,妙不可言。蓋陰陽反複,乃作丹之大旨,普化雷聲,乃作丹之秘訣,所謂天機秘密,正在於此”。這“陰陽生反複,普化一聲雷”說的是什麽呢?為什麽說天機秘密全在於此呢?我認為,此乃言玄關竅開之景,天機秘密也全在這妙竅之中。”

  天歌說:“呂祖教人盜取先天一炁呀?為什麽說它是玄關竅開之景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因為古人往往用雷聲來比喻這玄竅之開,真陽之動。比如“忽然夜半一聲雷,萬戶千門次第開”,達人采得先天氣,一夜雷聲不暫停“,雷聲隱隱震虛空,電光灼處尋真種”等等,不可殫述。為什麽古人都以雷聲來比喻呢?

  本人在這個問題上是有一個認識過程的,開始,認為皆出於《周易》地雷複一卦,而玄關竅開正是一陽複來之際,故以雷聲喻之,並無實際體驗。後來在修煉中才恍然大悟,原來在動靜交關、陰陽變換的一瞬間,會發生共振現象,出現全身突然一震,周身經脈關竅齊開,“聽”到轟響,“看”到閃光的特異功景,而那種“隻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的特殊感覺,又實在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表達,故用雷聲喻之既確切,又形象。”

  天歌說:“為什麽說天機秘密盡在這妙竅之中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這須從修煉的目的、方法、對象和突破口說起。我們每一個人的修煉目的,雖然不盡相同,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其根本目的的為了健身強體,延年益壽,以享天年。因此長生久視,過去現在和將來,永遠是人類美好的願望和奮鬥目標,而且隨著物質文化生活的不斷豐富,這種願望也將越來越強烈。

  長生久視的修煉目的,又決定必然采用“盜天地奪造化”的修煉方法。因為凡是人,隻要情竇一開,童體一破,則真陽已走,命寶已失,自身所剩,皆為陰物。欲想得到長生延年之效果,必須奪天地造化之玄機,方能攝取真陽,追回命寶。使童體回歸。”

  天歌說:“嗬嗬,“若非竊天地造化之機,安能長生?”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而所謂奪天地造化之機,實際上就是采取先天一氣。因此氣生於天地之先,生天生地生人生物,是萬物之本源,人類之宗祖。修煉之道,下手就必須抓住根本,故先天一氣才是我們修煉真正對象,離開了此氣,你修什麽,煉什麽呢?!正如古人所雲:“天有天根,物有物蒂,人有人源,斷未有無始基而能成絕大之功、不朽之業者。”而這先天一氣無形無質,無內無外,實難捉摸,它“自虛無中來”,“不在心腎,而在玄關一竅”。

  故這玄關一竅又是修煉的守務和突破口。正如張三豐所說:“修煉不知玄關,無論其他。隻此便如入暗室一般,從何下手?”許多人都說煉精化氣是下手功夫,這本我異議,然什麽是真正的煉精化氣呢?唯有用先天之氣方能化後天濁精。故陳摶的《無極圖》第一步是玄關一竅,第二步才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

  天歌說:“然而,這玄關一竅到底在哪裏呢?如何啟開這天機妙竅呢?古往今來卻眾說紛紜,有竅還是無竅?在身中還是在身外?動中求還是靜中求?”

  仙鶴童子傲白:“我的研究和實驗體會是:既不屬於有,也不屬於無,未開之前則無,既開之後則有。既不離於身,也不屬於身,而在天人合發處,即在人體場與宇宙場內外感應、相互交合到“真空”地位而必然發生共振的振源處。既不在靜中求,也不在動中求,而在動靜的交關處求之。這一點黃元吉說得很清楚:“靜不是天地之根,動亦非人物之本,唯動靜交關處,乃坎離顛倒之所,日月交關之鄉,真所謂天根地窟也”。”

  天歌說:“丹道修煉,貴在收積虛空中清靈之氣(即先天一氣)於身中,然後將吾人之神與此氣配合煉養之,為時既久,則神氣打成一片,而大丹始成。什麽是先天一氣呢?如何體察到這無形無質的神秘力量呢?又如何去采攝、收集、合煉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本人根據先輩的啟示,經過長期的、反反複複的研究探索和上百次的驗證,找到了一種簡易安全的、適合現代人修煉的接通先天一氣法。具體介紹如下:

  把現實生活中的一切都放下,讓心神和形體都鬆靜下來。心平氣和後,慢慢地、輕輕地移神至臍外離皮肉不遠的虛空處。其要領是似守非守,勿忘勿助。這樣能盡快進入靜態,而且比其他方法更容易產生胎息。不用多長時間就會感到呼吸十分輕微,甚至在一段時間內無口鼻呼吸存在,很快進入胎息初成狀態。”

  天歌說:“修練初期會怎樣?”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練功初期,可能僅有丹田溫熱、氣機微動等等感覺。但時間一長,功景效驗就大不一樣了。“丹田之氣滾滾轆轆,渾渾淪淪,悠悠活潑之機,一出一入,真氣與天之元氣兩相通於無間,生精生氣生神即在此處。”(黃元吉)再練下去,整個丹田內外就會形成一個大氣團,感到有兩個極點,一個是臍外,一個在命門外,這兩個極點都有很強的聚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