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未有神仙不讀書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093
  俊彥太子道“遷善是使我們修真者的思想和行為往修道所要求的道德規範上去想去做。遷善是提高自己修為的過程。但是作為隨時的善念,那範圍就相當廣大了。定境、觀心、止念、反省、觀想的五轉玄功是隨時的善念的五個重要環節。吾對善念的定義如下無處不以道蒞天下,無時不以上德對人間,修行中以無為去生活,做人至處下而無爭。”

  天歌心想,俊彥太子,懂得可真多,不是在人間的話,這樣的東宮太子博學,多彩懂得又多,又有耐心起飛就跟那學富五車,又專心致誌的學霸太子一樣嗎!

  天歌說“我們這些人都要向太子殿下一下,這麽聰明又有思想,那我們所有人,豈不是都不用去輪回轉世,都可以成仙得道了?嘿嘿……”

  俊彥太子道“你以為,修行靠的是聰明?”

  天歌說“靠的不是聰明,那靠的是什麽?勤學苦練嘛?”

  俊彥太子道“哪一個神仙,不是經曆了幾生幾世的修行,才得來求之不得的位列仙班呢!以為都像你說的,靠的聰明,一時聰明能做得了什麽呀,有時候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多了去了,隻要是刻苦修煉,難道就能修煉成仙嗎?嗬嗬。”

  天歌說“難道,刻苦修煉都不能修煉成仙的話,那要怎麽樣才能修煉成仙呢?”

  俊彥太子道“成仙,全憑機緣,機緣又是你累生累世的修行所積累下的功德,不然,哪裏有那麽多的好運氣隨隨便便就掉到你一個人的頭上,那別人的壞運氣就隨隨便便掉到別人頭上了嗎?”

  天歌說“那證明別人那些壞運氣,也是累生累世所積累的機緣嘛?”

  俊彥太子道“你自己體悟吧?”

  天歌說“修行這個詞,若仔細思量,還真有些空洞,因為說說是很簡單的,但當落到實處,卻不知道該幹嘛了。而當我們詢問別人修行是什麽時,得到的回答也隻是“行善積德”而已。其實,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修行無非是“行善積德”四字,此外無他。隻不過,這四個字的分量大有不同。因為我們尚且不知道何為善、如何行善以及怎樣才算行善,因此,說行善積德就有些蒼白和空洞,甚至被貼上愚善、偽善的標簽。當然,別人說啥其實無所謂,關鍵是自己是否真的在行善。這樣看來,說行善積德就是修行一點也不為過。有人說,行善積德是好事,應該多做,但不知道究竟該做什麽。捐款給道觀寺廟吧,人家的錢已經夠多了;捐款給經濟困難的人吧,國家的扶貧政策已經很好了;給希望小學捐款吧,現在都是義務教育而且中餐都是免費,似乎也不缺錢;施舍給乞丐吧,人家比自己有錢。於是,我們有心行善,但最終還是沒法付諸行動。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有的人總認為,每次遇到可以奉獻愛心的機緣,又暗想自己都活成這樣了,自己也需要別人的幫助,還是等以後情況好轉一些再說吧。或者,思前想後,又礙於麵子,或覺得自己也應該表達一下善心,最後勉為其難地捐了點款。然後把它當成了修行。”

  俊彥太子道“其實,很多人不明白的是,行善修行,最重要的是慈悲心,或許隻湧現過一秒鍾,然後轉瞬即逝。如果,摻雜了太多的“思前想後”,那功德就大打折扣了。反過來,見人危難,哪怕自己囊中羞澀,但那一刻產生了慈悲心,也是有功德的。最怕的就是,那一刻不僅沒產生慈悲心,反而一臉漠然,那也許就不是太好了。由此看來,修行就不僅僅是掏錢出來幫人這麽簡單了,它甚至包含更廣泛的意義,但歸根結底,所有的修行都是圍繞著慈悲、無我展開的。慈悲,是把自己當成別人,無我,是把別人當成自己。換句話說,自己就是別人,別人就是自己。修行的道理和口訣在祖師的丹書裏邊都已盡泄無餘,幾句話其實就能說明白。”

  天歌說“具體要怎麽做呢?”

  俊彥太子道“但具體落實的時候,因人的文化底蘊、悟性、身體素質千差萬別,這個簡易的口訣一落地就比較複雜。上等根器的人師父一說當下就明白了,這叫真傳一句話。中下等根器的人,聽了師父的話聽不明白,需要慢慢學習參悟,明白後再去實踐,在實踐中又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師父再給予輔導和解答,把這些匯編起來就是厚厚的丹書,也叫假傳萬卷書。假傳萬卷書是對真傳一句話的解讀,濃縮起來就是一句話或者幾句話,展開講就是長篇大論。如果讀破萬卷書明道了,修行也上路了,這當然不錯,但根據實際情況而言,許多人讀破萬卷書也明白不了。真傳一句話是建立在假傳萬卷書的基礎上的,就像1、2、3層樓是建立在地基的基礎上一樣。”

  天歌說“也不知道這樣突然來到天庭的人,到底有沒有前世的基礎……”

  俊彥太子看了一眼天歌,說“讀了書以後要悟,要消化吸收,自己才能夠受益。形式上的誦經、讀書,隻能種一個來生悟道的慧根。沒有智慧的人讀書容易泥文執象,增加是非知見分別,不能夠融會貫通,這樣的人多讀無益,多知多障也。未有神仙不讀書。古代的祖師大德,大多數都是學問淵博的智者,由博而約,返樸歸真。假如連丹書都沒有讀過,基本的術語都不懂,就像小學生聽高等數學一樣,真傳一句話對你來說就毫無價值。如果你有大學文化的底蘊,教授把高等數學裏麵的某一個要點跟你一說,你就能明白。所以修道的人要夯實基礎,要多讀書,明白修道的理論,另外要多積德行善培福報。”

  天歌心想,俊彥太子,是不是知道自己學曆不高,怎麽就說起來又有神仙不讀書的事情了,莫非是他知道自己學曆不高,才這樣暗中隱晦自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