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成仙不談來世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110
  天歌說“殿下,說的這些,我聽著還挺有道理,若是不像他們那樣去故意放生,好好的真心的善良為每一個生命去考慮,這樣就是真的放生……”

  俊彥太子道“所以放生應當,遵守一些基本的準則,和要求進行。”

  天歌說“剛才說的那些不是基本準則嗎?”

  俊彥太子道“放生不能以個人的私心欲念為指導進行,而應當真正樹立起眾生心,放生如放己,救生須救徹底,不可以走過場,隨大流,形式化。放生前應當施行一定的合理的方法,確保所要放生物命的健康,這包括以五穀飼養其命和以五德能量飼養、安撫、淨化、植善根於其靈性之中。同時要設身處地的考慮放生後它們生存的環境,尋找和確定良好的放生地點,確保救生的義舉能夠成功有效。”

  天歌道“這還差不多,我以為放生真的就像那樣,和他們一樣,買了來本來今天不需要死的活魚,等在水車上,魚缸裏被抓的掉了魚鱗,弄的半死不活,然後再假裝放生!這樣還不如不放生呢!”

  俊彥太子道“另外放生時候,還有呂祖戒殺放生歌

  ,在一些放生會上,放生過程中還會唱呂祖仙師戒殺放生歌。”

  天歌說“這歌怎麽唱的?”

  俊彥太子道“其歌曰“凡事惺惺須恕己,汝欲長生須放生,此是循環真道理。物若死時汝救他,汝若死時天救汝,延生生子別無方,戒殺放生而已矣。”

  天歌說“好像有點安撫這些生命的感覺?”

  俊彥太子道“《德道經》修養者放生,可以在準備放生前的飼養時間內,靜心麵對所放之物誦念《德道經》雙一章三遍或九遍,將能量布施於它們的靈性,用道光德能喂飼、安撫、淨化、植善於它們的靈性之中。用心靈與它們交流,祝福與叮嚀。實踐格物致知,布德施教。在放生地點正式放生時,應當推心香,稟心願,禮敬恭請三官大帝法旨嗬護,恭請土地或者水神以及山神接收嗬護其性命。當所放的是水中生物之時,則請土地和水神接收嗬護;放山林中的生物時,則請土地和山神收護。然後,誠敬恭敬地誦三遍《德道經》將第一遍所念誦的能量回向給眾師眾神,以禮敬感謝眾師扶生救助。第二遍回向給自己體內的冤親債主,願它們共鑒自己改惡從善的行為,化解冤仇憎恨,共歸德道。第三遍回向給所要放生的動物,以此道光德能相助相送,祝福它們安全獲生。然後,麵對所放生的動物,參加放生的眾善信共同念誦三遍放生咒。再由一人念讀放生善信的名單,然後將名單焚化。然後將動物逐一放生。”

  天歌說“那些放生會上的,法師要念經很久,就是這些嗎?”

  俊彥太子道“要看是佛教還是道教,玄門放生咒曰

  落網脫網獲重生,真性養德莫昧靈。道生萬物命藏德,各化因果盡天命。三官法旨護生靈,土地水神收護盡。吾今放生淨殺業,道性慈悲證道心。吾奉太上律令敕!放生過程完成後,禮敬眾師,虔誠致謝。至此放生儀軌結束。”

  天歌眼珠子一轉道“你說,這些被放生的小生命,如果,聽了這些放生咒之後,會不會來世就投胎為人了呢?不用再做動物,任人宰殺呢?”

  俊彥太子道“道教隻修今生,不修來世……”

  天歌說“什麽道教提倡修今生,不修來世?”

  俊彥太子道“道修今生,佛修來世。”這是一句爛大街的話了,現在我們常談的三生三世就是前生、今世、來生這三個階段,道教的各種修煉方法中根本沒有去談前生來世,作為幾千年傳承的道教為什麽不能今生、來世一起修行呢?為什麽隻修今生呢?無非就是這幾個原因。”

  天歌說“哪幾個原因?”1

  俊彥太子道“成仙不談來世,有句俗語叫做“僧不言名,道不言壽”,在道觀中碰到白眉、白發,仙風道骨的老道長時是忌談年齡這個話題的,道教的追求就是長生久視,即便是不談成仙與否,那也是活得越久越好,所以才有修今生的說法,所以在道教中是忌談年齡的。”

  天歌說“對了,這個忌諱談年齡,是不是怕人知道年齡太年輕,或者太老,都沒什麽成就,不談年齡,隨便讓人猜,比如張果老,三百多歲,誰知道他活了三百多歲呢!比如孫思邈一直都是年少模樣,到底是不是七十多歲,還年輕的像個少年,誰知道呢!嗬嗬……”

  俊彥太子道“忌談年齡倒不是怕死亡,而許多修真者修行的本質就是做到長生長壽,而一旦修行來世,便是承認了死亡的存在,修行者修行的目的就是長生,哪有跟長生的人談論年齡的?再說來世太過於虛無縹緲,所以道教隻修今生,其中的積陰德,福報也是在今生。”

  天歌說“那不談來世,又怎麽能活好今生呢?”

  俊彥太子道“活好今生,有古話講“今生不知前生事,今世何必修來生。”本來就是這樣,前生我不知我,來生我不識我,哪管什麽前生與來世,我的前生之事我又不記得,何必執著於來世呢?過好了今生也就已經可以了,道教許多道理都是讓人活好今生。在眾多道教典籍中,很少有說來生之事的,道教修行的本質與意義就是在今生,不斷修煉,不管是在身體還是靈魂上;在今生就活成最完美的自己,然後追求生活的意義,從看各種道教古籍可以知道,道教總在幫我們積極麵對生活,在迷茫的時候可以做到心中有念,在困難的時候可以知道否極泰來,堅持下去,物極必反。”

  天歌說“物極必反,否極泰來,說的還不就是今生過不好,來世就好了麽……”

  俊彥太子道“嗬嗬……”

  天歌說“難道我說的不對麽,今生過不好,來世還過不好,這活著還有什麽意思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