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少昊氏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125
  天歌感歎道“一個好故事都會擁有一個美麗的愛情故傳說,可是沒想到的是,少昊天帝居然是皇娥和太白金星所生,他們的愛情故事恐怕也是驚心動魄的吧?”

  俊彥太子道“怎麽,不驚心動魄的愛情,就沒有資格稱為愛情嗎?”

  天歌笑道“哪有呀!,隻不過聽了美好的愛情故事,總是讓人心裏心生感動算了,你是太子,恐怕不需要愛情,三宮六院任你挑選,哪裏還用得著豈諭這些……”

  俊彥太子難道撇嘴笑道“那你認為我要的是什麽呢?”

  天歌說“你隻要躺著享受別人來愛慕你就夠了,何須你去愛別人呢!”

  俊彥太子,眼波流轉道“你不想知道,天帝少昊為什麽被推翻天帝少昊被誰殺了?”

  天歌說“不是天帝麽,西方天帝,難道是死後才封神的?”

  俊彥太子道“少昊,黃帝之子,是華夏部落聯盟的首領,他不僅僅是我國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天帝少昊也曾為一方霸主,為華夏文明的延續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隻不過後來被推翻了。”

  天歌道“天帝少昊為什麽被推翻?天帝少昊被誰殺了?”

  俊彥太子道“少昊(約公元前2598年-約公元前2525年),姬姓,名摯。又稱白帝,又作少嗥、少皓、少顥,史稱青陽氏、金天氏、窮桑、雲陽氏或朱宣。一:說其為玄器,黃帝長子,是遠古時代華夏部落聯盟首領,同時也是早期東夷族的首領,定都窮桑。二:《山海經》:少昊屬金,在西方。他的父親是太白金星,他的母親是天山的仙女皇娥。而有學者認為,據《拾遺記》:“軒轅去蚩尤之凶,遷其民善於鄒屠之地,遷惡者於有北之鄉。”黃帝戰勝蚩尤(九黎之君)後,采取分黎以製黎的政策分化九黎,帝挈(少昊)被委派治理東夷。東夷為太昊及蚩尤遺裔,夷即負弓之人,夷之謂當在揮公發明弓箭之後。”

  天歌說“可有記載為證?”

  俊彥太子道“《離sao:經》、《山海經:西山經》及《淮南子》載少昊又名”西皇”、“白帝”、“西方之帝”,可知少昊並非東夷土著。據相關史籍記載少昊在位八十四年,壽--百,可知少昊即位時年十六。又相關史籍載黃帝在位一百年,壽百十一,若少昊為黃帝子,少昊當生於黃帝九十七歲之時,顯然不可能。在這些記載看:少昊卻不應為黃帝之子,當為黃帝之孫。《世本》的說法:“少魄是黃帝之子,金天氏少嗥,青陽即少皋,黃帝之子,代黃帝而有天下。

  《帝王世紀》也持這種觀點:“少昊帝,名摯,字青陽,姬姓也。母日女節,黃帝時有大星如虹,下流華渚,女節夢接意感,生少昊,是為玄囂。邑於窮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謂之窮桑帝。地在魯城北。”這是兩本在漢以後影響較大的書,漢代以後的書籍多持此種說法。”

  天歌說“那他為什麽要建立神鳥王國呢?”

  俊彥太子道“在少昊誕生的時候,天空有五隻鳳凰,顏色各異,是按五方的顏色紅、黃、青、白、玄而生成的,飛落在少昊氏的院裏,因此他又稱為鳳鳥氏。少年即被黃帝送到東夷部落聯盟裏最大部落鳳鴻氏部落裏曆練,並取鳳鴻氏之女為妻,成為鳳鴻部落的首領,後又成為整個東夷部落的首領。”

  少昊開始以玄鳥,即燕子作為本部的圖騰,後在窮桑即大聯盟首領位時,有鳳鳥飛來,大喜,於是改以鳳鳥為族神,崇拜鳳鳥圖騰不久遷都曲阜,並以所轄部族以鳥為名,有鴻鳥氏、風鳥氏、玄鳥氏、青鳥氏,共二十四個氏族,形成一-個龐大的以鳳鳥為圖騰的完整的氏族部落社會。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二百裏,曰長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獸皆文尾,其鳥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實惟員神隗氏之宮。是神也,主司反景。《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儒帝顓頊,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淵,甘水出焉”。

  天歌說“山海經的說法都是真的嗎?”

  俊彥太子點點頭道“當然是真的,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有些世界現在被隱藏起來,不是就沒有了!少昊時期,是華夏鳳文化的繁榮時期,現江姓等有少昊血緣的族裔的姓氏圖騰裏仍帶有鳳鳥或燕子圖案。從少昊起到贏、江得姓始祖元仲一直是華夏族主幹東夷部落聯盟的首領。少昊族從大昊伏羲氏族發展而來,是東夷勢力的代表。”

  少昊氏是史前東夷人的重要支係,考古發現的陶文和大墓證明,少昊氏不僅存在於大汶口文化時期,而且還延續到龍山文化時期,期間經曆了不斷遷移和發展的過程。其中大汶口晚期以莒縣陵陽河一帶為中心,到大汶口末期遷到五蓮丹土一帶,龍山早中期又遷到日照堯王城、兩城等地,在濱海地帶形成超大規模的中心,龍山中期之末遷到了臨朐西朱封一帶,到龍山晚期又遷到曲阜-帶。據考古學者考證,山東大汶口文化就是少昊氏的部族遺存,在今山東泰安市大汶口村南。

  《曲阜縣誌》記載:,黃帝之子少昊建都窮桑,後徙曲阜,在位84年,壽百歲而終,葬於魯故城東門之外的壽丘“少昊金天氏。姓己,名摯,黃帝之子玄囂也。”少昊金天氏,因“能修太昊之法”,“以金德王天下”而得名。登帝於窮桑,遷都於曲阜。當登帝位時,鳳鳥適至,故以鳥紀官。少昊施政,“民無y,天下大治,諸福之物畢至”,“實為五帝之冠”。據傳少昊在位十四年,卒時百歲,葬於雲陽山。據考證,少昊陵墓後麵的小土山,即雲陽山。少昊陵何時建築,已不可考。據載“宋真宗幸魯,大建宮殿,以道教守之,古樹豐碑,林立櫛比,金、元亦加修葺“。明弘治時為雷火焚毀,清乾隆年間又兩次大修,後又多次重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