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靈魂交換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097
  天歌說“這個人設置了這麽多條條框框,結果設立了一個佛教的分支,可是用的這些理念都是我們道教的理念和知識,這可真是有點搞笑了!”

  翼瑤殿下笑道“嗬嗬,我們天歌說的對,這杜光庭繼承了老子“歸根曰靜”、“靜曰複命”、“複命曰常”的思想,認為複命即回到自然本性,常即道的性狀,回到自然本性就可以說是回歸於道。學道之人先立功行,後忘其心,從而契無為之道。”

  天歌笑道“嗬嗬,看到沒,我猜對了吧,我就知道他拿的是我們道教老祖先的文化知識,來提升他這個地位的,嗬嗬……”

  翼瑤殿下笑道“哈哈哈,這說的在理……”

  天歌笑道“我一直就覺得,我們中國人就是求神,也應該求我們中國的,而不是外國的,不然人家外國的神怎麽來管得了你們家的事情呢!”

  翼瑤殿下笑道“有的顧不上的神,就是來不了。三乘同“工”三乘之法,在修道境界上有上下高低之分。一般說來,修道者因小乘之法可進至中乘之道,因中乘之道可登大乘之境。但杜光庭並不認為三乘之法是截然不同的。他認為三乘修法既可以依次修煉,但在每一個修道階次上,修道者都可以通過修“觀”而達到滅智內求,灰心默契,最終歸於不滯有無,玄契中道的大乘之境。杜光庭認為三乘之法都以“觀”作為修行之徑,所以,三乘同“工”。小乘初門當中有三個觀法一是假法觀,觀世俗的一切均非實相,而是假法。二是實法觀,世俗的一切雖假,但心照之則呈現出實有相。三是遍空觀,呈實有相的假法具有普遍的空性,了知此空性則可入於無為之境。因此,在杜光庭看來,由小乘之法亦可直達大乘之境。”

  中乘法門中的觀行有四個方麵一是無常觀,觀世俗的一切都處於流逝無常的狀態。二是常觀,觀世俗流逝的一切又有不變的常性。三是非無常觀,因常性而觀無常之非。四是非常觀,因無常而觀常之非常。通過中乘四觀,破除各種執著,從而達到無為的境界。故由中乘之法亦可直達大乘之境。

  天歌說“那大乘法門是什麽呢?”

  翼瑤殿下道“大乘法門中的觀行亦有四個方麵一是妙有觀,觀常無中有妙有。二是妙無觀,觀萬有之中蘊妙無之性。三是重玄觀,觀世俗一切既非有,亦非無,歸之於重玄之境。四曰非重玄觀,對於上述之重玄觀,亦應破除,此為非重玄觀。由此可達大乘無為之境。”

  杜光庭認為道以三乘之法教化世人,從初地至於極道,從凡人修成聖人,有三個階次的不同,有境界高低之分,通常情況下,修道者要依次經曆這三個不同階次,方可達到無為的最高修道境界。但是,杜光庭又傾向於認為,在三個不同的修道階次中,修道者通過修觀,均可以從有入無,階粗極妙,達到得妙而忘其妙的境界,契於無為之門。所以,也可以說,三乘修持之法是異曲而同“工”的。

  杜光庭修道階次理論,對於唐五代以後的內丹道教的性命雙修思想、內丹修煉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等修道階次理論都有重要的啟示作用。因此,杜光庭及其修道理論在道教發展史上具有其重要的地方。

  天歌思緒回來說“能和魔鬼交易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嗎?”

  俊彥太子道“能。而且幾乎是任何事。不過,為了達到這種能夠交換的水平,這卻是不容易的。如果你能夠進入他們的世界,和他們對的上話。他們會教導給你很多有關那個世界的知識,最終,他們會誘惑你加入他們。”

  到時候,你一句話,約定就達成了。不過,這將是不能反悔的約定,除非,有人願意代替你。

  而且,很多人和惡魔交換,正是因為他們傑出的特性和充沛的能量,而且他們主要是為了尋求知識或者近乎永恒的生命。所以,惡魔往往等在追求知識的路上。

  普通人隻是一錢不值,根本沒有交換的價值。有句話說的好,如果你想和惡魔交換靈魂,起碼得有靈魂。

  天歌說“呀!這要是這樣,豈不是事半功倍很多人走火入魔是不是就貪圖這種便宜的去了?我總覺得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個捷徑呀?這種便宜還能不貪心……”

  俊彥太子道“我不得不告訴你,惡魔給你的東西都是扭曲性質的,其過程你得到了其結果你得不到,而且你會被一次又一次的勾起交換的,直到你沒有價值後便會不理睬你,我不知道原理是什麽,我也不知道我發這句話想告訴你什麽,我隻想提醒一下看客們,如果你已經有過交易或者是即將產生,希望你記住,結果不會好的,要麽你就無視,要麽你就不要再有這種想法,如果被纏上另當別論。當然我不認為真的遇到惡魔交易後還能保持理智的人,所以反抗什麽的我覺得也沒必要寫了,不管你是憑空想象還是真的遇到,都要記住沒有什麽是不勞而獲的。本來想舉例說明的,但是我怕誤導一些人所以寫了又刪刪了又寫幹脆不舉例了。總之無論你自製力有多好感覺自己隻需要交易一次就能達到目的不會怎麽樣的想法都不實用,別問我為什麽。其次無論交換了什麽,基本都拿不回來。交換的價格並不是等價,可能因人而異吧,至少我不是。還有就是無論你得到了什麽他都不是你的,也別問為什麽懶得說。恩最後補充一句,別以為拿到手就是賺了,你可能根本拿不到,因為這個交易並不是合理的,不是你說了算,給你的東西隻是產生下一次交易的必需品,別以為自己可以做到沒有下一次,因為你做不到預判下一次你會發生什麽,也做不到不交易,因為你已經有了第一次。其他的就不說了越說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