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見自己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177
  天歌心想,哼!恨我吧,讓你來恨我的眼神,看著我,我就是要在你麵前表現,還以為我是那種小說裏電視劇裏那種苦情的女主角嗎?

  以為欺負我,永遠都不反抗,這怎麽可能,就是兔子逼急了,也會跳牆,我現在就是兔子逼急,看你太子妃,哦不對側妃娘娘還能把我怎麽樣!

  夕妍雪看著天歌,那張無辜又清純的臉蛋,真的是恨得牙癢癢,恨不得上去咬他一口,讓他再得瑟,居然在太子殿下麵前讓自己弄得這麽沒有麵子,從小到大自己活了幾萬年,從來都沒有受過這樣的窩囊氣,居然在這種情況下樹立了一個小小的宮女,這種氣這麽難受得下,怎麽能忍得了?

  天歌見夕妍雪盯著自己,恨不得咬自己一口的樣子,不丁的就打了個冷戰,心想著這家夥這麽惡毒的眼神,好像那條毒蛇一樣,也不知道她會什麽時候報複自己,盯著自己的那副,就差吐著舌芯子的感覺,就是是毛骨悚然。

  俊彥太子說“天歌本太子今天特別有興致,你再講講唐朝的事情吧?”

  天歌笑道“唐代鳳凰文化非常發達,作為國家象征的大唐皇宮更是如此,大明宮正南門即名為丹鳳門。唐代的“鳳凰熱”,主要表現在以鳳喻人,以鳳作裝飾,以鳳美稱事物,以鳳喻示婚姻情愛。關於唐代的“鳳凰熱”,《全唐詩》便是一個很好的佐證。在《全唐詩》中,鳳字出現了2978次,凰字282次,鸞字1080次,鳳凰的這三種最有代表性的稱謂出現的總數約占《全唐詩》總目數的十分之一,平均約每十首唐詩就有一個“鳳”字或“凰”字或“鸞”字。”

  哼!也不知道這位俊彥太子到底犯的什麽神經,就是喜歡講這些呀。就講給他吧,反正又不要錢,而且自己為了自己的身世也是努力到底,一直在查這件事情了,記得還是很清楚。

  俊彥太子道“唐以前,人們不輕易以鳳喻人,偶爾能夠被美喻為鳳凰的僅為君王、聖賢或是超群拔俗之人,被喻為鳳凰的女性更是寥寥無幾。然而到了唐代,鳳凰喻人被人們使用得自由而隨意。唐代時期鳳紋華美豐滿,氣韻生動,姿態多變,在中國封建社會中燦爛一時,裝飾藝術的形式感也更加強烈。人與社會的關係已成為實用美術常見的題材,在內容上更加富於生活的情趣。自秦漢以後,鳳鳥的瑞祥觀念稍見淡薄,各種新的形式便自然地脫穎而出,或清健、或壯美、或淡雅、或華麗。鳳紋表現的各種形式,對唐代開拓的裝飾藝術的一代新鳳,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天歌笑道“對呀,唐·鎏金鳳鳥紋六曲銀盤,唐代鳳紋的造型更加“鳥體”化,許多銅鏡上的鳳紋都輕歌漫舞、生意盎然,充滿快樂情趣。成雙成對帶有本土神仙意味的“鸞鳳”,嘴上銜著一條打有“同心結”的飄帶或瑞草,和鳴祝頌,象征著美滿幸福,這自然和輝煌的盛唐的物質文化生話息息相關,反映出歌舞升平的氣象。另外,從唐代頭飾及敦煌佛窟中出現的鳳鳥圖案上可看到唐代鳳紋進一步與人們的生活情趣相和合的現象。如女性頭部裝飾的金釵花冠上,鳳紋以特有的豐腴的容姿,反映出時代的品味。”

  夕妍雪道“哼!有什麽了不起的,我怎麽發現你這個小小宮女的膽子大的很,在這裏蠱惑太子殿下呢?”

  俊彥太子道“夕妍雪,你先退下去,我跟天歌有話說,你在這裏不方便,而且我已經提醒你的身份,你現在是要是三番四次的,想要挑戰我本太子的耐心嗎?”

  夕妍雪道“太子殿下,你怎麽能這樣對待臣妾呢?嗚嗚,你平時我再怎麽樣你都不管,為什麽這次就對我這麽嚴厲呢,這個妖女我讓她不得好死!”

  天歌其實這時候恨不得給他一巴掌,一巴掌就把他呼死了,但是這種情況下太不利於自己發話了,如果自己說了,那可真是有點兒很麻煩了,以什麽身份跟人家去鬥,隻好裝傻充愣。

  俊彥太子道“滾,馬上……”

  夕妍雪哭哭啼啼道“太子你會後悔的,嗚嗚……”

  說著就抱頭哭跑了……

  天歌道“如果把生命的過程當作是一種修行的話,在見自己和見天地之後,再去見眾生就是一種慈悲的覺悟。見自己古人雲人貴有自知之明。見自己,就是要自知,要懂得自省。大道至簡,最重要的是本心,認清自己需要安靜,需要回歸本心,於是“見自己”就成了一個人存在的基礎。看不見自己的人,隻能在生活的高山下負重而行。見自己,就能夠接納自我。”

  俊彥太子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弊病和長處。見自己,不因優點而驕傲,不因缺點而自卑,既不虛榮自滿、自我陶醉,也不認為自己無能無用而自我貶低。”

  天歌說“每個人都有他自身的稟賦,發揮出來了,就能“見自己”。見自己之後,才能真正地做自己。做自己的人是不大在意世間的目光的,不會因為別人的目光而做人,先麵對真實的自己,然後決定自己如何做為。見天地

  一個人如果隻懂得見自己,便會陷入自我為中心的誤區當中,光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其他的東西,便會作繭自縛,最終難免會害了自己,從見自己到見天地,是往上攀登,是要把自己的小我境界提到天地的大我境界中去。以地為軀幹,以天為魂魄,以山川河流為血脈,這便是所謂的頂天立地。人生有困苦有輝煌,沉溺輝煌,難免止步不前,反倒後退;麵對困苦,強加反抗,與世無益,反倒傷了自己。見天地之後,知進退。進退不僅是個人的事,因為人活在天地之間,一進一退,必然要看清前路後路,看清自己的進,會不會撞到其他人的退;自己的退,是不是卻踩了其他人的路。見天地之後,有格局。把自己看成水,不斷讓自己上漲,麵對困苦,運用智慧,默默成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水漲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漫過了這份困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