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以武入道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0      字數:2110
  小蘭說“道教醫藥源遠流長,古之為道者莫不兼修醫術,世間很早就流傳著十道九醫、醫道通仙道、醫乃道之緒餘的說法,自醫又複醫人,醫醫不已,達道堪傳妙道,道道相通,他形象的濃縮了道教醫學的博大深遠。”

  孟昶笑道“縱觀曆史道教名醫層出不窮,享有盛譽,其醫學模式熔生理治療、心理治療、精神信仰治療於一爐的綜合性多元化的醫學模式,道教珍視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主張樂生貴生,以生道合一為基本教義,追求長生久視之道,道不可見,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則道廢,道廢則生亡,生道合一,則長生不死。為道者,以救人危使免禍,護人疾病,令不枉死為上功。”

  天歌說“道教醫家經過長期的濟世行醫醫療實踐活動,積累了豐富的醫療經驗,並取得令人注目的成就。曆史上有不少醫學名家皆出自道教,例如華佗、葛洪、陶弘景、楊上善、王冰、孫思邈等人。”

  小蘭笑道“對呀,華佗是在傳統醫學各個領域都有很高素養的名醫,他發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藥,他的“五禽戲”則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健身體操;葛洪的《肘後備急方》對傷寒、溫病、狂犬病、結核病、天花等的發生和對其病因的認識的深刻,體現了當時一流的醫學水平,他的《抱樸子內篇》中記載了許多丹藥治病偏方,他做了世界上最早的關於天花和肺結核的記錄;鮑姑,是葛洪的發妻,在臨床灸治方麵有突出成就。夫妻二人,同操醫術,救死扶傷,是曆史上著名的誌同道合的伴侶。鮑姑傳授過幾名徒弟,在針灸法療頑症方麵有獨到之處,是有史以來第一名載於史書的女針灸醫生。後世為頌揚鮑姑,在廣州越秀山麓的三元宮裏,設鮑姑殿,塑其金身,用以紀念這位女醫生。陶弘景的《肘後一百方》也同樣豐富了丹藥療方。”

  孟昶笑道“外丹燒煉,客觀上推動了火藥的發明和應用。而丹藥的製作,無疑是開了化學藥物治病的先河;隋朝的太醫伺禦楊上善是篤誌於道的人,他所作的《黃帝內經太素》至盡被中國醫學解列為十大經典名著之一;王冰所作的《注黃帝內經素問》被中醫界列為醫學古籍整理的典範而享有盛譽;至於隋唐名醫孫思邈,更被人們稱為“藥王”。”

  天歌說“那為什麽道士都或多或少會武術呢?”

  孟昶笑道“以武入道,中國武術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而道教武術是中華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武術的進步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明代道士張三豐創立的武當內家拳,將道教內丹功法和武術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與少林別具一格的武術流派,其特點是以氣發力,以柔可剛,剛柔並濟,以靜治動,避實擊虛。易筋經是大家熟悉的武林絕學,是道教天台宗紫凝道人假托達摩之名而作。太極拳更是從道門走向世界各地,有資料顯示世界上已有150多個國家約6億人練習,有人預言太極拳將成為“世界第一運動的趨勢”,是不可多得的修身養性的武術,太極拳還被視為“未來體育的一術星光”。”

  天歌說“呀?易筋經,居然是道教道士假托達摩創立的?太極拳雖然從武林競技場走向了民間的廣播體操,這也是我道教武學的發揚,更是道教對世界的突出貢獻,太極拳的養生保健功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無尚的技擊性是世人難以想像的。以武入道,內外雙修,慧劍斬魔,以證仙道。真是不可思議……”

  小蘭笑道“道是天上神仙本,德是人間富貴根,道在五德之上,成仙得道,須先修德,德從心修,無為而求,內修清靜,寡欲無爭,外修天道,真氣除煞。坐立不忘我道,出入皆抱善心。忠孝濟世首身,節儉利人清修。古今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道士在生活上經濟上都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視拋家棄子而出家為罪過,是逃避責任。”

  以慈、儉、讓三字為指導,品行端正,致虛守靜,不易被物欲所迷惑,修心養性,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為人謙虛溫和但不軟弱,抱元守一頭腦靈活,大多道士學習武術兼修醫術,度己度人,每天研習《玄門早晚課》、《道德經》、《莊經》等道教典籍,文學素養及個人涵養都是相當出色。我承認道門中人確實有些心術不正、拜金之徒,但世間此類鼠輩亦不在少數,指責別人之前先看看自己,不要抬起手抽自己嘴巴。

  又說“道心可禦人心,人心可化道心,道心至虛,人心至實,道心至公,人心至似,人心有假而多變,道心至真而唯一。無量度人道教以仙道貴生,無量度人為宗旨,奉行的是齊同慈愛、濟世度人。”

  天歌說“可是我平時做都坐不住,怎麽才能安下心來學習呢?我覺得道教的學術太好了,想好好係統的學習,可是我連安靜坐下來都不行……”

  小蘭笑道“靜坐靜坐能給予身體一個全麵的休息,可以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減少有序改進睡眠,對麵型呼吸疾病也有明顯效果,還能調節情緒,重塑自我形象。這樣惠及眾生的法門怎麽會是迷信呢。”

  其次你要齋蘸祈福,齋蘸是獨居特色的道教儀式,有清蘸和幽蘸之分。清蘸祈福迎祥、祛病延年、求財求學、解厄禳災,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幽蘸超度祖先、攝招亡魂、沐浴渡橋、破獄破湖、煉度施食等項目。

  天歌說“可是做這些總是被人笑話迷信呢!”

  小蘭笑道“如果說您認為迷信,那您祭祀祖先?盼望好運吉祥吧?您遇到不如意的求神拜仙吧?您求的神仙不正是道人們的追求麽?人家的做法和你沒有什麽不同,有何不可?道教真是迷信的話,又豈能存在於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