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見過狠的,沒見過這麽狠的
作者:叔也瘋狂      更新:2020-06-25 11:35      字數:2439
  終日打雁,還有可能被雁啄瞎了眼。

  打狗被狗咬,再正常不過,即便是你手裏拿著打狗棍,被狗反咬一口利率還是挺大的。

  關門打狗同樣如此,把敵軍放進成裏來,也不過是拿兩倍的兵力去圍殲敵軍。

  並且城裏街道狹窄,不利於團隊協同作戰,打巷戰的情況下,對於敵我雙方而言,條件是同等的。

  狹路相逢勇者勝。

  隻是以兩倍的兵力,去與敵軍展開巷戰,以命搏命,不說劃不來,簡直就是找死。

  一旦城外的敵軍,被我軍的騎兵衝鋒過後,穩住了陣腳,騎兵便失去了作用。

  接下來,城外的敵軍開始攻城,而城裏正打得焦灼,根本無力分兵守城。

  結果可想而知,我軍的甕中捉鱉,變成了敵軍的裏應外合。

  給敵人挖的坑卻把自己給埋了,還有比這更蠢更悲催的嗎

  果真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當然,也可以隻放一兩千敵人進城,很容易就圍而殲之。

  然而這樣的戰果,對整個戰局而言,根本起不到什麽作用。

  不過是給老虎敲了一悶棍,幾乎就是無關痛癢,反而激起了老虎的凶性。

  經李將軍這麽一提醒,不但是久經沙場的諸位將領,已經在心中推演出結果。

  就是連蘇言這個軍事門外漢,同樣看到了這個計劃,完全不具備可行性。

  整個計劃哪怕隻有一點漏洞,運作起來便會漏洞百出。

  好不容易想到個法子,竟然被如此就推翻,蘇言心裏不免有些失落,於是他心有不甘地請教道:

  “李將軍可有滅敵良策”

  既然李將軍指出了紕漏,說不定他有什麽辦法補救。

  眾人紛紛看向李將軍,同樣蘇言一樣,他們也很想知道,李將軍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他們每個人心裏都十分清楚,這次的危機十有**,是沒有機會回去玩姑娘了,隻有玩命。

  既然已經被迫上了攝政王這條船。

  不管李將軍自己再如何的不滿,不得不承認,自己與眼前這些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於是他緩緩開口道:

  “辦法有是有,隻不過這法子有違天和。”

  能讓久經沙場,見慣了殺戮的李將軍,也認為有違天和的法子,在場的眾多將領細思極恐,無不臉色分外凝重起來。

  蘇言卻是不明所以,心想,戰爭不是殺人就是被殺,本就有違天和,你李將軍這時候倒裝起聖人來

  “我們隻是在商議,李將軍但凡有法子,且說來聽聽但倒也無妨。”蘇言像極了一個虛心求教的學生一般問道。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經商他在行,帶兵打仗卻是十足的內外汗。

  經商投資失敗,賠錢甚至賠本都可以接受,畢竟錢是可以再賺回來的。

  打仗就不一樣了,一旦戰敗,不但會犧牲無數戰士的性命,很有可能連累城裏的老百姓。

  戰爭的曆史中,從不乏屠城的例子。

  蘇言他可以把銀子不當銀子,昨晚花那麽多銀子,請這些將領尋歡作樂,雖然心疼,卻是抱著千金散盡還複來的心態。

  然而,他做不到把幾萬戰士的性命不當回事,畢竟性命不能散盡還複生,那隻存在電子遊戲裏。

  戰爭不是遊戲,更不是兒戲,而是真真正正會死人的殘酷現實。

  一想到此,蘇言心裏萬般沉重,深深感受到,他肩負著從未有過巨大責任。

  公司倒閉,最多也就是幾萬員工失業。

  而戰爭不同,幾萬戰士的性命掌握在自己手裏,叫蘇言心裏如何不惶恐。

  蘇言若有所思的時候。

  李將軍同樣陷入了片刻的沉默。

  他並沒有著急回答蘇言的問題。

  似乎在作自己的思想鬥爭,又仿佛是在權衡著什麽,難以下定決心。

  眾人一看李將軍沉默不語,並未催促,隻是默默地等待他的決定。

  一時之間,氣氛顯得沉重而壓抑。

  片刻後,終於在心裏做出選擇的李將軍,肅然一字一頓道:

  “桐油,火燒。”

  簡簡單單的四個字,聽在眾人耳中,無異於平地驚雷一般,震耳欲聾。

  隻是平平無奇的四個字,蘇言同樣明白了其中所包含的意思,不由地倒吸口冷氣。

  見過狠的,沒見過這麽狠的。

  在蘇言認識的人裏頭,他原本以為,冷炎算是一個狠角色,不但對他自己狠,對敵人更是狠。

  殺人不過頭點地,冷炎殺人,能一刀斃命,絕不讓敵人承受多一刀的痛苦。

  然而此刻,冷炎的狠,在蘇言看來,簡直就是仁慈得不能再仁慈。

  眼前這個看著一身威嚴正氣的李將軍,竟然要一把火燒死上萬的敵軍,怎叫蘇言不膽寒。

  這個李將軍,怎一個狠字了得

  那是上萬條鮮活的生命。

  即便是敵人,他也是生命。

  蘇言很不認同這樣有違天和的做法,正想出言反對,卻是聽到錢將軍附和道:

  “李將軍此計甚妙,如此我們便可不費一兵一卒,輕而易舉殲敵上萬人,這樣的戰果可謂赫赫。”

  其他的將領,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同樣紛紛附議讚同。

  與蘇言的婦人之仁不同,在座的都是久經沙場的人。

  戰爭的殘酷,已經讓他們早就拋開了仁慈的良心。

  在戰場上對敵人仁慈的,沒有一個能活到現在,在座的人手裏,哪一個不是沾滿了鮮血

  因此,他們讚同李將軍的火燒之計,也就不足為奇了。

  特別是在這場力量懸殊的戰爭中,還未開戰,已然讓這些將領,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的下場般,心生恐懼。

  沒有人能做到真正的視死如歸,特別是這些身經百戰,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將領,他們甚至比平常人,更珍惜自己來之不易的生命。

  與其等著被人殺,不如去殺人,這便是他們最真實的想法。

  也隻有具有這樣心態的人,才能在戰爭中存活下來,或者說,比那些仁慈的人,在戰場上活得更久些。

  見眾人紛紛讚同,蘇言心裏挺無奈。

  他不想以一個門外漢,去幹涉軍事計劃不說。

  重要的是,如果這次他站出來反對這個計謀,導致將來戰事頻頻失利。

  出於對死亡的恐懼,或者說在那種瀕臨崩潰的情況下。

  三位將軍不管不顧家眷的死活,不用城破,蘇言他就有可能被三位將軍窩裏反,砍了他的腦袋投誠大周。

  這也是使用非常手段,逼迫三位將軍投誠的弊端。

  當他們真到了不管家眷死活的時候,蘇言手上的把柄就一點用也沒有,反而讓他成為眾矢之的。

  權衡再三,蘇言沒有出言反對李將軍的火燒之策,而是慎重說道:

  “我希望,到時候能給他們,一個活下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