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紙上談兵,傷不起
作者:叔也瘋狂      更新:2020-06-25 11:35      字數:2428
  蘇言沒想到。

  三位將軍與十幾個副將,沒一個想到對策。

  竟然是趙千戶率先想到了點子。

  於是蘇言連忙問道:“趙千戶快快說說看,何謂關門打狗之計”

  蘇言很清楚,紅衣衛是攝政王,從跟隨他南征北戰的軍隊裏,挑選出來的佼佼者

  那些紅衣衛,無不是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滿身鮮血之輩,這也是為何稱之為紅衣衛的原因之一。

  作為紅衣衛,敢打敢拚是基礎,而作為紅衣衛的千戶,光是有勇還不行的,不是智勇雙全之輩,關係戶可作不到千戶這位置。

  因此,蘇言雖然沒聽說過關門打狗之計,卻認為趙千戶不會胡亂開口,必是想到了什麽可行的法子。

  聽得蘇言詢問,趙千戶清了清嗓子道:

  “既然敵軍不知道,三位將軍已然改旗易幟,我們何不讓三位將軍按原計劃行事,引得一部分敵軍進城,然後落下城門,圍殲城中敵軍。”

  趙千戶一口氣說完他的計謀後,希冀地看向蘇言與一眾將軍。

  這並不是什麽高深的謀略,趙千戶硬著頭皮說出來,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趙千戶心裏很清楚,這次王爺交給自己的任務要是完不成,自己的仕途到頭不說,甚至很有可能小命不保。

  聽完趙千戶的計劃,蘇言從理論上來分析,覺得不失為沒辦法的辦法。

  引得一部分敵軍進城圍殲,雖然不可能當太多敵軍進來,但是,率先消滅一部分敵軍,具有很重要的戰略意義。

  消滅敵軍有生力量的同時,還大大鼓舞了己方的士氣。

  打仗時,士氣的重要性自是不必說。

  特別是在以三萬兵力,對抗敵軍二十萬兵力,敵我雙方力量如此懸殊的情況下。

  首戰勝利直接影響著雙方的士氣,也影響著此後的戰局走勢。

  不過,這些都是蘇言心中理論上的分析,至於實戰中可不可行,最好還是請教專業人士,於是蘇言詢問道:

  “諸位,你們覺得趙千戶此計是否可行”

  蘇言環視著陷入沉思的諸位將軍,心想著,他們要是再不當個屁,就把他們當個屁放了,不然留著何用

  似乎是感受到了蘇言眼神中的不滿,隻見趙將軍神色凝重地點點頭道:

  “如若大周不知道我們這邊的變故,誘敵深入,甕中捉鱉,我看可行。”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不愧為將軍,便是連用詞,都比趙千戶的關門打狗強上許多。

  聽得趙千戶讚同這個計劃,蘇言輕輕地點了點頭,再看向其他人,想聽一聽他們的表態。

  作為沒有實戰經驗的理論家,並且,決定權又在自己手裏,蘇言隻好秉持著,這麽多將軍都說行,那就行的原則。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趙千戶關門打狗的啟發,一直沉默許久的錢將軍表態道:

  “如若確如蘇公子所說,截住了傳遞消息的探子,此計可行,甚至,我們可以在城外埋伏五千到一萬的騎兵,趁被隔絕在城外的敵軍慌亂之際,用騎兵來回衝一衝。”

  不愧是老謀深算的錢將軍,都這樣的時候了,還不忘給蘇言不著痕跡地拍了一馬屁。

  按他所說,關門打狗的計謀就算成功,那也可因為蘇言未卜先知,切斷了敵軍的消息傳遞。

  任何的功勞都歸功於蘇言領到有方。

  同是,錢將軍略微改動了這計謀,在關門打狗的基礎上,添加了放狗咬人這一錦上添花之策。

  說不得,將來的軍功簿上,就有他錢將軍濃墨重彩的一筆。

  蘇言心裏很清楚。

  錢將軍一石二鳥的如意算盤打得挺好,既討好了領導,又給自己臉上添彩。

  典型的官僚主義作風,錢將軍就是一個官場上的老油條。

  蘇言從昨晚逼迫三位將軍投誠時,就看得出來,錢將軍是一位擅長見風使舵的舵手。

  不過,這時候,並不是計較這些亂七八糟的時候。

  況且,錢將軍錦上添花的放狗咬人之策,得到了眾人的附和,紛紛點頭讚同。

  於是蘇言同樣稱讚道:“錢將軍此計甚妙,埋伏的騎兵不可戀戰,快速咬上幾口便走。”

  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

  蘇言有的是高深的戰爭理論,那電視、電影可不是白看的。

  況且,穿越前,孫子兵法可是從商的必讀書籍。

  蘇言不但仔細研讀過,還把孫子兵法運用到了商場上。

  至於戰場上,隻存在理論知識,缺乏實戰經驗。

  “蘇公子所言極是,我便是這個意思,可謂是不謀而合。”錢將軍適時地附和道。

  伸手不打笑臉人,更不打拍馬屁之人。

  對於錢將軍的奉承,蘇言隻是微笑頷首示意,轉而問到一沉默不語的李將軍。

  “李將軍一直沒說話,可是覺得哪裏不妥”

  昨晚拿李將軍的家眷逼迫他投誠,興許他還在氣頭上,對自己很不滿,甚至很可能是滿肚子的怨氣。

  不過在這樣危急的時候,蘇言他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因此才會詢問李將軍的意見。

  聽蘇言詢問自己,眾人也紛紛看向自己,李將軍搖搖頭道:

  “此計甚好,隻不過,諸位不要忘了,殺敵一千,自傷八百。”

  經李將軍這麽一提醒,眾人頓時就一掃適才想到良策的歡欣,紛紛臉色難看起來。

  蘇言卻是不解地問道:“李將軍這是何意”

  似乎是知道蘇言就是個商人,不懂帶兵打仗很正常,李將軍給他解釋道:

  “趁敵不備,以騎兵埋伏衝擊,快打快走,固然戰果不會很大,勝在騎兵損失不會很大。”

  似乎是擔心蘇言聽不明白,李將軍停頓了一會,讓蘇言有個思考的空擋,然後才緩緩開口繼續說道:

  “但是,假如我們引敵軍一萬兵力進城,關起城門,以兩萬兵力去圍殲敵軍一萬人,即便是占據諸多有利條件,我軍仍然有可能損失好幾千人。”

  聽李將軍說完,蘇言頓時就臉色難看起來。

  果然是不能紙上談兵。

  計劃看起來不錯。

  然而卻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

  這時候打仗,完全就是短兵相接,拿刀去砍,以命搏命。

  就像李將軍所說,引得敵軍進城,還是要靠士兵拿刀,那弓箭去消滅敵軍。

  雖然占據各種有利條件,可以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戰果。

  然而,現實是,光是自己的三萬兵力,根本就損失不起幾千人。

  首戰便損失這麽多人,這以後的仗怎麽打,拿什麽打

  該死的冷兵器時代。

  電視、電影誤我啊

  也不知道那些導演懂不懂,殺敵一千,自傷八百。

  打仗哪有可能完勝,不損一兵一卒

  傷不起啊,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