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說服王爺
作者:叔也瘋狂      更新:2020-05-20 21:22      字數:2715
  “給誰落井下石?”

  攝政王語氣中沒有一絲絲的驚訝,依舊那般的雲淡風輕般,雙眼也未離開書籍,看一眼蘇言。

  攝政王沒開口賜坐,蘇言隻好站著回話說道:“東南船運商會。”

  似乎是早有預料般,攝政王緩緩說道:“這不是你該管的事。”

  語氣平和,卻讓人不禁感受到一股沉重的威壓。

  對此,蘇言早有預料。

  “王爺需要一個楚國的‘鹽幫’。”

  這是蘇言早已準備好的說辭。

  隻有從攝政王的利益著眼,才有可能說服得了攝政王。

  鹽幫對於大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需蘇言多做解釋,攝政王同樣能明白。

  甚至可以說,正是鹽幫的存在,讓大周在國力上穩壓楚國一頭。

  蘇言的話,正中靶心,命中了攝政王的心病。

  “你還是隻雛。”

  這時候,攝政王放下了手中的書籍,似乎是對這個話題有些興趣般,饒有興趣地注視著蘇言,看他如何說。

  “一隻從小馴養的雛鷹,與一隻已經翱翔九天的雄鷹,王爺更願意要哪一隻?”

  有時候,需要說服一個人,引導那個人自己說服自己,比任何的大道理更有效。

  “與養狗一個道理。”攝政王戲謔道。

  蘇言心中萬馬又奔騰起來,臉上密布黑線。

  攝政王言下之意是告訴蘇言,想要得到他的全力扶持,就需要有給他當狗的覺悟。

  話雖不中聽,卻是**裸的事實。

  沒有哪個掌權者願意看到,把一條狗養大後,反咬主人一口。

  “雛鷹振翅高飛時,飛得再高,也高不過王爺這天。”

  蘇言當然不可能把自己比作王爺的狗。

  攝政王對蘇言這樣的表態還算滿意,微微一笑說道:

  “光靠一張嘴巴,雛鷹如何與雄鷹一爭高下?”

  你一隻小雛鷹,拿什麽與鹽幫那隻雄鷹比肩?

  “王爺,這東南船運商會就是一隻翅膀。”

  為了說服攝政王配合自己落井下石,蘇言把喬德文的商會,提到了一個能讓攝政王重視的高度。

  “你這是替他們說情,還是要落井下石?”聰明如攝政王,一時沒明白蘇言的用意,不由疑惑地問道。

  “如不能為我所用,就往死裏砸。”蘇言直言不諱地說道。

  來之前,蘇言想得很清楚,在攝政王麵前,遮遮掩掩反而適得其反。

  掏心掏肺的直言不諱,才是最合情合理的,也唯有如此,攝政王才不會疑神疑鬼。

  得不到攝政王的信任,全力配合,落井下石這出戲唱不成。

  果然,蘇言的實話實說得到了攝政王的認可。

  “坐下說。”

  如果蘇言以其它冠冕堂皇的理由來搪塞,攝政王反而會疑心蘇言真正的目的。

  攝政王從不擔心手下人有野心,貪婪之人比無欲無求之人更為真實,也更為實用。

  因為有野心的貪婪之人,他們更明白,隻有牢牢依靠攝政王,才能填滿他們的**。

  養狗,就得喂它骨頭。

  “你以為,憑你造的那些船,加上東南那邊的,就可以與鹽幫抗衡,你也過於想當然了。”

  攝政王就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長者般,諄諄教導地說道。

  果然是什麽都瞞不住。

  攝政王知道他在造船,蘇言並不感到意外。

  興許蘇言小時候偷看哪個侍女洗澡,攝政王都讓人調查得一清二楚。

  “王爺,雛鷹翅膀長硬之前,怎可與雄鷹爭食?”蘇言臨危正坐,肅然說道:“雛鷹的天下,在海外。”

  蘇言知道,不加點料,攝政王不會輕易相信他。

  “海外?”

  攝政王果然來了興致。

  見魚兒上鉤,蘇言把早已準備好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設想,詳細地與攝政王說了一遍。

  富國強軍,是每一個掌權者都想要的。

  即便是昏君,同樣希望有更多的財富供他揮霍。

  更不用說攝政王這樣誌在天下的梟雄。

  然而,簡單來說,誌在奪取天下,是需要無數的銀子來支撐強大軍隊的。

  這樣簡單的道理,攝政王自然是清楚不過,蘇言的描繪海上絲綢之路的時候,重點就是圍繞賺銀子來說。

  其它的諸如什麽,增強與海外各國的文化交流之類的,攝政王不會關心。

  蘇言隻挑些海外貿易能充實國庫,增強國力之類,攝政王感興趣的說。

  蘇言一邊說的時候,一邊注意著攝政王臉上的表情變化。

  攝政王這樣的人,自然不會輕易地喜形於色,不過蘇言還是看出了,攝政王臉上微小的變化。

  有戲……

  蘇言越說越興奮,簡直就是滿嘴跑火車般,因為就算是攝政王,對於海外的世界都不甚了解。

  當蘇言搬出以海外貿易為基石,發展造船行業,將來打造出一個無敵的海上艦隊,在海外開疆擴土那一套時,攝政王抑製不住內心的喜悅之情,頻頻點頭讚賞。

  蘇言滔滔不絕的長篇大論說完後,攝政王陷入了沉思。

  說得口幹舌燥的,也沒口茶喝,蘇言隻好忍著,沒好出言打擾攝政王的深思。

  隻要魚兒上鉤就好。

  蘇言給的誘餌因人而異,句句說道了攝政王的心坎上,他不擔心攝政王,聞不到海外貿易那誘人的香味。

  開疆擴土這一點,更是命中了攝政王的靶心。

  果然,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攝政王認同了蘇言的計劃與遠見,投桃報李地說道:

  “待會我讓人去敲打一下,東南船運商會的人。”

  成了……

  蘇言心中樂開了花,臉上卻是一本正經地說道:“定然不負王爺所托。”

  “我要是說,昨晚的事不是我做的,你相信嗎?”

  這個……

  突兀地被攝政王問到這個問題,蘇言一時之間有些懵逼。

  信與不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什麽要問這樣的問題?

  蘇言不知如何作答,明智地選擇沉默以對。

  “昨晚死了些保皇黨的人,此事終歸需要替罪羊,也好對那些人有個交代。”

  “王爺何須給那些人交代?”

  蘇言不能總沉默下去,張嘴應和。

  “做生意你的一把好手,治理國家你卻是外行,你要知道,馬上奪天下,卻不能馬上治天下。”

  “王爺所言極是。”

  “東南船運商會這個替罪羊可有可無,姑且信你一回,本王倒要看看,你這雛鷹能飛多高。”

  “自然沒有王爺這天高。”

  對於蘇言的馬屁,攝政王不置可否。

  “喬德文的事就這麽定了,說說王國舅的事吧!”

  果然是一點風吹草動都瞞不了攝政王,早上誰去拜訪了蘇言,攝政王一清二楚。

  好在蘇言也沒打算對攝政王有所隱瞞。

  此事在來之前,蘇言同樣經過了深思熟慮,與其瞞著攝政王,不如求他放過一個孩子。

  “王國舅托我,把他的孫子與兒媳帶到大周。”蘇言如實告知。

  不管攝政王知不知道此事,蘇言都必須坦白從寬。

  興許如此還能得到攝政王的首肯,畢竟一個孩子與一個女子,對攝政王來說無足輕重。

  適才攝政王就放過了東南船運商會,不至於會為難一個沒有威脅的孩子吧?

  “請你幫忙,他給了你什麽好處?”攝政王笑問道。

  “王家在荊都的店鋪。”

  “你們這些商人,果真是見錢眼開,要錢不要命,你有幾個腦袋給本王砍?”

  聞言,蘇言一哆嗦,心中暗叫一聲,不好,掉坑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