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罵名
作者:沐凝九歌      更新:2021-04-21 09:47      字數:2136
  聽著諸葛亮的這一番解釋,劉備的臉色當即有些震驚。此刻的劉備有些後悔,當初徐庶接到從許昌發來的書信的時候,自己就應該阻止他回歸許昌。如此一來的話,自己也能夠任用徐庶,同時也能避免徐母身亡了。

  然而不論劉備心中如何想,這一件事已經發生了。對於已經發生了的事情,自然是沒有挽回的餘地了。

  “可惜了徐庶,從今往後隻能在曹操身邊空渡餘生了。他若是能夠繼續跟隨主公,那必然可以做出一些功業的。”諸葛亮也是歎息了一聲,“隻可惜,徐庶自己沒有認清其中的道理。當然,歸根結底,還是曹操手下的徐言功,太過狡詐。畢竟,誰也沒有料到,他會使出這等毒計,以拘禁徐庶母親為名,來令徐庶離開主公。”

  “是啊!”劉備的臉色有些不自然,他自然是知道徐忠傑的,“此人才華跟先生相比較的話,當是如何?”

  “徐忠傑曾經助我在南陽之地祈雨,那一時節,我便認為此人有著通曉天地的能力。當然,他還身懷奇幻之術,可以說是絕非尋常人能夠比的。”諸葛亮笑了笑,他並沒有徐忠傑和自己比起來怎麽樣,相反卻是滿口的誇讚,“這世上有這等奇才,不知是大漢天下的好事,還是壞事!”

  “此話怎麽說?”劉備有些疑惑,他所疑惑的是諸葛亮口中的那兩句好事與壞事,“此人相助於曹操,若是日久之後,必定會協助曹操篡位稱帝,乃是國賊中的國賊!”

  “未必!”

  誰料諸葛亮並沒有肯定劉備的說法,相反卻是不斷地搖頭,很顯然他對於徐忠傑的真實想法,早已經清清楚楚的了。當然,這種事情還不便於公然說出,故而當劉備再繼續追問的時候,諸葛亮便是閉口不言了。

  “主公,荊州襄陽郡傳來消息說,劉表病重,請您過去商議一趟!”

  政事堂中,劉備還想繼續說些什麽的時候,突然闖進來一名文官,稟報著相關事情。

  “這是何意?此前景升兄病重的時候,從未請過我看望啊!”聽著來人所說之事,劉備有些疑惑,他聯想到前幾次劉景升病重的情況,那一時節,並沒有人請他去,“孔明,你說說看!”

  “劉景升到現在還沒有確立世子大位是誰,而今病重之時,必然要對此事作出決斷。但時至今日,卻沒有這方麵的任何消息。我猜測,劉景升恐怕要在臨終之時,將荊州托付給主公。若是如此的話,請主公接受這般意思。”

  諸葛亮的鵝毛羽扇搖了兩下,便是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當然,他說這番話的時候,也在觀察著劉備的臉色,卻是發現劉備的眉頭緊皺著,顯然並不同意諸葛亮所說的。

  “主公,這是取荊州的最佳時機,也是最好的辦法。若是這一時機浪費了,那恐怕在這之後,就再也沒有可能有這樣的機會了。”

  “罷了!我且先趕往襄陽郡,等到了那個時候,我再做判斷吧!”劉備眼神之中透露出一絲為難之色,說罷之後,他便是出了政事堂,往荊州襄陽郡趕去。

  劉備的這番臉色,諸葛亮自然明白為什麽。雖然從宗族譜係上來說,劉備與劉表之間,是兄弟的關係,但是,這並不是直係血緣關係,而是旁係。且,這種關係,可以說是隔了祖宗十八代。換句話說,若不是因為劉備出身皇族,他壓根就不能跟劉表稱兄道弟。

  說得更為透徹一點,劉備在劉表的地盤上,仍舊是一個外人。

  自古以來,君主之位,從來都是父傳子,兄傳弟,哪有什麽道理,將位子傳承給一個外人呢?

  更何況,現如今劉表的兩個兒子劉琮劉琦都還在人世,這種傳承,自然是有他們兩個人來接任,與劉備沒有任何的關係。若是劉表做了這件事,劉備又是答應了下來,那麽從今以後,劉備必然落到個趁人之危奪取荊襄九郡的罵名。

  若是這般,對於劉備這個極為重視自己名聲的人來說,那還不如把他殺了。

  這是從法理上來說,劉備不適合繼承劉表之位,成為荊州之主的。更一個,劉備在蔡氏家族心中,早已是大敵了。或者說,蔡氏家族根本就不待見劉備,即便劉備今後真的成為了荊州之主,那麽蔡氏家族必定會為亂。

  然而,眼下正是最佳的時機。至少,諸葛亮是這麽認為的。

  “主公之心,旁人不可揣測,但很顯然主公已經看透了這其中的原因,故而不肯答應我的策略。”

  望著劉備遠去的身影,諸葛亮陷入了沉思,他要為今後做些打算了。從現在的情形來看,劉表顯然是病重不能再做其他的事情了,且這一次的病重,遠遠不同於往日。或者說,劉表真的已經到了死亡邊緣了。

  劉表若是死了,荊州必定會發生天大的變故,至於今後會走向何方,那就看看具體的情況了。諸葛亮畢竟隻是尋常人,也不可能達到有預測能力的那般人。

  劉表病重的消息,自然是很快就傳到了許昌之中。

  丞相府,政事堂內,徐忠傑正在與曹操商議有關這方麵的事情,畢竟此事太過重大,甚至是決定了曹操何時南下的決策。

  “劉表將死,荊州之地,必然會發生令人難以想象的變故。此一時節,正是主公用兵之時。”徐忠傑對此做出了解讀,並勸說著曹操,“如今,青州、徐州等地所訓練的水軍,皆已完成。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靠近荊州一帶屬於我方的城池,早已經存放了大量的糧草,足夠我們五十萬大軍支用一年的了。”

  “如此甚好,那麽排兵布陣,我們該如何解決?”曹操詢問著具體的策略,畢竟這涉及到了行軍打仗,“我意來年開春之際,直接南下荊州如何?”

  此時已經將近年終,這意味著,建安十二年即將結束,過了年關以後,便是建安十三年了。對與徐忠傑來說,他的基業,也正一步一步的實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