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觀劉琮如豚犬耳!
作者:沐凝九歌      更新:2021-04-21 09:47      字數:3370
  關於世子人選,這是劉表自己的家事,徐忠傑作為一個外人,是沒有理由去摻和的。更何況,如今的徐忠傑,本就是被曹操手下初現端倪的世子之爭搞得焦頭爛額,又怎麽可能有閑情逸致去管別人的事情呢?

  但徐忠傑又不能直接明了的告訴劉表,他不能參與到這件事,因此隻能委婉拒絕。當然,徐忠傑拒絕劉表,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搞不清楚劉表的真實意圖是什麽。要知道,沒有哪個諸侯,會向一個使者來詢問有關繼位人的問題。倘若這是個圈套,徐忠傑便是中計了,倘若不是,那便最好。在搞不清楚狀況的前提下,徐忠傑寧可閉上自己的嘴巴,什麽也不說,才是最好的。

  “世人皆說徐言功足智多謀,三言兩語便可安定一方社稷;更有甚者,心狠手辣,彈指之間可定世家叛亂。如今看來,足下也不過是個膽小之人。我這個老頭子,隻是想詢問一下外人的意見罷了!”劉表仿若是聽明白了徐忠傑的話中意思,他便是不斷地搖頭,“我之所以是問你,是因為你曾經是荊州之人,與公子劉琦多有來往,能將荊州之事看得比尋常人更清楚!”

  聽著劉表的這一番話,徐忠傑似乎有點明白劉表的意思了。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徐忠傑雖然不在荊州之地,但他總是關心著整個天下的,因此徐忠傑看事情要看的非常清楚。當然,這也包括荊州局麵的諸多爭鬥,譬如說蔡氏家族的蠻橫等等。對於徐忠傑這個外人來說,那便是旁觀者清了。

  至於當局者迷,恐怕就是劉表自己了。他生有兩個兒子,小兒子自然是非常疼愛的,況且又是有蔡夫人整日的在耳邊嘮叨,這自然讓他對劉琮有所偏愛了。由此,劉表對於劉琦,就有些疏遠了,可是劉琦乃是劉表的長子,而且有不少的才華,這自然是劉表所欣賞的,

  一來是對劉琮的偏愛,二來是對劉琦某些能力上的肯定,這就讓劉表有了糾結。其實,這些也不過是表麵原因,真實的狀況,恐怕隻有劉表自己心中清楚。

  “你這些日子也看到了,這荊州的諸多事情,蔡氏家族已經能夠不經過我的允許,就敢擅自做主張了。我若是立了劉琮為世子,久而久之,荊州的大權,就會落入蔡氏家族的手中,那麽數年以後,這荊州還姓劉嗎?”

  劉表的言語,讓徐忠傑感覺到有些震撼了。在他的印象之中,劉表頗為倚重蔡氏家族的,而且沒有什麽遠見卓識,隻會口中泛泛而談。可是,現在他的這一番話,倒像是看透了整個荊州之地內部的真實情況。

  “蔡氏家族若是不除去,荊州必將會陷入內亂!明公若是為了今後繼位人考慮,應當對他們進行暗中削弱兵權,調離整個襄陽郡,另外卻是召回劉琦公子,進行輔政!”

  徐忠傑略微沉思了一會,便是說出了自己的觀點。他的這些言語,就仿若是在指導著劉表該如何做。當然,徐忠傑還是那個想法,荊州之事,是劉表自己的事情,與自己並沒有太多的關係。若是自己摻和多了,必然會在暗處之中,再次遭到蔡氏家族的針對。

  因此,徐忠傑在說罷之後,不等劉表反應過來,便是又立刻補充了幾句:“一切抉擇,盡在明公的心中。在下不過是個鄙陋之人,所言沒有多少的可靠性,還請明公自行判斷!”

  他的這一番話,便是將責任一推二五六,推得幹幹淨。當然,這種做法,也是悄無聲息的,不為外人察覺而已。

  但是,對於劉表來說,他已經明白了那個意思,劉表便是點了點頭道:“誠如足下所言,蔡氏家族在荊州之地的勢力頗為強大,我也是無可奈何。倘若是削弱他們的兵權,又恐怕他們會攜仇報複,你也須知,我平定這荊州之地,花費了不少的力氣。倘若是不這麽做,恐怕將來後患無窮。這就是讓我陷入了兩難之中!”

  “在下聽聞劉備乃是仁義之君,且見多識廣,你為何不把他叫過來為你決斷一番呢?更何況,我聽說劉備與你,兩人又是有著兄弟之情!此一節,他來替您說說這件事,豈不是更好?”

  劉表的表現,讓徐忠傑感動非常意外,這壓根就不是他印象中的那個劉景升。或者說,這與三國演義之中所描述的劉表,完全是兩回事。

  徐忠傑所遇見的劉表,顯得更為明智一些。當然,這也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隨著徐忠傑的穿越,曆史進程遭到了改變,一些人物恐怕也發生了變化。畢竟,徐忠傑這個人就是在影響著某些曆史事件,那麽相應的,某些曆史事件,也會影響到人物的認知。這就仿若是蝴蝶效應一般,即便是徐忠傑的一個小小的舉動,都可能會引來一場不經意之間的改變。

  徐忠傑不願意插手這件事,因此他一直在找借口推辭,到了最後,徐忠傑想到了劉備。

  “此前我問過劉玄德,他與你的看法,是一致的!”劉表仿若是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後果一般,“當然,劉玄德還說過一句話,若是有什麽決斷不了的,可以派人前往許昌詢問徐言功。他口中的徐言功,可不就是昔日荊州酒稅官徐忠傑嗎?”

  “原來是這樣?”聽著這般言語,徐忠傑不由得哭笑不得,自己好心為劉備指引尋找臥龍諸葛亮,沒想到劉備反手就坑了自己一把,讓自己摻和到劉景升的家事之中,“請容在下回去想一想,過些日子再做答複吧!”

  “既是如此,那便多謝了。”劉表點了點頭,“許昌使團眾人住的地方,我已經讓人收拾好了,今晚你們即可住進去,以便度過年關之夜。待得春暖花開以後,再回許昌也不遲!”

  “多謝劉景升的細心招待,在下定然會銘記的。至於周不疑要前往江夏郡協助公子劉琦的事情,還請足下自行安排!”

  徐忠傑聽著劉表的話後,便是起身走出了書房,抱拳拱手表示告辭。當然,臨別之時,他還不忘記要提一提周不疑的事情。這件事本是劉表提出來的,周不疑應允的,但是徐忠傑現在提出來,是有另外目的的。

  須知,徐忠傑此行荊州,本就有打探荊州虛實的任務,當然在這任務之中,刺探荊州之外的江東,也是一件事情。要不然,曹操又如何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呢?這一切,自然是在為曹操將來攻伐劉表和孫權做著打算。

  對於徐忠傑來說,他的基業之中,也有要跟孫權作戰的設想,他也要知道孫權的真正實力。當然,這一切都是後話了。

  聽著徐忠傑的話後,劉表點了點頭,便是將徐忠傑送出了府衙大門。接近黃昏的時候,徐忠傑便是回到了劉表安排的住的地方。

  “先生,劉表單獨將你留下,所為何事?”

  曹丕見著徐忠傑回來的有些晚了,不免得上前關心了一下。當然,他也好奇,為什麽劉表會將徐忠傑留下去。

  “公子,你覺得劉琮如何?”徐忠傑沒有回答曹丕的話,而是找到了一張小方桌子坐了下來後,反問了曹丕一下。

  這句話直接將曹丕問的有些蒙了,他趕緊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不能夠做出些許的判斷:“我今日才認識劉琮,跟他沒有什麽交集。所以說,先生要我去評論的話,我說不上什麽來。莫非,今日之事,又跟劉琮有關?”

  “不是!”

  徐忠傑搖了搖頭,趕緊解釋了起來。

  “我隻是今日看到了劉琮,略微有些想法而已。但,聽你這麽一說,我方才知曉,對於劉琮,了解得有些少了!”

  “軍師不知道劉琮,那是自然的了!”正當徐忠傑還要解釋的時候,周不疑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走了過來,“劉琮與蔡氏家族,可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然而,周不疑想要繼續解釋下去的時候,卻是被徐忠傑抬手阻止了很顯然他是在示意周不疑自己已經知道了這些事情。

  “我觀劉琮如豚犬耳!皆是不如丕公子、植公子、彰公子與少公子!”

  徐忠傑歎息了一聲,言談之間對劉琮沒有絲毫好的評價。

  “確實如此!此人生性懦弱,沒有什麽能力,而且年少無為,不如那公子劉琦,一直在江夏郡對抗江東孫權。劉表雖然喜愛劉琮,但是劉琦若是這麽折騰下去的話,遲早會被劉表重新賞識!”周不疑也點了點頭,表示自己認可徐忠傑的看法,誰料周不疑的話剛說到一半,身子突然怔了一下,就仿若是想到了什麽。

  “是了,劉表意欲立劉琮為世子,但是一想到蔡氏家族,就會有些猶豫。當然,他心裏更想立劉琦為世子,如此看來的話,劉表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優柔寡斷的主公了。久而久之的話,劉表病重,那便是沒有精力再去思考這件事了!”

  “所以,周不疑你想要說些什麽?”周不疑的話,讓曹丕有些雲裏霧裏的,當下他便是忍不住要發問了,“劉表立誰為世子,仿若是跟我們沒有多大的關係……”

  曹丕還想著繼續說下去,可話音剛出口,他便是停了下去,不再繼續判斷了。

  “二哥,你這點還看不出來嗎?不管立誰為世子,劉琮也好,劉琦也罷,荊州都免不了爭奪世子大位的情形出現,到了那個時候,荊州內亂,正是父相用兵的最佳時刻!”說這話的是曹植,“二哥,可以想想看,袁紹勢力是如何被父相攻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