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排除異己
作者:孫默默      更新:2020-05-16 08:10      字數:4153
  等太子繼位了,朝堂之上穩定下來了,程子墨會離開京城,回到顧廷菲母女身邊,再也不會踏足京城。

  齊豫前腳到了大殿,蘇明和後腳就到了,還有不少大臣們,連同女眷們都到了,方才王太醫已經說了,皇帝的身子五年前就已經被人下毒了,能支撐五年多,實屬不易,終究因為小皇子的過世對他打擊太大了,撐不過去,駕崩了。齊豫和蘇明和飛快的看了對方一眼,隨後低著頭,默念著替皇帝祈福。

  李東陽看了皇後一眼,又聽著藍莓說大臣們都到了,他們也該出場了。皇後扯了扯嘴角,道:“父親,走吧!”就這樣李東陽跟在皇後身後,父女倆很快就到了大殿之上。

  皇帝駕崩了,生前又冊立了太子,如今便是等皇帝入土為安了,便讓禮部挑選良辰吉日讓太子登基,成為新的一國之君,以告慰皇帝的在天之靈。

  皇後掃視了眾位大臣一眼,道:“不知眾位愛卿,可有異議?”皇帝生前最寵愛的便是皇後,加上如今皇帝駕崩了,就算沒有留下遺詔讓太子繼位,但是他才冊立太子沒多久,給太子請了數位名師,可見對太子的寵愛和看重。皇帝駕崩,又有太子,理應由太子繼位。

  朝臣們紛紛跪下來讚同,李東陽和皇後兩人飛快的對視了一眼,隨後皇後就下令,禮部不用大肆操辦皇帝的身後事,瓦剌大軍還在邊境騷擾百姓,攪得民不聊生。這個時候就不用大肆鋪張浪費,當然皇後找了皇帝做了借口,這是他生前的意願,皇後隻是遵從罷了。如此一來,朝臣們越發的對皇後尊敬了,有這樣一位為百姓著想的好皇後,真是百姓和朝臣們之福。

  喬尚書告老還鄉又在途中被殺了,丞相一職毫無疑問便是李東陽的囊中之物了。當著眾位朝臣和女眷的麵,李東陽再三推辭,皇後見狀,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懇求起來,太子年幼,朝堂之上需要有人輔助他,才能讓皇帝安心的離去,希望李東陽不要再拒絕了。

  朝臣們也紛紛挽留李東陽,是一位好丞相,他留在朝堂之上,理所當然。太子雖說不是他嫡親的外孫,但是也是皇家血脈,李東陽推辭不了,最後隻能應下丞相一職,輔助太子。當然除了李東陽,還有六部其他的尚書、其他官員們都要齊心協力的輔助太子,管理好朝政。

  皇帝駕崩,京城裏的一切喪事都暫定了,要為皇帝守孝半年,往昔熱鬧的京城,一下子變得安靜了。齊豫和蘇明和自然得留在宮裏,大臣們都沒有離開,他們倆必須留下,也不好給蘇明和府上的程子墨送信,相信程子墨能理解他。

  就這樣,三日後,皇帝下葬的那一日,天灰蒙蒙,下起了連綿小雨,似乎連老天爺都在同情和哀痛皇帝離世。朝臣們也漸漸接受了皇帝駕崩的事實,朝堂之上有太子,所有並沒有動亂。皇帝被葬入皇陵,不,應該成為先帝。

  望著先帝的陵墓,此刻的皇後,已然變成了太後,心底絲毫沒有愧疚,有的是滿滿的得意,最終還是她贏了,隱忍了這麽多年,總算得到了回報,壓在她頭上的大山沒了,她是高高在上的皇太後了,繼位的皇帝年幼,朝堂之上有父親李東陽管著,她不知道有多舒坦。

  先帝,你可在天上看到了,這就是你造下的孽,你就看著吧!太子的登基大典,禮部已經著手在辦了,五日後便是良辰吉日。齊豫和蘇明和兩人並沒有說話,各自坐上了回府的馬車,等馬車緩緩的停在蘇府門口,馬車上的蘇明和才迷迷糊糊的睜開眼睛,這就到了。

  三日在宮裏的日子,他幾乎沒怎麽睡得著。皇帝對他有提拔之恩,周奇對他有知遇之恩,曾經在他生命中幫助過他的人,他是絕對不會忘記的。太子年幼,朝堂之上需要眾位大臣齊心協力,並非隻有李丞相一人出力,他們都要盡全力的輔助太子,才能對得起先帝對他們的厚愛。

  到了書房見到了程子墨,蘇明和跟他寒暄了兩句,說了朝中的情況,程子墨端正的坐著,捏著手中的茶盞。太子繼位那是名正言順的事,隻是程子墨略微遲疑道:“李丞相輔助太子,是否是他一人決定朝政,還有另外有其他幾位尚書?”

  蘇明和眸光微閃,道:“子墨,我看你是想多了,李丞相辛苦半輩子,憂國憂民,不可能這般攬權。”

  既如此,程子墨也不便再多說什麽,跟他也沒什麽關係了,於是頷首道:“好,等五日後,太子登基,我便動身回江南,到時候你派人隨我一起去接樓兒母子回京。”京城的一切都塵埃落定了,他也應該將李鸞和蘇東樓母子送回京城了,讓蘇明和一家三口團聚。

  蘇明和起身作揖感激道:“這段時日就叨擾你們夫妻了,蘇明和再次感激不盡。”

  “行了,不用客氣了,都是朋友,快些坐下說話。”程子墨的大手搭在蘇明和的手臂上,兩人相視一笑。

  齊豫拖著疲倦的身子回到了齊國公府,齊國公夫人和李氏兩人正在大廳等著他,見到他回來了,齊國公老夫人朝李氏使眼色,李氏急忙咳嗽了幾聲,道:“豫哥,你回來了,宮裏一切可好?”

  回答李氏的是嗯了一聲,李氏捏著手中的絲帕,繼續道:“豫哥,你這幾日也辛苦了,我和你祖母商量了,你年紀也不小了,如煙也不在京城,我們倆給你挑選了幾房妾室,你別著急著拒絕我們,我們知道你的想法,不願意後院鬧騰,你放心,我們倆是精挑細選,她們絕對不敢有其他的心思,等她們生下孩子,就去母留子。

  豫哥,你也得為我們倆考慮考慮,你說我們倆都這把年紀了,能有多少時日可活,尤其是你祖母。你就忍心看著我們倆羨慕別人兒孫繞膝,豫哥,算母親求你了,你就答應了,好不好?”李氏見齊豫臉色有些鬆動,不著急的上前捏著他的手臂,這早就不是當年她的豫哥了,在朝堂之上曆年了多年,早就變得狠心了。

  偏偏齊國公老夫人非要她開口說,婆母有令,她不得不這麽做。五年了,也看出來齊豫對方如煙的疼愛了,並非兩三房妾室和孩子就能改變。

  齊豫皺著眉頭,將手臂從李氏懷裏抽出來,淡聲道:“祖母、母親,如今國喪期間,你們不知道嗎?”國喪期間禁止一切婚喪嫁娶,她們倆難道不知道嗎?要是被禦史們知道,彈劾他這個吏部尚書一本,他還要不要在朝堂之上立足了。

  齊國公老夫人訕訕的咳嗽了幾聲,低下頭,李氏緊張的看著齊豫,臉色發白道:“豫哥,豫哥,你別生氣,別生氣,別走啊!”

  看著齊豫邁著堅定的步伐走了,李氏又無奈的看了齊國公老夫人,道:“母親,要不然就等國喪後吧!”方如煙怕是不回來了,她們倆多準備有些也不是壞事。

  齊國公老夫人認同的點點頭,如今也隻能這樣了。要不是齊豫性子倔強,不肯聽她們的勸,何至於到如今這個年紀還沒有孩子,多可憐。旁人在他這個年紀,早就是兒女雙全,偏偏齊豫不爭氣,固執的不肯聽話。

  皇後已經從坤和宮搬到了太後的慈寧宮,她是皇太後,自然得換地方了。藍莓的身份跟著水漲船高,受到了宮人們的越發尊敬。

  太後輕看了藍莓一眼,道:“丞相來了嗎?”李東陽剛回到京城,要聯係曾經的門客需要一些時日,太後有些等不及了。

  藍莓飛快的朝門口看了一眼,道:“回太後,丞相還沒到,奴婢去宮門口等著。”

  “不用了,打發個宮女去,你來給哀家捶捶背。”太後慵懶的躺在榻上。藍莓聞言,一個眼神使過去,離她最近的宮女便忙不迭的去宮門口等著李東陽了。她則是邁著輕盈的步伐走到榻前,蹲下身子,輕柔的給太後按摩。片刻後,李東陽到了。

  太後被藍莓攙扶著起身,坐直了身子,接受李東陽對她的行禮。

  “老臣見過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李東陽雙手作揖,弓著身子。

  太後見狀,含笑道:“父親不用多禮,來人,賜座上茶。”嫡親的父女不用這般多禮,她是太後,宮裏的一切都是她說了算。

  李東陽卻道:“太後,禮數不可廢。”太後一個眼神使過去,藍莓會意的讓宮人們都出去了,她到慈寧宮外候著。李東陽看著他的女兒,已經從黎國的皇後變成了皇太後,頗為自豪道:“老臣真心的恭喜太後,賀喜太後。”

  太後聽著這話很受用,不過輕咳了兩聲,搖頭道:“父親,早就說過了,不用這麽多禮。對了,朝堂之上準備的如何了?先帝寵愛的那些大臣們都替換好了嗎?”俗話說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先帝已經駕崩了,那麽他曾經寵愛和器重的朝臣們,不管是真心為黎國著想,還是虛情假意,都無需在留著了。

  太子繼位,李東陽掌管朝堂,那勢必要換成他們的人,才能好管理,不是嗎?誰不為了五鬥米折腰,就看那些自認為對先帝忠誠的臣子們的骨頭有多硬氣,在權勢麵前低不低頭,到底是效忠先帝,還是效忠權勢?

  當然了,有些大臣,比如齊豫、李平和蘇明和等人,太後堅決要將他們從朝堂之上徹底趕出去,尤其這些人跟顧廷菲關係匪淺,聽說李平還認了顧廷菲做幹妹妹,他率兵攻打瓦剌,太後有的是法子能對付他,讓他馬革裹屍,再也沒辦法回到京城來。

  李東陽沒有遲疑的應道:“回太後,一切都按照太後的吩咐辦好了,隻是齊豫和蘇明和他們倆一個是吏部尚書,一個是兵部尚書,想要找人替換他們,怕不是一日之功,還請太後見諒。

  至於李平,他正在邊境跟瓦剌作戰,老臣可以想辦法給瓦剌的王爺去封信,相信用不了多久,太後就能聽到好消息了。”他的門生已經安排好了,六部不少重要的職位都換上了他們的人,絕對忠誠可靠。

  縱然他不在朝堂之上在老宅,還是有很多人追隨著他,讓李東陽甚是感動。且他不在京城這段時日,跟隨他的這些人能效忠太後,替她做了不少事,李東陽心底甚是安慰,也不枉他教導一場。

  太後低首垂眸,把玩著手中的白色玉鐲,齊豫和蘇明和是先帝最為寵愛的兩位尚書,吏部掌管黎國官員的升遷,這一次李東陽越過齊豫,提拔了不少官員,也罷黜了一些不聽話的官員,勢必要驚動齊豫,就看他怎麽選擇了。

  至於蘇明和,他的身世不如齊豫尊貴,隻是一個書生,能一步一步走到如今的地位,想必越發的珍惜起來。太後已經迫不及待的要等著看顧廷菲為了這些人跪在地上懇求她的畫麵,想想都覺得激動,顧廷菲,你可知道,哀家等這一日等了五年多,終於讓哀家等到了。

  顧廷菲,哀家要讓你嚐嚐苦頭。很快,太後便揮手示意李東陽告退,就暫且從朝堂之上的官員和李平身上做文章,她可等著好消息了。

  出了太後的慈寧宮,李東陽彎曲的後背挺直了,邁著從容的步伐離開了,嘴角掛著一抹詭異的笑容。

  湛王妃緊張的摟著懷裏的思姐,宮裏來了太後的懿旨,要接思姐入宮,思姐可是太子的嫡親姐姐,日後便是黎國尊貴無比的大公主了。她緊緊的摟著思姐不肯放手,似乎懷裏的思姐感受到了湛王妃的恐懼,放聲大哭了起來。

  湛王妃在心底告訴自己,不得不低頭,太後的懿旨不能違抗,違抗的後果她承擔不了。連精明一世的惠太妃和不可一世的顧側妃她們倆都燒死了,她程子嵐能反抗嗎?